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探究式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技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针对现阶段的高中数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展开关于原则和策略的探讨,并重点分析如何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策略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1.猜想与假设。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学科,逻辑思维讲究规则性,猜想与假设是对数学思维结果的一种推断,是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它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猜想与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对问题提出假设,引发猜想。
2.适度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探究主题的分寸和难易适当。如果主题较难,只有小部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回答上来,那么其他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主题较易,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要合理把握探究主题的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认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同时,还要注意在不同探究主题的问题设置环节上把握好梯度,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3.探究性原则。“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消极地从外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构建体系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探究,不能盲目地追求探究的形式而忽略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广泛化、盲目化,从而背离探究性学习的宗旨。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主动探索知识。同时,学生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根据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4.学生主体性原则。“知识是无法传授的,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不是教师强行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获取的。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怎样讲,讲什么”,却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5.教师主导性原则。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可有可无。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单一的讲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索问题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等方面,几乎涵盖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不是所有的探索性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数学很多问题相对还是比较枯燥的,不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造,创设一个便于学生探索的情境。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良好的探索情境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探究问题。其背景素材可以來源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故事(数学故事),还可以来源于其他的相关学科。比如,有的只是可以通过推广的方法得到,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创设一个便于推广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知识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获得,教师就可以将这一问题具体化,创设一个便于归纳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流程,渗透探究思想。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积极主动持续地探究。该过程可以由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般流程为试探——思考——猜想——证明,这种流程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尤其是“猜想”,它被视为学科探究的基本方式,表现为思维主题根据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非逻辑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命题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 + 等于(A 2a、B 、C 4a、D )。若根据正常方式,本题需经过大量的运算才能得出答案。而利用“猜想”学生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出答案:设PQ趋于平行x轴,PF的长度趋向正无穷,另一条趋向于OF,又由于F是抛物线的焦点,答案显而易见(C)。
3.科学管理,高效完成任务。(1)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新理念,建立积极民主的课堂环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落实好探究式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鼓励学生,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活跃的,这样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形成。(2)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出自我约束能力。自主式探究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之道,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如果教师参与到课堂管理就会没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无法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所以,教师可以动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来,共同制作管理条例,相互监督,自我管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4.加强合作交流,鼓励大胆质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使理解更加深刻、丰富和全面。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必然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从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协作交流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其思维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战国.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2]陈万龙,元正全.提高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J].中学数学研究,2008(05).
[3]唐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09).
[4]逯尚军.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0 (22).
[5]栾玉霞.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自主个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l2(06).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策略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1.猜想与假设。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学科,逻辑思维讲究规则性,猜想与假设是对数学思维结果的一种推断,是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它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猜想与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对问题提出假设,引发猜想。
2.适度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探究主题的分寸和难易适当。如果主题较难,只有小部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回答上来,那么其他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主题较易,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要合理把握探究主题的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认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同时,还要注意在不同探究主题的问题设置环节上把握好梯度,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3.探究性原则。“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消极地从外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构建体系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探究,不能盲目地追求探究的形式而忽略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广泛化、盲目化,从而背离探究性学习的宗旨。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主动探索知识。同时,学生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根据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4.学生主体性原则。“知识是无法传授的,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不是教师强行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获取的。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怎样讲,讲什么”,却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5.教师主导性原则。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可有可无。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单一的讲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索问题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等方面,几乎涵盖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不是所有的探索性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数学很多问题相对还是比较枯燥的,不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造,创设一个便于学生探索的情境。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良好的探索情境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探究问题。其背景素材可以來源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故事(数学故事),还可以来源于其他的相关学科。比如,有的只是可以通过推广的方法得到,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创设一个便于推广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知识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获得,教师就可以将这一问题具体化,创设一个便于归纳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流程,渗透探究思想。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积极主动持续地探究。该过程可以由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般流程为试探——思考——猜想——证明,这种流程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尤其是“猜想”,它被视为学科探究的基本方式,表现为思维主题根据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非逻辑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命题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 + 等于(A 2a、B 、C 4a、D )。若根据正常方式,本题需经过大量的运算才能得出答案。而利用“猜想”学生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出答案:设PQ趋于平行x轴,PF的长度趋向正无穷,另一条趋向于OF,又由于F是抛物线的焦点,答案显而易见(C)。
3.科学管理,高效完成任务。(1)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新理念,建立积极民主的课堂环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落实好探究式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鼓励学生,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活跃的,这样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形成。(2)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出自我约束能力。自主式探究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之道,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如果教师参与到课堂管理就会没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无法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所以,教师可以动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来,共同制作管理条例,相互监督,自我管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4.加强合作交流,鼓励大胆质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使理解更加深刻、丰富和全面。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必然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从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协作交流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其思维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结语
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战国.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2]陈万龙,元正全.提高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J].中学数学研究,2008(05).
[3]唐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09).
[4]逯尚军.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0 (22).
[5]栾玉霞.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自主个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l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