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海原县总土地面积646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就为面积4406.8平方公里,而且洪水资源是海原县最宝贵的水资源,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坝系建设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荒山绿化、退耕还林(草)的基础。
关键词 海原县;水土流失;坝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P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40-01
1 基本情况
1.1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总人口4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41.71万人,占总人口的92%;回族人口31.27万人,占总人口的68.7%,贫困人口15.1万人,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6°46′46″-37°4′32″,东经105°9′45″-106°10′0″之间,总土地面积646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总的特征是具有山间洼地的黄土丘陵与侵蚀中、低山脉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1336-2955米之间,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冲沟发育,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由此形成了川盆塘地、沟坝地、沟谷台地、黄土残塬、丘陵坡地、山坡地、土石丘陵坡地、河滩地、山麓洪积扇和冲沟十大地貌类型。
1.2 沟谷交错,水土流失严重
海原县水土流失面积44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4%,侵蚀模数3000-7600吨/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沟壑密度2.83公里/平方公里,共有5公里以下支毛沟373条,面积1784平方公里;5-10公里的支毛沟55条,面积1190平方公里;10-15公里的16条,面积565平方公里;15公里以上的支毛沟13条,面积552平方公里。总计沟壑面积4091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2.85%。由于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明显的流域体系,按大流域可分为清水河水系、祖历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清水河水系总面积5567平方公里,海原县境内51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27%;共分为五个二级支流,即苦水河、西河、苋麻河、中河、清水河中游段。祖历河面积8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53%。内陆河面积229.7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2%。
1.3 降雨量少而集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海原县多年平均降水量397.2毫米。降水总量18.71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1.08毫米,年径流量0.6065亿立方米,占降水总量的3.45%;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3月占全年的3.3%,4-6月占15.7%,7-9月含75.7%,10-12月占5.3%;年径流季节分配不均,与粮食生产需水量矛盾大。全县地下水动储量0.3807亿立方米,有45%的地下水矿化度高于2.5克/升;多年平均常流水量2576.5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36.3立方米。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
截止2010年底海原县县共建成各类库坝84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水源工程4座,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22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21座,塘坝34座,总库容4235.6万立米,已淤积库容2090.3万立米,现有效库容2145.3万立米,灌溉面积3.35万亩。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3处,打水窖9.32万眼,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3处,解决了20.23万人,4.1万头畜,22.56万只羊的饮水困难。为当地防洪、减灾,控制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园河流域的照壁山水库、阳山水库、碱泉口水库、张湾水库、园河水库及刘湾顺坝统成为“五库一坝”,即:照壁山、阳山水库拦泥排清,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量。碱泉口水库调洪、拦泥压碱,改善水质,减轻张湾水库的洪水压力,张湾水库滞洪拦泥,补充园河水库灌溉用水,刘湾顺坝是上游张湾水库排洪水时,保证园河清水库的安全并有控制地进行引洪漫地,园河水库引蓄上游的泉水和水库澄清排放的水量,保证灌区用水。
园河流域“五库一坝”的效益:照壁山、阳山水库成后,曾经是地下水奇缺的红井川变为富水区,动水位深从240米抬高到80-150米之间,现该区打机井17眼,大口井15眼,发展井灌面积2100亩。碱泉口水库建成后,有效改善地下水质,曾经该区地下水矿化度为3.2克/升降为1.4克/升,个别机井水质已达到人畜饮水标准。“五库一坝”联合运用后,年可拦蓄洪水量800-1200万立米,发展库灌区3万亩,机井灌区1.5万亩,亩产达300-400公斤,年可产粮食787.5万公斤粮食,年增产粮食450万公斤以上,年增收540万元。流域内已有1.67万人,0.4万头畜,1.85万只羊饮水保障。园河流域的“五库一坝”联合运用为干旱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用洪用沙、库坝联用坝系创立了模式。
海原县贺堡河“长藤结瓜”坝系建设使当地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水浇地18000亩,使该流域成为海原县“大小库坝相衔,水面相连,粮丰林茂果香,美丽富饶”的库井示范灌区。
洪水资源是海原县最宝贵的水资源,建设高标准坝系,充分、有效拦蓄洪水资源,是海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海原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根据海原县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特点,经现场调查,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海原县清水河水系—坝系建设规划。具体为沙沟河坝系建设规划、麻春河坝系建设规划、杨坊河坝系建设规划、苦水河坝系建设规划、马营河坝系建设规划、郑旗河坝系建设规划、撒台河坝系建设规划、中河坝系建设规划。
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是制约海原县农牧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黄河输送大量泥沙,而且加剧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认为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坝系建设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荒山绿化、退耕还林(草)的基础。
1)坝系是建设有利于充分拦蓄、利用径流,发展以水浇地为主的基本农田的有效途径。
2)坝系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拦泥蓄水,合理调节、利用洪水资源的关键工程。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是科学的认识,在坡面治理的基础上,沟道治理是决胜的关键性措施。
坝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大流域为骨架,以支流为单元,以干流水源工程和支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为重点,上下游、干支流相互兼顾,大、中、小型相结合,加固改造病险与新建相结合,形成集拦洪、拦泥、压碱、蓄清、灌溉为一体建设相互配套、联合运用的坝系。
参考文献
[1]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王宏.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4,05.
