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年,2020年12月31日,踩着2020年的尾巴,这部庆祝故宫600岁大寿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终于上线!吱吱呀呀声中,一道大门被缓缓打开。黑暗,一点点退却,光,一束束照了进来。这,是准备开门迎客的午门。这样沉静安稳的开场,代入感极强。在历史与现实的勾连、重叠、交叉中,它带观众走入故宫,深深感受文化自信的魅力。2021年1月2日,话题“我在故宫六百年”登上微博热搜榜顶位,在B站,第一集播放量已接近百万,豆瓣评分也达到9.4分,堪称王炸纪录片。有网友留言称,在充满不确定的2020年,故宫有一种让人安定的力量。作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不仅延续了《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温情日常和有趣细节,更多了几分特殊节点上传承的意义,让人慰藉。伫立百年的故宫建筑;与故宫建筑同在的故宫守护人;开着弹幕看嗨了的观众……叮!你的故宫素材包又可以更新啦!
素材扫描一厚重历史,紫禁城砖瓦的文明密码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要关注的是修复可移动文物,比如钟表、青铜器等。《我在故宫六百年》关注的是不可移动文物,也就是建筑物本身。《我在故宫六百年》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大修工程、岁修保养等为线索,通过故宫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门的工作视角,开启故宫“再发现”之旅。故宫时间跨度大、古建数量多,故事如何讲述?《我在故宮六百年》从一场耳熟能详的展览说起。
东华门内,设立于1958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负责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2020年春天,他们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策划筹备一场名为“丹宸永固”的展览。丹,是宫墙的红色;宸,为深邃的宫殿。展览讲述的,是有关紫禁城建筑规划、肇建、变迁、修缮与保护的种种往事,而纪录片记录了策展过程中,故宫人探寻紫禁城古建前世今生的独特经历。
追根溯源。为探寻紫禁城最初的模样,摄制团队没有局限于故宫四方红墙内,而是跟随策展团队奔赴千里之外的安徽凤阳寻找答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想把皇城建在家乡,却在六年后意外叫停,凤阳的中都皇城成了一座皇家“烂尾楼”,却保留了紫禁城“土作”工艺的秘密。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有着一整套严苛高标准的施工方法,被后来的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而排在首位的是构筑地基的“土作”。营建紫禁城之初,“土作”工艺已无人知晓。现在也无法通过在紫禁城进行大规模的地下考古来一探究竟。但与之时代相近的明中都遗址,则完整展示了明初宫殿“土作”工艺的最高标准。厚重坚实的地下结构,不仅确保了建筑之上的宫殿,历经600年寒暑岿然不动,也寓意着王朝能够永远延续,是为“丹宸永固”。
见微知著。在午门展厅,一片蓝色瓷砖赫然出现在“丹宸永固”大展上,在453件展品中似乎毫不起眼。事实上,它身世神秘,来自遥远的德国,是灵沼轩遗留下来的建筑材料,见证了紫禁城作为皇宫的最后余晖。100多年前,这些印有精美花纹的瓷砖漂洋过海,涂装在这座故宫唯一的西洋水殿中,意外地成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
传承古今。养心殿正殿后檐雨搭上的明瓦屋顶,或是北京仅存的一处“贝壳屋顶”。屋顶瓦片由大而平的海月贝壳制成,如珍珠般玲珑剔透,展现着古人的工匠技艺和生活智慧。在展览筹备过程中,为展示这些明瓦的功能和沿革,当代故宫保护者前往苏州拙政园和广东沿海地区,为明瓦的修复寻找材料。
H0T链接那些不同视角解读故宫的纪录片
近年来,围绕故宫创作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不在少数。比如,《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在中外建筑对比中凸显故宫的艺术风格特点;《故宫新事》通过真实反映“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进展,将养心殿修缮期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故宫100》以短平快的形式讲述故宫100个空间的故事,建构出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系列微纪录片《八大作》将八大工艺技法在紫禁城的建造和修缮中的运用逐一展现……不同的纪录片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一砖一瓦,深度挖掘这个满载中华历史的文化宝库,让它在今天不仅是一处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胜地,更负有让人们回看古代文明、感受人文精神的时代使命。《我在故宫六百年》导演梁君健认为,“故宫其实也是一个窗口,它让我们看到了这600年来来回回的人和事,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匠心,看到了智慧和传承。”
