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X开发区聚驱配套调整技术研究成果阐述了X开发区聚合物驱阶段划分及动态变化规律,即随着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注入量的增加,原油的含水率先降后升,采液指数随之下降是聚合物驱的普遍规律,造成油井产液量降低,增油幅度低。提液一方面能够减缓因产液量下降较大而导致产油量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可以加速聚合物推进速度,促进聚合物段塞形成,具有引效作用。文章分析X聚驱工业区提液效果,提出X聚驱工业区提液井选井原则,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善X聚合物驱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变化规律 提液效果 选井原则
聚合物驱油技术作为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项成熟技术,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A区共投产5个三次采油区块,其中一个聚驱工业区块,4个聚驱试验区块,控制面积13km2,动用地质储量1400×104t。X开发区聚驱配套调整技术研究表明随着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注入量增加,原油含水率先降后升,采液指数随之下降是聚合物驱的普遍规律。造成油井产液量降低,增油幅度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方案调整,放大生产压差,合理提高产液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 聚驱区块的划分及动态变化规律
根据X开发区聚驱配套调整技术研究成果,将聚合物驱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空白水驱阶段、注聚初期、受效前期、受效高峰期、注聚后期。从试验区含水变化情况看,在注聚初期表现出水驱特征,含水保持稳定或上升,随着聚合物驱油逐渐发挥作用,综合含水开始下降,日产油增加,含水下降幅度和持续下降时间与聚合物注入质量、注入总量及矿场实施情况有关。但当含水降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开始回升,直至驱替结束。从产出指数变化规律看,试验区在聚合物用量为200PV.mg/L时进入受效期,在进入受效期前,各试验区在注聚后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受效期后产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从产液量与含水率变化看,从注聚开始随含水率下降,油井产液指数与产液量随之降低,直至后续水驱以后,随着含水率回升,油井产液能力随之增加。
2 X聚驱工业区生产情况
X聚驱工业区是第一个工业化区块,面积6.8km2,目的层M1层,地质储量630×104t,地下孔隙体积1262×104m3,平均渗透率243mD。采用注采井距150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聚驱注入井103口,采出井129口,平均单井发育砂岩厚度14.0m,有效厚度8.4m,射开砂岩厚度10.6m,有效厚度8.3m。
工业区于2009年开始注聚合物,截至2010年,累积注入干粉5500t,注入聚合物溶液305×104m3,注入孔隙体积0.2410PV,聚合物用量390mg/L.PV,聚驱阶段累积产油12.5×104t。目前工业区见效井97口,见效率77.5%,全区处于明显受效阶段。
工业区在注入聚合物0.06PV后全区日产液由注聚前6001t下降至5704t,日產油量由188.7t下降至156.5t。为减缓因产液量下降较大而导致产油量下降的趋势,加速聚合物推进速度,促进聚合物段塞形成,受效前期对流压高的采出井采取低流压,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均匀推进。同时在连通注入井剖面改善情况下,对未受效井的高流压井调大参加速受效。共提液22井次,提液初期增液320t/ d,增油15.0t/d,日平均含水率下降0.4%。在注入聚合物0.15PV后即受效明显期提液12井次,提液初期增液140t/d,增油22.0t/d,平均含水率下降2.1%。
3 工业区提液效果分析
3.1 X聚驱工业区受效明显期提液效果好于受效前期提液效果
对受效前期和明显受效期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受效前期提液平均单井日增液15t,平均单井日增油0.7t,平均含水率仅下降0.4%;明显见效期提液平均单井日增液12t,平均单井日增油1.8t,平均含水率下降2.1%。结果表明,受效前期提液虽能增液,但增油效果不明显,而明显见效期提液效果较好,聚合物波及体积迅速扩大,综合含水率迅速下降,此阶段提液大幅度增加油井产能,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延长聚合物驱增油高峰期。因此工业区提液时机应为明显见效期,且在注入0.15倍孔隙体积时提液效果较好。
3.2 X聚驱工业区含水级别低的井提液效果好于含水级别高的井提液效果
