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的数学活动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数学课堂越来越亲近孩子们的生活。
【教材简析】
《千克与克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缺乏认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片段及评析】
一、营造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家的一桶饼干是1千克。
生2:一袋奶粉是400克。
生3:一盒儿童牙膏是30克。
生4:我的体重是38千克。
……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
师:关于千克与克,你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揭题板书:千克与克的认识)
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你见过这些秤吗?请见过的同学上来介绍一下。(生介绍)
【评析】
从生活中实物的重量引出本课的数学问题“克和千克”,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到很亲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联系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搬”进了课堂,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寻新知的欲望。
二、组织探究活动,体验感悟问题
1.师:(出示一枚1角钱硬币)你想知道这枚硬币有多重吗?
师示范操作,学生仔细观察。(天平游码停在刻度1,说明1枚1角钱硬币重1克。)
师:每个同学都拿起1角钱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你有什么感受?(生:很轻。)
师:1克真的是好轻。大自然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黄豆、扣子、石子等。)
师: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同学们纷纷称书、笔盒等带来的物品。)
2.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400克。
生2:500克。
师: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合适!盐太重了。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台秤,谁知道台秤的用法?(出示台秤)
台秤可以称相对重一些的物体,一般以千克为单位。把盐放到称盘上,观看指针对着几就是几千克,对着1就是1千克。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评析】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本节课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新知。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通过自己称一称硬币、数学书、两袋食盐等操作活动,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给予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交流物体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用心感悟物体的重量的活动中,探究的兴趣便油然而生,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
三、合作交流,拓宽体验的空间
师:你能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材料袋里有大米、黄豆、苹果、饼干等若干千克)
生有的称,有的忙添减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
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有点重。
生2:有的物品多,有的物品少,但都是1千克。
生3:它们大小不一样,但都一样重。
……
师: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根据这1千克的质量谁能帮我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个西瓜比1千克轻还是重,大约有多重?再来称一称,并记录下它的重量。
(生合作交流)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不仅解除了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课堂上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称量1千克的物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称大米、黄豆、苹果、饼干等物品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增添物品,有的看指针,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数学的视野和空间。
【综合评价与反思】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事实证明:数学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通过交流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了克与千克的单位;通过称1角钱的硬币,称1千克物品,体悟到1克与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了克和千克的关系。这些数学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建构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交流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
如果我们教师认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注意采撷生活实例,让数学课堂亲近孩子的生活,并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能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会使学生获得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创造的无穷魅力。
【教材简析】
《千克与克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缺乏认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片段及评析】
一、营造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家的一桶饼干是1千克。
生2:一袋奶粉是400克。
生3:一盒儿童牙膏是30克。
生4:我的体重是38千克。
……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
师:关于千克与克,你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揭题板书:千克与克的认识)
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你见过这些秤吗?请见过的同学上来介绍一下。(生介绍)
【评析】
从生活中实物的重量引出本课的数学问题“克和千克”,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到很亲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联系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搬”进了课堂,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寻新知的欲望。
二、组织探究活动,体验感悟问题
1.师:(出示一枚1角钱硬币)你想知道这枚硬币有多重吗?
师示范操作,学生仔细观察。(天平游码停在刻度1,说明1枚1角钱硬币重1克。)
师:每个同学都拿起1角钱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你有什么感受?(生:很轻。)
师:1克真的是好轻。大自然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黄豆、扣子、石子等。)
师: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同学们纷纷称书、笔盒等带来的物品。)
2.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400克。
生2:500克。
师: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合适!盐太重了。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台秤,谁知道台秤的用法?(出示台秤)
台秤可以称相对重一些的物体,一般以千克为单位。把盐放到称盘上,观看指针对着几就是几千克,对着1就是1千克。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评析】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本节课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新知。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通过自己称一称硬币、数学书、两袋食盐等操作活动,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给予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交流物体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用心感悟物体的重量的活动中,探究的兴趣便油然而生,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
三、合作交流,拓宽体验的空间
师:你能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材料袋里有大米、黄豆、苹果、饼干等若干千克)
生有的称,有的忙添减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
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有点重。
生2:有的物品多,有的物品少,但都是1千克。
生3:它们大小不一样,但都一样重。
……
师: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根据这1千克的质量谁能帮我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个西瓜比1千克轻还是重,大约有多重?再来称一称,并记录下它的重量。
(生合作交流)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不仅解除了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课堂上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称量1千克的物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称大米、黄豆、苹果、饼干等物品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增添物品,有的看指针,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数学的视野和空间。
【综合评价与反思】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事实证明:数学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通过交流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了克与千克的单位;通过称1角钱的硬币,称1千克物品,体悟到1克与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了克和千克的关系。这些数学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建构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交流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
如果我们教师认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注意采撷生活实例,让数学课堂亲近孩子的生活,并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能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会使学生获得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创造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