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本文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总体良好,但存在严重的个体差异,且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教师偏少。针对调查结果,笔者从强化激励措施和培训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45-03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现代化。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明确规定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要求。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昆山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已比较完善,而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效果。因此,对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能为提高昆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类,问卷调查时间为2015年3月。其中教师问卷随机抽取了昆山市12所中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其中小学187份、初级中学140份、高级中学45份、职业中学22份,回收率为98.5%,经审查全部有效。学生问卷共发出320份,回收312份,有效问卷302份,其中小学26份、初级中学235份、高级中学41份,回收率为97.5%,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达96.8%。
  1.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态度可以从侧面说明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由图1可知,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31%的教师每天使用多媒体教学,60.4%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8.1%的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授课,从不使用的仅占0.5%。很显然,大多数教师已经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的形式。下页图2是教师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教学效率评价的调查结果,有75.1%的教师认为课堂效率可以得到大大提高,有24.6%的教师认为课堂效率提高不明显,还有0.3%的教师认为课堂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
  由以上两个调查结果可知,昆山市中小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总体持赞成态度,这就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使用现代多媒体授课的教师达261人,占参与调查人数的66.2%。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使用现代多媒体的能力。使用录音、录像等传统多媒体的教师也有148人,占比37.6%,这说明教师对传统多媒体认可度依然比较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网络教学平台的恰当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从调查结果看,使用网络教学的教师却相对较少,只有48人,占比12.2%。此外,依然有15.7%的教师愿意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主要集中于数学、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3.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资料的来源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346名教师愿意利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料,占比达87.8%,而愿意从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教师仅占11.9%,從老教师或者教研组(备课组)获得教学资料的分别占41.6%和48.7%,显然大多数教师愿意使用方便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更相信老教师或者教研组(备课组)积累的资料。
  4.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都参加过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其中参加过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培训的有193人,几乎达到参与调查人数的一半,而参加校本培训的人数更是达到74.9%,显然培训是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方法。自学的教师也比较多,其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有271人,占比达到68.8%,仅次于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人数;而看书自学、向同事或朋友学习的人数差不多,占比均达到36%。因此,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方法依次为校本培训、网络自学、教育主管部门培训、看书自学及其他。而从这几种方法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看,有67%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的效果好,有48.7%的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效果好,40%的教师认为网络自学效果好,而认为看书自学效果好的只占17%,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5.学生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程度的评价
  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其教育技术的应用对象也是学生,因此学生对教师现代教育能力的评价最有权威性。从学生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程度的评价来看,有279名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熟练,占比达92.4%,只有1.3%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熟练,还有6.3%的学生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程度难做评价。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程度还是满意的。
  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总体而言,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水平良好,但教师个体差异较大,且发展不平衡,很多教师依然依赖传统多媒体,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虽然占到三分之二,但依然偏少,尤其是能使用网络教学的教师只占12.2%,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昆山市发达地区的形象不符合。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对昆山市中小学教师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1.强化激励机制
  (1)工作量激励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而中小学教师往往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且现行绩效往往只和实际工作量挂钩,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势必影响绩效。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应当出台激励政策,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掌握情况与绩效挂钩。例如,对于某些更适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的课时或者课程,如果任课教师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在原有工作量的基础上乘上一个大于1的系数,以此来激励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动力。
  (2)荣誉激励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竞赛,对获奖的教师除了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外,还要给予更多的荣誉激励,并在有关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作为加分项,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2.采用各种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1)继续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集中培训或研讨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现代教育的专项培训,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这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识的提高以及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例如,2014年4月昆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组织了“昆山市小学物联网教学展示”活动,利用公开课的形式研讨了现代教学手段;2014年9月昆山市教育局教育技术室组织了“网上在线课程培训”,对图像处理、课件制作、微课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的应用技能进行了集中培训。
  从实际效果看,虽然现代培训或者集中研讨一般每次只能选择部分教师参与,但这种集中培训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且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由调查结果可知,参加过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培训的教师占比为49%,其中99.4%的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效果良好,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48.7%。显然,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应当继续加强。
  (2)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如果说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是精英教育的话,那么校本培训更具普遍性。从调查反馈结果看,参与过校本培训的教师最多,认为校本培训效果好的教师也最多。因此,学校应该继续把校本培训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手段。
  校本培训的教师可以是参加过教育主管部门培训的教师,也可以是学校中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师,由于不同教师对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掌握情况不一,在这个培训课堂上是教师,在另一个培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学员。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总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完善校本培训体系,编写培训资料,使更多的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获益。
  (3)鼓励网络辅助培训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依然可以采用网络平台进行辅助培训。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网络辅助培训提供了硬件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教学资源的獲取、现代多媒体的应用、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等。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自己分类制作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学视频,甚至课堂教学实录,以作为网络教学资源。同时,网络辅助培训本身也可以为网络教学提供最直接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406/170123.html.
