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75例ICU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应用积极护理干预可促进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改善,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焦虑;抑郁;影响
ICU(重症监护室)属于危重病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因担心疗效或预后不良等因素,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抗拒治疗,从而给临床治疗造成诸多不便,进而对疗效与康复造成直接影响[1]。为探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效果,本研究对75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75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1-75岁,平均(37.58±6.80)岁;病程1-14y,平均(6.72±2.50)y;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与中专32例,中学与小学25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神志清醒,可正确理解本研究内容并遵照研究要求;听力正常;均在知情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家族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听力、智力障碍;清醒之后7d内死亡者。
1.3方法
患者均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⑴优化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将温度调至20-24℃,保持病床干净、柔软,尽量降低监护仪器与呼吸器声音,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睡姿,可播放轻柔音乐安神并促进睡眠。⑵认知干预:为患者介绍病房设置以减轻患者恐惧感,并介绍各类仪器作用、疾病信息与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认知与治疗信心。⑶心理干预:观察、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时发现其存在心理问题,并采用表情、动作等手段改善其不良情绪;争取家属配合以提升患者社会、家庭支持度,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⑷专科护理:采用气垫减少局部组织受压,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等并发症;保持气道畅通,妥善固定各类管道;采用无菌操作,予以肠内营养,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配置食物成分、热量、微量元素与电解质,并注意调节营养液配置浓度和输入速度。
1.4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判断标准:SAS以4级评分评价症状出现频度,SDS采用4个维度20个项目进行评分,SAS、SDS总分≥40分,即判断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程度越严重[3]。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治疗,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指标,各指标均计0-3分,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4]。
采用简化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等指标,得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5]。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护理前后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对比
干预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ICU是重症患者集中场所,也是医院风险最高科室之一,病情刺激对患者生理、心理均具有重要影响。生理表现为防御机制不足,机体存在自身调节、代偿紊乱问题,心理则表现为出现焦虑、抑郁与绝望等严重负性情绪,均对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临床需在治疗基础上采取措施,对此种情况予以疏导、调节,避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干扰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5]。本研究对75例ICU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本研究针对ICU患者所存在的一系列负性情绪予以认知与心理干预,旨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疏导其不良情绪,结果显示本次确实取得预想效果,具体体现在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干预前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原因在于本次弥补以往只重视疾病治疗的缺陷,正视患者作为个体存在的特殊性,施行一系列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6]。首先,通过认知干预减轻患者为ICU未知环境的恐惧感,介绍各类药物与仪器的作用,并告知其疾病相关信息与治疗正性结果,从而引导患者确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并树立治疗信心;其次通过心理护理发现患者所存在心理问题,并针对个体情况予以表情、动作等多形式沟通,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此外,舒适轻松的病房环境利于患者焦虑情绪的排解,并通过家属支持提升其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从而使其拥有对治愈信心[7]。 睡眠质量是评价患者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科学护理干预,患者睡眠治疗得到显著提升,分析表2可知,干预后睡眠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的降低,这与本次护理人员分析患者睡眠障碍并予以针对解决密切相关,这与余晓等人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8]。睡眠质量评估患者在病房中存在失眠、入睡困难、睡眠难以维持等困扰,经大量调查分析,造成ICU患者睡眠障碍具体原因包括患者机体不适、设备捆绑感、仪器噪声警报及负性情绪等[9]。针对此,本研究在排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予以优化病房环境措施,以针对性排除睡眠干扰因素,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在ICU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示系统科学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其关键原因在于,本次针对ICU患者特殊情况予以专科护理,通过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与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并改善其预后,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状态的目的[9]。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改善ICU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与睡眠质量,以促进其早期康复,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伟芳.重症监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措施[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1):47-48.
[2]朱晓芳,冯波,贺玲.对ICU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8):109-110.
[3]王淑敏,张丹.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27-2829.
[4]张丽,陈金梅.针对性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及康复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8):255-256.
[5]吴春梅.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病房中清醒患者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8):102-103.
[6]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74-75.
[7]郭兰,尹艳华.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压疮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53-1955.
[8]余晓.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C):131-132.
[9]黄丽君.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5):130-131.