【适用话题】不同视角;文化大IP;窗口;深入挖掘
素材扫描二妙手巧思,匠人匠心的坚守与传承
01夏荣祥:修角楼是木匠一辈子的荣耀
拍故宫角楼,是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修过角楼,则是木匠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夏荣祥,1975年进入故宫,2017年退休,在这里度过了42个春秋。作为故宫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后参与了两座角楼的修缮。1981年,夏荣祥跟着年富力强的师傅们参与修缮了东南角楼;1985年修缮西南角楼的时候,夏荣祥自己也成长为掌线师傅。如今已是一头白发的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师傅的教导:“小伙子不能认怂,抓木如抓虎,抓住它千万不能松手,扛也得扛起来……”退休后,夏荣祥也没闲着,一直专注于给年轻的故宫人讲授匠作课程。
“丹宸永固”大展开展前,夏荣祥走到一张1957年故宫西北角楼大木修缮工程竣工,匠人和专家们在工地的合影留念前。里边不仅有单士元、于倬云等老一辈故宫专家,马进考、翁克良等新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故宫大木匠,还有更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但跟随着“丹宸永固”策展人谢安平的足迹,纪录片开始了有意义的寻找。最后在展览上,照片上的很多人都标注了名字,有的人虽然已不可考,但哪怕只留下一个姓也予以了标注,让人感受到了一阵温暖。
02王仲杰:我是故宫人,我还愿意为故宫多做点事 王仲杰老先生是“古建彩画”领域的泰斗级人物,87岁高龄仍执着于彩画保护和创作。退休后,他每天在家一有空,就拿起笔画彩画、做研究,他还展示了一个3米多的卷轴,想把北京中轴线主要建筑上有代表性的彩画复原在这样一个卷轴上。他常说:“我是故宫人,我还愿意为故宫多做点事。”
在“丹宸永固”展览的开幕式上,王仲杰是现场嘉宾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被搀扶着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宫,还遇到了老同事,现场嘈杂,两人耳朵也不灵,于是在不断重复的对话中,他才搞清楚对方比自己小4岁。王仲杰感慨:“这4岁啊,在人中年时候不显,到这个岁数,4岁就有点差别了。”两位老人闲聊的一个30多秒钟的长镜头,被完整保留在了第一集的结尾。他们来给故宫过生日,他们也讨论着自己的年龄;他们在回顾历史,也在回顾人生。
03除草工匠:故宫房顶的“守护神”
关于故宫的屋顶,民间有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故宫的房顶从来不落鸟,不长草。
事实到底如何?实际上,每年春秋二季,紫禁城一定会有人飞檐走壁,驱除瓦面的天敌——野草。植物种子有时候会跟随风,或者鸟粪落在屋顶。要是落入了瓦缝之中,几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足以摧毁故宫顶部精心设计的防水系统。这个时候,该轮到“屋顶守护神”除草工匠上场了。有趣的是,每座宫殿的房顶,杂草的品种各有不同。师傅常除草到一半,忍不住开始科普:“六味地黄下面的根才是地黄,上面的叶是草。”在高危的画面中,就着手掌与野草的触碰,工人的每一寸的探索都成就了一次历史的前行。随便一块砖瓦往那儿一放,思想开始升起……充满希冀的传说被打破,但历史中具体的人的身影愈发清晰。
04匠心传递:新一代的故宫文保人
当下古建修缮在坚持传统修缮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技术,延续文物修复的人才队伍。在修复保护的过程中,故宫博物院也在与诸多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培养新一代青年文保人。故宫文物医院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吸引了更多热爱文保事业的年轻人。80后的故宫考古工作者、毕业于名校专攻修缮材料的青年专家、来自修缮技艺部传承匠作技艺的学员……新一代文保人传承前辈的匠作技艺与匠心,逐渐成长,考古、拓印、贴金、换木、修楼、抹墙……匠人们不急不躁,于一方天地专注一件事,修复重现历史的痕迹。这是时间的历练,亦是匠心的流传。
【热考话题】匠心;接力传承;守护;古与今;姓名
H0T链接入文文案
历史与现实,总爱相向而行。
紫禁城面世六百年,见过太多浩荡的历史,最终,记录历史的紫禁城也变成历史本身。
时间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够凝固无数穿越时间的美丽。
建筑,总归比人好懂多了。