其他文献
引言  自课改开展以来,“分层教学”、“因势利导”的理念已逐步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所导致群体内部产生的“分层”现象,使得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层面的需求,制定不同层面的目标,执行不同层面的教学,给予不同层面的指导,确保各个“分层”的学生群体都能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发现本学科的学生个体化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
● 参赛经历    2009年10月23~25日,在苏州市举行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竞赛项目决赛,由本人、仇丽雅、曹勇三人组成的团队获得网络教研团队赛项中学组一等奖,并获得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我们三人分别属于“60后”、“70后”、“80后”,在同一所学校共事多年。我们三人各有特长,我的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仇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教学有激情,曹老师精于课件制
技术融入教学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口述”的授课方式。这使得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内容,还要解决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教育技术学者将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基础表述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教师TPACK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难题是TPACK知识的内隐特性,即通常教师的TPACK知识技术是散乱的,并“潜伏”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且只能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展现。 
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发展,课程的本体价值、核心要素等越来越受关注。近年来,小学信息课程开始引入机器人项目和简单的程序设计内容。趣味编程和机器人项目开始从单纯的竞赛项目走向社团活动、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也开始陆续跟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作为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与时俱进,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机器人的奥秘,走进程序设计,体验信息技术课的别样风景。  ● S W式
流程图是指以特定的图形符号加上说明将某个过程步骤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它以简单直观的形式提供了一种结构,各种数据操作一目了然,使人不会产生歧义。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流程图,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建构知识。周以真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学习使用流程图是计算思维的一种具体实现,是学习者应该掌握的一种高级技能。笔者在小学高段信息技术学习中渗透了初步的流程图知识
摘 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的整体协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 有机融合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
多媒体技术“束缚”语文教学的现状    1.买椟还珠  多媒体课件有其独特的优势,它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但不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没有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的目的,为用而用,盲目乱用,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时甚至成为语文学习的束缚,这无异于买椟还珠。  一位老师在执教《山城云雾》(人教版的一篇选学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重庆山城云雾的“神秘
摘要:在对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初步探索中,笔者发现微博是一块比较适合国情的“云”。本文以新浪微博与谷歌为依托,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为例,对利用微博设计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微博;云计算;教学    合理地将云计算应用于教学中,不仅使教师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云计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化服务,同时也节省了学校的人力、物力投入,使得构建现代化的个性教学环境相对容易。云计算辅助
《画别母校》这节数字绘图课程采用了合作式、情境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启发学生学习数字绘图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美术设计技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将课程内容进行升华和提升,最后使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能更好地认同教师传达的思想。这是新课标要求下课程整合设计的优秀案例。在感性认同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启发式教学,同时,应用合作式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
TPACK理论在教师技术培训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当前,教师运用技术教学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是研讨班,其特点是时间短,成本小,教师负荷小,培训内容多围绕技术的操作方法,不考虑技术与学习内容、学习背景的联系,仍然是以技术为中心的培训方式。尽管Mishra和Koehler、Angeli和Valanides曾在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TPACK模型,为探究应用技术教学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