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国外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节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印度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对主厂房蒸发冷却系统的风量进行计算,并提供了主要设备及管道的选型和布置方案.通过对该蒸发冷却系统在各个季节工况下的加湿量计算比较,得出根据室外气象条件,设定不同的运行机组运行策略,能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节能和节水效益.
其他文献
针对700℃四角切圆锅炉炉膛出口存在的热偏差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锅炉进行三维模拟,探究四角切圆锅炉的炉膛出口截面烟温偏差成因及机理,并通过改变燃尽风(OFA)反切角度和燃尽风的风门开度,研究其对炉膛出口烟气速度与烟气温度偏差的影响.结果 表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主要是由于炉膛内存在的旋转残余造成的;合理的燃尽风反切角度能够降低炉膛出口烟气速度和烟气温度偏差,当燃尽风反切角度为30°时,炉膛出口烟温偏差降低89.14 K;同时在燃尽风反切基础上改变燃尽风的风门开度,能够十分有效地削弱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在我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当前背景下,本文以英国伦敦哈克尼地区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主要分析该地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举措和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哈克尼地区在政策规划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并且严格依照本地区实际发展制定具体实践方针.其中包括2009年从全局方面出发正式制定全区气候变化战略;再到2018年以交通和空气问题为重点实施策略;2020年,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制定了实现低碳和碳弹性区目标.在实现路径方面,哈克尼地区主要遵循以下几点:一、为民众自身提供节能指导,从住宅和区域供热层面提供节约能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的方法和路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通过综述热阻、电阻、磁阻及摩阻等“四阻”极限技术中导热和绝热、超导和绝缘、高导磁和绝磁、无摩擦和强摩擦先进材料的特性和研究进展,从物理学能量损耗角度探讨减少能量损失技术的应用场景,为碳中和路径的基础技术提供借鉴.
本文以上海市互联网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特点,设计了调研表格,开展了数据收集,并从用电量、PUE、机架负载率等不同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在供热运行过程中,如何在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是一个始终被探讨的课题.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即在二次网智能平衡的基础上,以热用户室内的舒适度为目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全网优化控制策略,借助热源、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源网联动调节,达到按需供热、节能运行的目的 .
为进一步降低辅机厂用电率,某火电厂对其所属630 MW超临界机组的凝泵在已实现一拖二变频控制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度变频节能改造与逻辑优化.将除氧器水位控制逻辑由原来的凝泵变频自动调节压力、除氧器水位调阀调节水位改造为除氧器水位调阀全开以减少节流损失,从而完全由凝泵变频自动调节水位.针对新逻辑下机组深度调峰时凝结水母管压力不能提供足够的给水泵密封水压力的情况,采取在给水泵密封水管路上增设增压泵的措施以保证给水泵密封水压力.实践表明,深度变频改造后的凝泵能耗显著降低,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除氧器水位、给水泵密封水压力
大力推广高效电机不仅能提高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能效水平,还能提高社会整体用电效率.文章分析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机系统能效评估体系,并对20家典型企业进行了评估,认为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顶层监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转变营销模式,以促进高效电机的普遍应用.
电力能源生产过程中,空冷凝汽器的应用对传统水冷资源损耗大问题的解决作出重大贡献.但空冷凝汽器翅片间密、冗繁复杂,表面极易积灰,致使传热热阻增加、效率降低,抬高电站汽轮机排汽压力,进一步导致电站安全性下降、发电煤耗增加.因此,建立精确的管外积灰厚度软测量方法,对减少积灰的负面影响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对现场直接空冷系统积灰换热过程进行建模,建立积灰状态下现场空冷电站传热系数及汽轮机排汽压力的运算模型.模拟并采集空冷凝汽器现场运行状态下的实时风速、温度、流量、压降等关键系统参数,并以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建
为了提高企业效益,针对铜加工企业的特性,在设计工厂电气系统时采用大面积自然采光建筑和公共直流母线技术.系统运行中实施削峰填谷,优化功率因数,淘汰落后电机和照明器件.采用红外线摄像仪对发热元器件过热隐患进行检测、对过热器件进行整改.依靠技术进步和相关政策,可以取得可观的节能效益.
从传统施工管理到应用BIM、GIS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工程全过程管理,再到工程建造真正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数字化建造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智能”到“智慧”转型的强大推动力.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时代的新实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其多样的功能,在建筑设计绿色化、建造方式低碳化、建设技术智慧化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中具有相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