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决心大:继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之后,财政部又以“组合拳”形式迅速跟进,旨在通过五项举措,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与此同时,广东、浙江等地也吹响了“拯救小微企业”的集结号,这既是对去年以来由中小企业“倒闭潮”、“跑路潮”、“温州信贷危机”等热点事件所引发后果的有效回应,也是对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内在支撑力意义的进一步确认。然而,从目前政策“输血”的效果来看,与政府愿景相去甚远。如在结构性减税方面:有报道称,一些地方将过去不到起征点的个体商户统统纳入起征范围,致使过去不纳税的,现在反而纳税;更有甚者迫于财税压力,要求企业“预缴”所得税,同时考虑扩大房产税试点、以及对资本公积转注册征税等,皆表明已与“减税”初衷相背离。又如在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方面,被誉为民资政策“大礼包”的“新36条”即将满两周岁,而相关部门的实施细则却尚未出台,使得电信、金融、能源等领域依旧难觅民企踪影,也有企业以为垄断大门已开,孰料再次撞在“玻璃门”、“弹簧门”上,让人唏嘘不已。
针对以上不利局面,学界纷纷抨击政府扶持小微企业不到位。主要观点有:
1、温和派的如周德文认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范围不够广,倡导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不应仅限于个体户和自然人,而要按照公司规模来设定优惠范围;同时,减税的设计税种应进一步扩大,切实减轻企业的间接税税负。
2、现实派的如安邦咨询等研究机构指出:政策没有执行保障机制,以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纸面政策是一回事,到了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政府采购,政府优先考虑的还是国有企业,因此需要出台经人大批准的专项法律来监督和保障小微企业权益。
3、激进派的如茅于轼呼吁:应出售国企来救经济、救民企。民间资本没有出路,走向高利贷的原因在于政府和国有企业长期垄断金融资源,所以缓解小微企业债务高、融资难问题,中国现有的手段是通过出卖国有资产来救市,以此削弱政府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市场化改革。
尽管诸多学者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触碰到了政策本身的缺陷与不足,但本质上还是以碎片化、局部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其思想方式依旧隐含着某种终极价值取向,尚未深刻认识到影响当前事态发展的根本性、前提性、背景性变量,以致一叶障目。诚然,破除小微企业的制度性歧视需要依靠政府来推动。毋庸置疑的是,这一轮“国有化”浪潮下的“国进民退”不断将民营小微企业边缘化,再加上金融危机后,宏观调控“粉墨登场”,使有限的资源进一步向国家资本倾斜,从而加剧经济结构、信贷结构扭曲现实。有鉴于此,对于体制性的融资难等问题,势必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这不仅是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的内在需求,更是市场经济运行所必要的纠偏,而政府在此层面的扶持已刻不容缓。但另一方面,“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不仅如此,让“阿斗们”被形势洗牌出局还有利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究其原因而言: 一则,高成本浪潮下,小微企业“低价、低质、低成本”的传统经营模式遭遇釜底抽薪,加之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全球产业链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制造”的版本升级已迫在眉睫,使得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含量低的小微企业因难以迎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诉求而惨遭洗牌。因此,与其施与援手,将小微企业带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中,不如抓住调整契机,依靠市场发挥作用“优胜劣汰”。
二则,伴随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下的产能过度、金融过度、投机过度在中国这一全球化要素配置平台上的集中爆发,作为过剩“主力军”的小微企业自然难逃“过剩-蒸发-平仓”的宿命,若还予以扶持,则无异于逆势而为,反而不利中国走出危机。
事实上,真正有生命力的小微企业并非由政策扶持而来,而是“时势造英雄”,洞悉机遇与潮流的同时,再加上那么点做事的“拧巴”精神所致。如“一号店”起初只有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两个人,一个10平米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便开始了他们“为大众提供更多实惠、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事业,如今“一号店”已是家喻户晓的零售综合平台;又如“当当网”发迹于“夫妻店”,充当的就是将书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IT搬运工”,而就是如此地“傻干”,使其在10年后终于实现全面盈利;再如“苹果”诞生于乔布斯家的车库,运营资金仅1300美元,就连微型企业都算不上,但历经30多年的起起伏伏,乔布斯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在“梦想小作坊”里改变世界的信念,使得苹果“一骑绝尘”成为市值近4000亿美元的“巨无霸”。以上事例皆表明,若小微企业秉承着“做事业”的心态卧薪尝胆,那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仅如此,21世纪还将是迷你型企业风靡的时代,这是时代赐予小微企业的绝佳机缘。具体而言:
首先,工业经济“大鱼吃小鱼”的结果是剩下位居“前三甲”的大企业主导市场,而其未来的生产方式也将更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在此背景下,为聚拢核心竞争力,大企业势必推行“生产分散化”,将一部分工序外包,这意味着在某一环节具有专业优势的迷你型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得到不断强化。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智慧得到极大限度的延伸,智力资源代替土地、劳力等有形要素参与生产,其边际效应将以乘数效应被加倍放大,为善于运筹信息、智力资源的迷你型企业打开“以小博大”的空间。
再者,消费形态向多元化、差异化演变,促使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成为主流,因此灵活机动、又谙熟“无边界”混搭精髓的迷你型企业将通过对不同要素、概念的重组拼接,提供跨边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引领市场潮流。
而鉴于迷你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相似,即“规模小、员工人数少、资产总额低”,因此将会有相当高的比例脱胎于小微企业。但两者差异也是根本性的,从迷你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来看:
一、“小身材、大能量”。相比小微企业经营权重低、盈利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迷你型企业不仅市场占有率高、利润空间大,甚至在某一窄小的领域做到了顶峰。如Hauni,拥有全球卷烟机器市场95%份额,几乎每一位烟民的香烟,都是通过它的机器造出来的,进而成为拉动一国出口的真正引擎,可谓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二、高度专精,长时间深耕细作。小微企业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而易失去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进而弃主业转为“多元化”经营;相反,迷你型企业有着对执着聚焦战略的特殊情结,如主营地板涂料的KLUMPP公司,历经三代人近百年的潜心钻研,即便在危机后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也未停止内部研发创新,通过新技术的融入、以及对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其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绝对“王牌”。
三、“全能型选手”集成能力强。不同于小微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型”企业,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主权,因此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低;迷你型企业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是战略的制定者,拥有强劲的领导力和传承的企业文化;又是高效的执行者,善于将研发、生产、营销、客户关系等各环节紧密相联,构建起一个良性互动的内在机制,从而得以紧跟市场快速调整,形成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以上不利局面,学界纷纷抨击政府扶持小微企业不到位。主要观点有:
1、温和派的如周德文认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范围不够广,倡导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不应仅限于个体户和自然人,而要按照公司规模来设定优惠范围;同时,减税的设计税种应进一步扩大,切实减轻企业的间接税税负。
2、现实派的如安邦咨询等研究机构指出:政策没有执行保障机制,以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纸面政策是一回事,到了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政府采购,政府优先考虑的还是国有企业,因此需要出台经人大批准的专项法律来监督和保障小微企业权益。
3、激进派的如茅于轼呼吁:应出售国企来救经济、救民企。民间资本没有出路,走向高利贷的原因在于政府和国有企业长期垄断金融资源,所以缓解小微企业债务高、融资难问题,中国现有的手段是通过出卖国有资产来救市,以此削弱政府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市场化改革。
尽管诸多学者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触碰到了政策本身的缺陷与不足,但本质上还是以碎片化、局部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其思想方式依旧隐含着某种终极价值取向,尚未深刻认识到影响当前事态发展的根本性、前提性、背景性变量,以致一叶障目。诚然,破除小微企业的制度性歧视需要依靠政府来推动。毋庸置疑的是,这一轮“国有化”浪潮下的“国进民退”不断将民营小微企业边缘化,再加上金融危机后,宏观调控“粉墨登场”,使有限的资源进一步向国家资本倾斜,从而加剧经济结构、信贷结构扭曲现实。有鉴于此,对于体制性的融资难等问题,势必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这不仅是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的内在需求,更是市场经济运行所必要的纠偏,而政府在此层面的扶持已刻不容缓。但另一方面,“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不仅如此,让“阿斗们”被形势洗牌出局还有利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究其原因而言: 一则,高成本浪潮下,小微企业“低价、低质、低成本”的传统经营模式遭遇釜底抽薪,加之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全球产业链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制造”的版本升级已迫在眉睫,使得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含量低的小微企业因难以迎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诉求而惨遭洗牌。因此,与其施与援手,将小微企业带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中,不如抓住调整契机,依靠市场发挥作用“优胜劣汰”。