人逝去了,宫殿还在;宫殿老了,总有新人来。朽木与新材,古人与今人,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是对宫殿建筑之美的无穷热爱。
素材扫描三青春的表达,文化的自信
《我在故宫六百年》在严肃表达之外,还以年轻态的语感负载文物之重。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解构考古与修缮,拉近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
“进宫”以来,吴伟的主要工作是在地里“挖土”——故宫新一代考古工作者吴伟在凤阳的追寻被这样生动表述,在B站引起刷屏。很多人说,“不行,我被‘进宫’这两个字影响了”,他们由此展开了无限联想。在安徽凤阳博物馆进行文物点交时,吴伟带领故宫一行人来到故宫考古工作站的小仓库,详细解读一只肌肉龙的优美身姿。他们开玩笑称,“肌肉感特别明显,这就是锻炼不锻炼的区别”,网友不断刷屏替这条龙说话,“我还需要锻炼?”看到屋脊,就有网友称,“一个长脊上蹲着十只重量级神兽,长脊表示长年累月下来吃不消呀,要放假,涨贴补,给安排体检。”
有网友称,“因为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所以才决定走美术专业去学文物修复,现在又看了《我在故宫六百年》,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了!”在片中,陶瓷修复师纪东歌也发出了这样的箴言,“要不说你们忽悠了那么多人来学这个呢,是不是都以为啥都不干,就是来撸猫的?”网友一片哈哈大笑,大呼人间真实,果然是故宫的招聘视频啊!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黄典林看来,“《我在故宫六百年》之所以会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不仅是传统文化类影视作品的崛起,更展现了年轻群体的文化自信”。
【热考话题】文化穿透力;文化自信;经典与潮流
热点押题
【考场仿真试题】2020-2021年跨年夜,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开播并圈粉无数人。片名“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我”是谁,请谈谈你的理解。
【妙用范本】“我”,是在紫禁城伫立六百年的建筑,故宫是当代中国人对于自我身份和共同历史的重要认同符号,故宫的古建筑则是紫禁城的时间机器,一砖一瓦间蕴含著丰富的历史信息。“我”,是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和学者,六百年来,这里遭遇过雷击、焚毁、糟朽等数之不尽的大病小灾,但一代代工匠、学者在漫长的接力中付出时间与责任,一次次“妙手回春”,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六百年的紫禁城;宫墙之外,天下人也是故宫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爱护者,近几年,故宫变得越来越“年轻”,从一个严肃的文化形象变得让人可亲可近,这些变化离不开深爱故宫的每一个你我。
素材扫描一厚重历史,紫禁城砖瓦的文明密码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要关注的是修复可移动文物,比如钟表、青铜器等。《我在故宫六百年》关注的是不可移动文物,也就是建筑物本身。《我在故宫六百年》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大修工程、岁修保养等为线索,通过故宫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门的工作视角,开启故宫“再发现”之旅。故宫时间跨度大、古建数量多,故事如何讲述?《我在故宮六百年》从一场耳熟能详的展览说起。
东华门内,设立于1958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负责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2020年春天,他们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策划筹备一场名为“丹宸永固”的展览。丹,是宫墙的红色;宸,为深邃的宫殿。展览讲述的,是有关紫禁城建筑规划、肇建、变迁、修缮与保护的种种往事,而纪录片记录了策展过程中,故宫人探寻紫禁城古建前世今生的独特经历。
追根溯源。为探寻紫禁城最初的模样,摄制团队没有局限于故宫四方红墙内,而是跟随策展团队奔赴千里之外的安徽凤阳寻找答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想把皇城建在家乡,却在六年后意外叫停,凤阳的中都皇城成了一座皇家“烂尾楼”,却保留了紫禁城“土作”工艺的秘密。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有着一整套严苛高标准的施工方法,被后来的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而排在首位的是构筑地基的“土作”。营建紫禁城之初,“土作”工艺已无人知晓。现在也无法通过在紫禁城进行大规模的地下考古来一探究竟。但与之时代相近的明中都遗址,则完整展示了明初宫殿“土作”工艺的最高标准。厚重坚实的地下结构,不仅确保了建筑之上的宫殿,历经600年寒暑岿然不动,也寓意着王朝能够永远延续,是为“丹宸永固”。
