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43-0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國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H早期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然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产生严重的、致残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已占全美国末期肾病的26%,我国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严重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EH已成为一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在治疗高血压时选择既能够降血压又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155例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服用卡托普利80例、对照组单服卡托普利75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病例纳入标准:西医诊断为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年龄在 45~70 岁之间。
病例排除标准:年龄在 45 岁以下或 70 岁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高危、极高危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及心房颤动或其他心律失常患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3病例
将确诊为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病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59.3±3.5岁,病程3~32年,平均15.3±5.1年,合并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6例。对照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42岁~70岁,平均62.3±3.9岁,病程2~32年,平均16.3±4.8年,合并冠心病11例,脑血管病4例。
2 研究方法
2.1 血压测定
按WHO规定,休息15分钟采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取坐位测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
2.2 服药方法
治疗组80例给予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 大蜜丸)口服,早晚各1丸,同时每天早中晚各三次口服卡托普利6.25~12.5mg,对照组75例,单服卡托普利,服法和用量同治疗组。
2.3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每周常规监测血压三次,取均值并记录,8周为一个疗程。
2.4 监测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Bun、Cr、MALB等肾功能指标,在?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降压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Hg,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
4.2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5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患心、脑、肾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状态下肾小球前小动脉阻力增加及肾小球内高压,而肾小球前动脉阻力持续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状态,进而影响肾脏固有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学功能。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首先影响肾小球前的动脉血管,主要是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病变晚期可见肾小球硬化、严重的间质小管损伤及肾小管多灶状和片状萎缩,部分代偿性肥大,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激发肾实质性缺血性损害,导致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收缩压由120mmHg上升至130mmHg时,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六味地黄丸具备良好的保护靶器官功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194
[2] 万强,靳兰芳,史伟,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57-58
[3] SinonsonMs,DunnMJ.Endothelinpeptides:possibleroleinglomerularinflammation【J】.IJabInrest,1991,64: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國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H早期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然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产生严重的、致残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已占全美国末期肾病的26%,我国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严重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EH已成为一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在治疗高血压时选择既能够降血压又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155例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服用卡托普利80例、对照组单服卡托普利75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病例纳入标准:西医诊断为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年龄在 45~70 岁之间。
病例排除标准:年龄在 45 岁以下或 70 岁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高危、极高危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及心房颤动或其他心律失常患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3病例
将确诊为低危、中危原发性高血压病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59.3±3.5岁,病程3~32年,平均15.3±5.1年,合并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6例。对照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42岁~70岁,平均62.3±3.9岁,病程2~32年,平均16.3±4.8年,合并冠心病11例,脑血管病4例。
2 研究方法
2.1 血压测定
按WHO规定,休息15分钟采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取坐位测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
2.2 服药方法
治疗组80例给予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 大蜜丸)口服,早晚各1丸,同时每天早中晚各三次口服卡托普利6.25~12.5mg,对照组75例,单服卡托普利,服法和用量同治疗组。
2.3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每周常规监测血压三次,取均值并记录,8周为一个疗程。
2.4 监测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Bun、Cr、MALB等肾功能指标,在?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降压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Hg,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
4.2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5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患心、脑、肾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状态下肾小球前小动脉阻力增加及肾小球内高压,而肾小球前动脉阻力持续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状态,进而影响肾脏固有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学功能。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首先影响肾小球前的动脉血管,主要是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病变晚期可见肾小球硬化、严重的间质小管损伤及肾小管多灶状和片状萎缩,部分代偿性肥大,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激发肾实质性缺血性损害,导致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收缩压由120mmHg上升至130mmHg时,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六味地黄丸具备良好的保护靶器官功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194
[2] 万强,靳兰芳,史伟,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57-58
[3] SinonsonMs,DunnMJ.Endothelinpeptides:possibleroleinglomerularinflammation【J】.IJabInrest,199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