二则,伴随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下的产能过度、金融过度、投机过度在中国这一全球化要素配置平台上的集中爆发,作为过剩“主力军”的小微企业自然难逃“过剩-蒸发-平仓”的宿命,若还予以扶持,则无异于逆势而为,反而不利中国走出危机。
事实上,真正有生命力的小微企业并非由政策扶持而来,而是“时势造英雄”,洞悉机遇与潮流的同时,再加上那么点做事的“拧巴”精神所致。如“一号店”起初只有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两个人,一个10平米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便开始了他们“为大众提供更多实惠、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事业,如今“一号店”已是家喻户晓的零售综合平台;又如“当当网”发迹于“夫妻店”,充当的就是将书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IT搬运工”,而就是如此地“傻干”,使其在10年后终于实现全面盈利;再如“苹果”诞生于乔布斯家的车库,运营资金仅1300美元,就连微型企业都算不上,但历经30多年的起起伏伏,乔布斯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在“梦想小作坊”里改变世界的信念,使得苹果“一骑绝尘”成为市值近4000亿美元的“巨无霸”。以上事例皆表明,若小微企业秉承着“做事业”的心态卧薪尝胆,那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仅如此,21世纪还将是迷你型企业风靡的时代,这是时代赐予小微企业的绝佳机缘。具体而言:
首先,工业经济“大鱼吃小鱼”的结果是剩下位居“前三甲”的大企业主导市场,而其未来的生产方式也将更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在此背景下,为聚拢核心竞争力,大企业势必推行“生产分散化”,将一部分工序外包,这意味着在某一环节具有专业优势的迷你型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得到不断强化。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智慧得到极大限度的延伸,智力资源代替土地、劳力等有形要素参与生产,其边际效应将以乘数效应被加倍放大,为善于运筹信息、智力资源的迷你型企业打开“以小博大”的空间。
再者,消费形态向多元化、差异化演变,促使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成为主流,因此灵活机动、又谙熟“无边界”混搭精髓的迷你型企业将通过对不同要素、概念的重组拼接,提供跨边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引领市场潮流。
而鉴于迷你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相似,即“规模小、员工人数少、资产总额低”,因此将会有相当高的比例脱胎于小微企业。但两者差异也是根本性的,从迷你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来看:
一、“小身材、大能量”。相比小微企业经营权重低、盈利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迷你型企业不仅市场占有率高、利润空间大,甚至在某一窄小的领域做到了顶峰。如Hauni,拥有全球卷烟机器市场95%份额,几乎每一位烟民的香烟,都是通过它的机器造出来的,进而成为拉动一国出口的真正引擎,可谓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二、高度专精,长时间深耕细作。小微企业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而易失去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进而弃主业转为“多元化”经营;相反,迷你型企业有着对执着聚焦战略的特殊情结,如主营地板涂料的KLUMPP公司,历经三代人近百年的潜心钻研,即便在危机后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也未停止内部研发创新,通过新技术的融入、以及对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其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绝对“王牌”。
三、“全能型选手”集成能力强。不同于小微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型”企业,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主权,因此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低;迷你型企业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是战略的制定者,拥有强劲的领导力和传承的企业文化;又是高效的执行者,善于将研发、生产、营销、客户关系等各环节紧密相联,构建起一个良性互动的内在机制,从而得以紧跟市场快速调整,形成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