对工业区10口含水小于94%的井和24口含水大于94%的井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0口含水级别低的井提液初期增液171t/d,增油23.6t/d,平均单井日增油2.4t,平均含水率下降1.6%。24口含水较高的井提液初期增液289t/d,增油12.8t/d,平均单井日增油0.5t,平均含水率下降0.5%。因此工业区对含水率较低井注聚后提液对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较大。而对含水率较高的24口井其中有13口井开始见效后提液效果相对较好,其余井效果较差,因此须待这部分高含水井注聚明显见效后,含水率已大幅度下降再提液才能改善开发效果。
3.3 X聚驱工业区受效井提液效果好于未受效井提液效果
对工业区19口受效井和15口未受效井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9口受效井提液初期增液200t/d,增油26.2t/d,平均单井日增油1.4t,平均含水率下降1.8%。15口未受效井提液初期增液220t/d,增油5.1t/d,平均单井日增油0.3t,平均含水率上升0.4%。因此工业区受效井提液效果要好于未受效井。采出井受效后含水率下降,日产油量上升,容易形成聚合物油墙,此时选择聚合物推进慢的方向或有新注入方向的采出井,特别是新注入井点的动用状况一般相对较差,剩余油较多的井提液有利油墙的推进,可以加快采出井受效,这样就不会造成聚合物突破。对于原水驱产液方向仍需保持高流压,防止聚合物突破。
3.4 X聚驱工业区油层发育单一接替层较少还未受效的高含水井提液效果最差
在这15口未受效井里,有7口井提液后含水有所回升,这7口井提液初期增液124t/d,产油量没上升,平均含水率上升0.7%,提液效果最差,分析认为这7口井油层发育及连通差,平均单井发育有效厚度5.3m,低于全区。平均连通方向2.4个,主要以单一河道连通为主。因此同样是未受效井,提液后聚合物溶液还是从原来的主通道推进,发挥不了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导致含水回升速度加快。因此对这一类型的井待受效后再考虑是否提液。
4 工业区提液井选井原则
在充分考虑均衡注采并确保注聚效果的前提下,注聚区提液应遵循以下选井原则:一是对采出井提液必须在工业区聚合物驱油明显受效时,含水下降阶段进行,或是未见到聚合物驱油效果但含水级别较低,处于断层边部或水驱井网控制程度低,动用较差剩余油相对较富集的井区进行,其含水率通常不能超过94%。二是选择聚合物推进慢的方向或有新注入方向的采出井,防止造成聚合物突破。三是应充分考虑周围注入井的注入量与生产井采液强度的匹配关系,确保提液后的生产井仍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
5 结论和认识
(1)注聚时适时放大生产压差,可有效改善聚合物驱的效果。
(2)X区聚驱工业区提液的最佳时机为明显见效期。
(3)选择剩余油相对较富集含水率低的井提液效果要好于含水率较高的井。
作者简介
杨海峰 ,女,1981年07月12日出生,籍贯四川省秀山县人,200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校。联系地址:黑龙江大庆市第五采油厂。
【关键词】变化规律 提液效果 选井原则
聚合物驱油技术作为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项成熟技术,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A区共投产5个三次采油区块,其中一个聚驱工业区块,4个聚驱试验区块,控制面积13km2,动用地质储量1400×104t。X开发区聚驱配套调整技术研究表明随着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注入量增加,原油含水率先降后升,采液指数随之下降是聚合物驱的普遍规律。造成油井产液量降低,增油幅度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方案调整,放大生产压差,合理提高产液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 聚驱区块的划分及动态变化规律
根据X开发区聚驱配套调整技术研究成果,将聚合物驱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空白水驱阶段、注聚初期、受效前期、受效高峰期、注聚后期。从试验区含水变化情况看,在注聚初期表现出水驱特征,含水保持稳定或上升,随着聚合物驱油逐渐发挥作用,综合含水开始下降,日产油增加,含水下降幅度和持续下降时间与聚合物注入质量、注入总量及矿场实施情况有关。但当含水降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开始回升,直至驱替结束。从产出指数变化规律看,试验区在聚合物用量为200PV.mg/L时进入受效期,在进入受效期前,各试验区在注聚后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受效期后产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从产液量与含水率变化看,从注聚开始随含水率下降,油井产液指数与产液量随之降低,直至后续水驱以后,随着含水率回升,油井产液能力随之增加。
2 X聚驱工业区生产情况