见微知著。在午门展厅,一片蓝色瓷砖赫然出现在“丹宸永固”大展上,在453件展品中似乎毫不起眼。事实上,它身世神秘,来自遥远的德国,是灵沼轩遗留下来的建筑材料,见证了紫禁城作为皇宫的最后余晖。100多年前,这些印有精美花纹的瓷砖漂洋过海,涂装在这座故宫唯一的西洋水殿中,意外地成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
传承古今。养心殿正殿后檐雨搭上的明瓦屋顶,或是北京仅存的一处“贝壳屋顶”。屋顶瓦片由大而平的海月贝壳制成,如珍珠般玲珑剔透,展现着古人的工匠技艺和生活智慧。在展览筹备过程中,为展示这些明瓦的功能和沿革,当代故宫保护者前往苏州拙政园和广东沿海地区,为明瓦的修复寻找材料。
H0T链接那些不同视角解读故宫的纪录片
近年来,围绕故宫创作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不在少数。比如,《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在中外建筑对比中凸显故宫的艺术风格特点;《故宫新事》通过真实反映“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进展,将养心殿修缮期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故宫100》以短平快的形式讲述故宫100个空间的故事,建构出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系列微纪录片《八大作》将八大工艺技法在紫禁城的建造和修缮中的运用逐一展现……不同的纪录片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故宫这座古老建筑的一砖一瓦,深度挖掘这个满载中华历史的文化宝库,让它在今天不仅是一处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胜地,更负有让人们回看古代文明、感受人文精神的时代使命。《我在故宫六百年》导演梁君健认为,“故宫其实也是一个窗口,它让我们看到了这600年来来回回的人和事,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匠心,看到了智慧和传承。”
【适用话题】不同视角;文化大IP;窗口;深入挖掘
素材扫描二妙手巧思,匠人匠心的坚守与传承
01夏荣祥:修角楼是木匠一辈子的荣耀
拍故宫角楼,是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修过角楼,则是木匠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夏荣祥,1975年进入故宫,2017年退休,在这里度过了42个春秋。作为故宫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后参与了两座角楼的修缮。1981年,夏荣祥跟着年富力强的师傅们参与修缮了东南角楼;1985年修缮西南角楼的时候,夏荣祥自己也成长为掌线师傅。如今已是一头白发的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师傅的教导:“小伙子不能认怂,抓木如抓虎,抓住它千万不能松手,扛也得扛起来……”退休后,夏荣祥也没闲着,一直专注于给年轻的故宫人讲授匠作课程。
“丹宸永固”大展开展前,夏荣祥走到一张1957年故宫西北角楼大木修缮工程竣工,匠人和专家们在工地的合影留念前。里边不仅有单士元、于倬云等老一辈故宫专家,马进考、翁克良等新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故宫大木匠,还有更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但跟随着“丹宸永固”策展人谢安平的足迹,纪录片开始了有意义的寻找。最后在展览上,照片上的很多人都标注了名字,有的人虽然已不可考,但哪怕只留下一个姓也予以了标注,让人感受到了一阵温暖。
02王仲杰:我是故宫人,我还愿意为故宫多做点事 王仲杰老先生是“古建彩画”领域的泰斗级人物,87岁高龄仍执着于彩画保护和创作。退休后,他每天在家一有空,就拿起笔画彩画、做研究,他还展示了一个3米多的卷轴,想把北京中轴线主要建筑上有代表性的彩画复原在这样一个卷轴上。他常说:“我是故宫人,我还愿意为故宫多做点事。”
在“丹宸永固”展览的开幕式上,王仲杰是现场嘉宾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被搀扶着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宫,还遇到了老同事,现场嘈杂,两人耳朵也不灵,于是在不断重复的对话中,他才搞清楚对方比自己小4岁。王仲杰感慨:“这4岁啊,在人中年时候不显,到这个岁数,4岁就有点差别了。”两位老人闲聊的一个30多秒钟的长镜头,被完整保留在了第一集的结尾。他们来给故宫过生日,他们也讨论着自己的年龄;他们在回顾历史,也在回顾人生。
03除草工匠:故宫房顶的“守护神”
关于故宫的屋顶,民间有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故宫的房顶从来不落鸟,不长草。