[10]王晓娜,何珊,李宁.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5):140-141.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焦虑;抑郁;影响
ICU(重症监护室)属于危重病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因担心疗效或预后不良等因素,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抗拒治疗,从而给临床治疗造成诸多不便,进而对疗效与康复造成直接影响[1]。为探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效果,本研究对75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75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1-75岁,平均(37.58±6.80)岁;病程1-14y,平均(6.72±2.50)y;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与中专32例,中学与小学25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神志清醒,可正确理解本研究内容并遵照研究要求;听力正常;均在知情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家族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听力、智力障碍;清醒之后7d内死亡者。
1.3方法
患者均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⑴优化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将温度调至20-24℃,保持病床干净、柔软,尽量降低监护仪器与呼吸器声音,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睡姿,可播放轻柔音乐安神并促进睡眠。⑵认知干预:为患者介绍病房设置以减轻患者恐惧感,并介绍各类仪器作用、疾病信息与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认知与治疗信心。⑶心理干预:观察、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时发现其存在心理问题,并采用表情、动作等手段改善其不良情绪;争取家属配合以提升患者社会、家庭支持度,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⑷专科护理:采用气垫减少局部组织受压,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等并发症;保持气道畅通,妥善固定各类管道;采用无菌操作,予以肠内营养,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配置食物成分、热量、微量元素与电解质,并注意调节营养液配置浓度和输入速度。
1.4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判断标准:SAS以4级评分评价症状出现频度,SDS采用4个维度20个项目进行评分,SAS、SDS总分≥40分,即判断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程度越严重[3]。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治疗,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指标,各指标均计0-3分,得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4]。
采用简化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等指标,得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5]。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护理前后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对比
干预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ICU是重症患者集中场所,也是医院风险最高科室之一,病情刺激对患者生理、心理均具有重要影响。生理表现为防御机制不足,机体存在自身调节、代偿紊乱问题,心理则表现为出现焦虑、抑郁与绝望等严重负性情绪,均对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临床需在治疗基础上采取措施,对此种情况予以疏导、调节,避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干扰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5]。本研究对75例ICU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本研究针对ICU患者所存在的一系列负性情绪予以认知与心理干预,旨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疏导其不良情绪,结果显示本次确实取得预想效果,具体体现在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干预前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原因在于本次弥补以往只重视疾病治疗的缺陷,正视患者作为个体存在的特殊性,施行一系列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6]。首先,通过认知干预减轻患者为ICU未知环境的恐惧感,介绍各类药物与仪器的作用,并告知其疾病相关信息与治疗正性结果,从而引导患者确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并树立治疗信心;其次通过心理护理发现患者所存在心理问题,并针对个体情况予以表情、动作等多形式沟通,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此外,舒适轻松的病房环境利于患者焦虑情绪的排解,并通过家属支持提升其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从而使其拥有对治愈信心[7]。 睡眠质量是评价患者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科学护理干预,患者睡眠治疗得到显著提升,分析表2可知,干预后睡眠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的降低,这与本次护理人员分析患者睡眠障碍并予以针对解决密切相关,这与余晓等人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8]。睡眠质量评估患者在病房中存在失眠、入睡困难、睡眠难以维持等困扰,经大量调查分析,造成ICU患者睡眠障碍具体原因包括患者机体不适、设备捆绑感、仪器噪声警报及负性情绪等[9]。针对此,本研究在排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予以优化病房环境措施,以针对性排除睡眠干扰因素,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在ICU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示系统科学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其关键原因在于,本次针对ICU患者特殊情况予以专科护理,通过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与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并改善其预后,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状态的目的[9]。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改善ICU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与睡眠质量,以促进其早期康复,从而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伟芳.重症监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措施[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1):47-48.
[2]朱晓芳,冯波,贺玲.对ICU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8):109-110.
[3]王淑敏,张丹.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27-2829.
[4]张丽,陈金梅.针对性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及康复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8):255-256.
[5]吴春梅.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病房中清醒患者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8):102-103.
[6]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74-75.
[7]郭兰,尹艳华.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压疮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53-1955.
[8]余晓.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C):131-132.
[9]黄丽君.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5):130-131.
[10]王晓娜,何珊,李宁.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