X聚驱工业区是第一个工业化区块,面积6.8km2,目的层M1层,地质储量630×104t,地下孔隙体积1262×104m3,平均渗透率243mD。采用注采井距150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聚驱注入井103口,采出井129口,平均单井发育砂岩厚度14.0m,有效厚度8.4m,射开砂岩厚度10.6m,有效厚度8.3m。
工业区于2009年开始注聚合物,截至2010年,累积注入干粉5500t,注入聚合物溶液305×104m3,注入孔隙体积0.2410PV,聚合物用量390mg/L.PV,聚驱阶段累积产油12.5×104t。目前工业区见效井97口,见效率77.5%,全区处于明显受效阶段。
工业区在注入聚合物0.06PV后全区日产液由注聚前6001t下降至5704t,日產油量由188.7t下降至156.5t。为减缓因产液量下降较大而导致产油量下降的趋势,加速聚合物推进速度,促进聚合物段塞形成,受效前期对流压高的采出井采取低流压,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均匀推进。同时在连通注入井剖面改善情况下,对未受效井的高流压井调大参加速受效。共提液22井次,提液初期增液320t/ d,增油15.0t/d,日平均含水率下降0.4%。在注入聚合物0.15PV后即受效明显期提液12井次,提液初期增液140t/d,增油22.0t/d,平均含水率下降2.1%。
3 工业区提液效果分析
3.1 X聚驱工业区受效明显期提液效果好于受效前期提液效果
对受效前期和明显受效期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受效前期提液平均单井日增液15t,平均单井日增油0.7t,平均含水率仅下降0.4%;明显见效期提液平均单井日增液12t,平均单井日增油1.8t,平均含水率下降2.1%。结果表明,受效前期提液虽能增液,但增油效果不明显,而明显见效期提液效果较好,聚合物波及体积迅速扩大,综合含水率迅速下降,此阶段提液大幅度增加油井产能,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延长聚合物驱增油高峰期。因此工业区提液时机应为明显见效期,且在注入0.15倍孔隙体积时提液效果较好。
3.2 X聚驱工业区含水级别低的井提液效果好于含水级别高的井提液效果
对工业区10口含水小于94%的井和24口含水大于94%的井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0口含水级别低的井提液初期增液171t/d,增油23.6t/d,平均单井日增油2.4t,平均含水率下降1.6%。24口含水较高的井提液初期增液289t/d,增油12.8t/d,平均单井日增油0.5t,平均含水率下降0.5%。因此工业区对含水率较低井注聚后提液对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较大。而对含水率较高的24口井其中有13口井开始见效后提液效果相对较好,其余井效果较差,因此须待这部分高含水井注聚明显见效后,含水率已大幅度下降再提液才能改善开发效果。
3.3 X聚驱工业区受效井提液效果好于未受效井提液效果
对工业区19口受效井和15口未受效井提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9口受效井提液初期增液200t/d,增油26.2t/d,平均单井日增油1.4t,平均含水率下降1.8%。15口未受效井提液初期增液220t/d,增油5.1t/d,平均单井日增油0.3t,平均含水率上升0.4%。因此工业区受效井提液效果要好于未受效井。采出井受效后含水率下降,日产油量上升,容易形成聚合物油墙,此时选择聚合物推进慢的方向或有新注入方向的采出井,特别是新注入井点的动用状况一般相对较差,剩余油较多的井提液有利油墙的推进,可以加快采出井受效,这样就不会造成聚合物突破。对于原水驱产液方向仍需保持高流压,防止聚合物突破。
3.4 X聚驱工业区油层发育单一接替层较少还未受效的高含水井提液效果最差
在这15口未受效井里,有7口井提液后含水有所回升,这7口井提液初期增液124t/d,产油量没上升,平均含水率上升0.7%,提液效果最差,分析认为这7口井油层发育及连通差,平均单井发育有效厚度5.3m,低于全区。平均连通方向2.4个,主要以单一河道连通为主。因此同样是未受效井,提液后聚合物溶液还是从原来的主通道推进,发挥不了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导致含水回升速度加快。因此对这一类型的井待受效后再考虑是否提液。
4 工业区提液井选井原则
在充分考虑均衡注采并确保注聚效果的前提下,注聚区提液应遵循以下选井原则:一是对采出井提液必须在工业区聚合物驱油明显受效时,含水下降阶段进行,或是未见到聚合物驱油效果但含水级别较低,处于断层边部或水驱井网控制程度低,动用较差剩余油相对较富集的井区进行,其含水率通常不能超过94%。二是选择聚合物推进慢的方向或有新注入方向的采出井,防止造成聚合物突破。三是应充分考虑周围注入井的注入量与生产井采液强度的匹配关系,确保提液后的生产井仍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
5 结论和认识
(1)注聚时适时放大生产压差,可有效改善聚合物驱的效果。
(2)X区聚驱工业区提液的最佳时机为明显见效期。
(3)选择剩余油相对较富集含水率低的井提液效果要好于含水率较高的井。
作者简介
杨海峰 ,女,1981年07月12日出生,籍贯四川省秀山县人,200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校。联系地址:黑龙江大庆市第五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