事实到底如何?实际上,每年春秋二季,紫禁城一定会有人飞檐走壁,驱除瓦面的天敌——野草。植物种子有时候会跟随风,或者鸟粪落在屋顶。要是落入了瓦缝之中,几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足以摧毁故宫顶部精心设计的防水系统。这个时候,该轮到“屋顶守护神”除草工匠上场了。有趣的是,每座宫殿的房顶,杂草的品种各有不同。师傅常除草到一半,忍不住开始科普:“六味地黄下面的根才是地黄,上面的叶是草。”在高危的画面中,就着手掌与野草的触碰,工人的每一寸的探索都成就了一次历史的前行。随便一块砖瓦往那儿一放,思想开始升起……充满希冀的传说被打破,但历史中具体的人的身影愈发清晰。
04匠心传递:新一代的故宫文保人
当下古建修缮在坚持传统修缮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技术,延续文物修复的人才队伍。在修复保护的过程中,故宫博物院也在与诸多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培养新一代青年文保人。故宫文物医院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吸引了更多热爱文保事业的年轻人。80后的故宫考古工作者、毕业于名校专攻修缮材料的青年专家、来自修缮技艺部传承匠作技艺的学员……新一代文保人传承前辈的匠作技艺与匠心,逐渐成长,考古、拓印、贴金、换木、修楼、抹墙……匠人们不急不躁,于一方天地专注一件事,修复重现历史的痕迹。这是时间的历练,亦是匠心的流传。
【热考话题】匠心;接力传承;守护;古与今;姓名
H0T链接入文文案
历史与现实,总爱相向而行。
紫禁城面世六百年,见过太多浩荡的历史,最终,记录历史的紫禁城也变成历史本身。
时间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够凝固无数穿越时间的美丽。
建筑,总归比人好懂多了。
人逝去了,宫殿还在;宫殿老了,总有新人来。朽木与新材,古人与今人,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是对宫殿建筑之美的无穷热爱。
素材扫描三青春的表达,文化的自信
《我在故宫六百年》在严肃表达之外,还以年轻态的语感负载文物之重。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解构考古与修缮,拉近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
“进宫”以来,吴伟的主要工作是在地里“挖土”——故宫新一代考古工作者吴伟在凤阳的追寻被这样生动表述,在B站引起刷屏。很多人说,“不行,我被‘进宫’这两个字影响了”,他们由此展开了无限联想。在安徽凤阳博物馆进行文物点交时,吴伟带领故宫一行人来到故宫考古工作站的小仓库,详细解读一只肌肉龙的优美身姿。他们开玩笑称,“肌肉感特别明显,这就是锻炼不锻炼的区别”,网友不断刷屏替这条龙说话,“我还需要锻炼?”看到屋脊,就有网友称,“一个长脊上蹲着十只重量级神兽,长脊表示长年累月下来吃不消呀,要放假,涨贴补,给安排体检。”
有网友称,“因为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所以才决定走美术专业去学文物修复,现在又看了《我在故宫六百年》,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了!”在片中,陶瓷修复师纪东歌也发出了这样的箴言,“要不说你们忽悠了那么多人来学这个呢,是不是都以为啥都不干,就是来撸猫的?”网友一片哈哈大笑,大呼人间真实,果然是故宫的招聘视频啊!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黄典林看来,“《我在故宫六百年》之所以会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不仅是传统文化类影视作品的崛起,更展现了年轻群体的文化自信”。
【热考话题】文化穿透力;文化自信;经典与潮流
热点押题
【考场仿真试题】2020-2021年跨年夜,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开播并圈粉无数人。片名“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我”是谁,请谈谈你的理解。
【妙用范本】“我”,是在紫禁城伫立六百年的建筑,故宫是当代中国人对于自我身份和共同历史的重要认同符号,故宫的古建筑则是紫禁城的时间机器,一砖一瓦间蕴含著丰富的历史信息。“我”,是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和学者,六百年来,这里遭遇过雷击、焚毁、糟朽等数之不尽的大病小灾,但一代代工匠、学者在漫长的接力中付出时间与责任,一次次“妙手回春”,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六百年的紫禁城;宫墙之外,天下人也是故宫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爱护者,近几年,故宫变得越来越“年轻”,从一个严肃的文化形象变得让人可亲可近,这些变化离不开深爱故宫的每一个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