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绳等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
  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不要乱折腾,安静一些,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我父亲心目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我不读涛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
  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他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在井水里等着出水的月亮。
  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万万千米,走了三十万千米,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凉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
  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去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李汉荣)
  
  诗意的世界——李汉荣《井绳》赏析
  
  李汉荣擅长在散文中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给生活注入诗意的感悟,并融入温馨的乡土气息,因此往往能使读者对周遭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景观获得焕然一新的认识和体味。这一特色在《井绳》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1、取材小而精,井绳在农村连农具也算不上,但是热爱恬静、闲适乡村生活的作者却赋予了它美好生活的象征意义,纯净而无功利。一条诗意而神奇的井绳,美好了父亲的一生,也让读者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品味着父亲融于自然的快乐与闲适。
  月亮,是抒情散文中出现较多的意象,因为与井绳相连,翻出了新意。在挑水父亲的眼中,月亮是可以亲近的,是永恒不变的,即使过了千年,也还是那么圣洁而浪漫。
  2、巧妙的对比,同样是为了“通往月亮”,父亲只需要三米长的井绳,美国航天局却“爬”了三十万千米远:同样是一个月亮,父亲看到的是嫦娥、吴刚、李白的月亮,美国航天局却只抓到几块冰冷的石头。美国航天局“爬”上的“月亮”是实指,而“我”的父亲打捞上来的“月亮”是虚指,这种虚与实的对比使得美国成了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而平凡的父亲却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关学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赞美之情,凝聚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比的应用突出了乡村生活的诗意,也对冰冷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小小的嘲弄,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3、丰富的联想。世间的万事万物,看上去毫不相关。但若进入作家的视界和心灵,便可因主观的调剂相溶于某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散文的“神”。作者由月亮联想到古井、井绳、嫦娥、李白、美国航天局的登月,神奇的联想,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令人耳目一新。如此发散的思维紧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4、诗意的语言。作者将劳动者最普通的劳动写得如诗如画,令人如醉如痴。“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这简直是一种舞蹈,是一种安于自然、乐于自然的闲适,这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勤劳、知足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李汉荣曾在《一株野百合开了》中写道:“荒废了心,荒废了感动,我们失去了透明的情怀,我们不再或很少能够领略那种纯粹的、有着神圣感的幸福,那种为心灵显现的事物,我们看不见也看不懂了。”月亮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李汉荣在这篇散文中告诉我们:月亮和人的距离,其实是人心与自然的距离,它可以只有三米长,也可以延伸到几十万千米远。(王周平)
其他文献
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作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  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
期刊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这些天里,我心中时时洋溢着感动。  我为人类的创举感动。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许久,创举不胜枚举。但我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是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借助体育竞赛,把世界上这么多不同国别、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召集到一处,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并且让几十亿人热切关注。在人类社会中是头一份儿。即使是联合国大会,也没有这样的规模和影响。所以,每当我看到五环相扣的奥运会会旗超越二百多面国旗和地区
期刊
kingmagic 翻译    在经典日本长篇动画《机动战士高达》最近播放的新一部中,化石燃料枯竭,地球因能源短缺陷入全球性动荡,迫使人类转而依赖空间太阳能基站。虽然这个科幻故事的年代被设定在2037年,但日本科学家正在开发空间轨道能量基站必需的硬件设备,以期获得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他们计划花二十年时间研制出一座原型基站。  长期以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从外层空间搜集能量传输回地面的想法,总是因为
期刊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啐儿。②脔(luán):切成碎
期刊
①麻雀是最为常见的鸟类,因为常见又普通,人们便没把它们当回事儿。不料想。如今小小麻雀已被列入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身价变得金贵起来。  ②麻雀为何越来越少?  ③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1989年至2001年,组织数百名专家和鸟类爱好者对法国各种鸟的数量进行统计。在89种被观测的鸟类中,有27种的数量持续下降,其中燕子减少了84%,柳莺减少了73%,朱顶雀减少了62%,喜鹊减少了61%,山雀减少了5
期刊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贴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逸。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注释:①
期刊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电。”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  注释:①尝:曾经。②向:刚才。③去:离开。④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⑤治:治理,管理。  阅读训练  1、
期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5题,22分)    1.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期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5题,35分)    1.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面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展示自己的品味。假如你置身于下列几种场合,你会想起哪句名句?(任选两题)(4分)  ①在欢迎远方来客的仪式上: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论语》)  ②在与故友席间畅谈家常时:______________
期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题,25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分)  吹毛求cī 面面相 qù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花团锦cù_________________ ②潜滋( )暗长  ③分( )外妖娆 ④通xiāo _________达旦  3.必做题。请将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一诗补充完整。(4分)   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