作者简介
张虎(1973—)男,汉族,宁夏海原人,宁夏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海原县;水土流失;坝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P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40-01
1 基本情况
1.1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总人口4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41.71万人,占总人口的92%;回族人口31.27万人,占总人口的68.7%,贫困人口15.1万人,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6°46′46″-37°4′32″,东经105°9′45″-106°10′0″之间,总土地面积646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总的特征是具有山间洼地的黄土丘陵与侵蚀中、低山脉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1336-2955米之间,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冲沟发育,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由此形成了川盆塘地、沟坝地、沟谷台地、黄土残塬、丘陵坡地、山坡地、土石丘陵坡地、河滩地、山麓洪积扇和冲沟十大地貌类型。
1.2 沟谷交错,水土流失严重
海原县水土流失面积44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4%,侵蚀模数3000-7600吨/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沟壑密度2.83公里/平方公里,共有5公里以下支毛沟373条,面积1784平方公里;5-10公里的支毛沟55条,面积1190平方公里;10-15公里的16条,面积565平方公里;15公里以上的支毛沟13条,面积552平方公里。总计沟壑面积4091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2.85%。由于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明显的流域体系,按大流域可分为清水河水系、祖历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清水河水系总面积5567平方公里,海原县境内51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27%;共分为五个二级支流,即苦水河、西河、苋麻河、中河、清水河中游段。祖历河面积8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53%。内陆河面积229.7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2%。
1.3 降雨量少而集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海原县多年平均降水量397.2毫米。降水总量18.71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1.08毫米,年径流量0.6065亿立方米,占降水总量的3.45%;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3月占全年的3.3%,4-6月占15.7%,7-9月含75.7%,10-12月占5.3%;年径流季节分配不均,与粮食生产需水量矛盾大。全县地下水动储量0.3807亿立方米,有45%的地下水矿化度高于2.5克/升;多年平均常流水量2576.5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36.3立方米。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
截止2010年底海原县县共建成各类库坝84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水源工程4座,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22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21座,塘坝34座,总库容4235.6万立米,已淤积库容2090.3万立米,现有效库容2145.3万立米,灌溉面积3.35万亩。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3处,打水窖9.32万眼,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3处,解决了20.23万人,4.1万头畜,22.56万只羊的饮水困难。为当地防洪、减灾,控制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园河流域的照壁山水库、阳山水库、碱泉口水库、张湾水库、园河水库及刘湾顺坝统成为“五库一坝”,即:照壁山、阳山水库拦泥排清,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量。碱泉口水库调洪、拦泥压碱,改善水质,减轻张湾水库的洪水压力,张湾水库滞洪拦泥,补充园河水库灌溉用水,刘湾顺坝是上游张湾水库排洪水时,保证园河清水库的安全并有控制地进行引洪漫地,园河水库引蓄上游的泉水和水库澄清排放的水量,保证灌区用水。
园河流域“五库一坝”的效益:照壁山、阳山水库成后,曾经是地下水奇缺的红井川变为富水区,动水位深从240米抬高到80-150米之间,现该区打机井17眼,大口井15眼,发展井灌面积2100亩。碱泉口水库建成后,有效改善地下水质,曾经该区地下水矿化度为3.2克/升降为1.4克/升,个别机井水质已达到人畜饮水标准。“五库一坝”联合运用后,年可拦蓄洪水量800-1200万立米,发展库灌区3万亩,机井灌区1.5万亩,亩产达300-400公斤,年可产粮食787.5万公斤粮食,年增产粮食450万公斤以上,年增收540万元。流域内已有1.67万人,0.4万头畜,1.85万只羊饮水保障。园河流域的“五库一坝”联合运用为干旱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用洪用沙、库坝联用坝系创立了模式。
海原县贺堡河“长藤结瓜”坝系建设使当地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水浇地18000亩,使该流域成为海原县“大小库坝相衔,水面相连,粮丰林茂果香,美丽富饶”的库井示范灌区。
洪水资源是海原县最宝贵的水资源,建设高标准坝系,充分、有效拦蓄洪水资源,是海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海原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根据海原县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特点,经现场调查,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海原县清水河水系—坝系建设规划。具体为沙沟河坝系建设规划、麻春河坝系建设规划、杨坊河坝系建设规划、苦水河坝系建设规划、马营河坝系建设规划、郑旗河坝系建设规划、撒台河坝系建设规划、中河坝系建设规划。
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是制约海原县农牧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黄河输送大量泥沙,而且加剧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认为在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坝系建设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荒山绿化、退耕还林(草)的基础。
1)坝系是建设有利于充分拦蓄、利用径流,发展以水浇地为主的基本农田的有效途径。
2)坝系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拦泥蓄水,合理调节、利用洪水资源的关键工程。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是科学的认识,在坡面治理的基础上,沟道治理是决胜的关键性措施。
坝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大流域为骨架,以支流为单元,以干流水源工程和支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为重点,上下游、干支流相互兼顾,大、中、小型相结合,加固改造病险与新建相结合,形成集拦洪、拦泥、压碱、蓄清、灌溉为一体建设相互配套、联合运用的坝系。
参考文献
[1]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王宏.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4,05.
作者简介
张虎(1973—)男,汉族,宁夏海原人,宁夏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