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土文化重要性的分析,和传统民宅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应用的案例,总结出本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只有本土文化的渗透,环境设计才会有更好的归属感和内涵魅力,并提出了中国景观设计对本土文化继承发扬的启示。
关键词:本土文化;景观设计;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39-1
前言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文化对现代人们的影像越来越小。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成分的缺失日益严重。
一、本土文化的内涵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本土文化本身,包括了宗教、风土民情、众生群像、民间俚曲、礼俗好尚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随着地域之间的界线模糊,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到国际化的范围内,可以说它是国际化的基础部分。
二、我国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味地追求规模。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很重视景观建设,一座座景观工程的竣工,仿佛在无谓追求西方景观之风,不顾场地是否需要,都跟风建造,景观园林意味寻求规模、耗资,可实际却让人敬而远之,没有亲切感。其次,形式单调。在我国大江南北,几乎都一样的样式,一样的假山、人造湖,没有地域特点和本土文化的渗透。
这种各地景观设计的手法趋于相同,与本土文化没有联系与交流,显得生硬格格不入。这种现象之普遍,都是设计者在追随和急于求成的心理下,一味地拿西方思想生搬硬套,忽略自己的本土文化,而将在自己的图纸上画出别人的设计,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创新,使人感觉不亲切,没有归属感。
三、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园林景观艺术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土文化是在发展历程中无形的并隐藏起来的一种文化涵义,同时,它也是当地特有的不具备名利不可争夺的一种精神。对于景观设计,本土文化的影响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是一种隐形的传播,其中包含了当地的传统的各个方面,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它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
要想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要求设计者要不能孤立设计,应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再加以设计。
四、景观设计中与本土文化良好融合的案例
(一)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元素涵盖各个方面,可以从中感到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在其表现艺术上,可以说是含蓄的,而且是博大精深的。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由自然环境、建筑、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结合的综合。其中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整体感觉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内心世界的感触,唤起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在当代为数不多的园林设计中,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优秀的设计理念,从这座小区中可感受到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它没有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园林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的是,它把属于自己的特色加了进来。而且没有一味地照搬传统,它将传统和现代良好地结合起来了,营造了中国人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化习惯。
(二)德国后工业时代的风景
德国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是后工业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其设计手法和理念被众多学者总结为杜伊斯堡模式。它有很丰富的景观层次,充分地利用废弃物,与周围环境良好结合。把它称为工业遗产景观公园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它保存了该地区原有的景观结构和工业化特征,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状态,淡化了设计痕迹。
五、成功案例带来的启示
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小区良好地将本土文化经过提取、加工、重新酝酿,结合和了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再加上现代设计与科技,体现了一种纯粹的民族理性,造就了这样一座充满民族特色又不乏设计感的现代建筑和景观园林。
还有德国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它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当地的资源,加以少量的设计再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变废为宝,使人感到亲切舒适。
通过这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一)去糟取精。我国传统的文化是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壤中生长的,是从一开始就生根于本土,和本土的自然、环境、文化相结合的。因此,提取经典文化的精华是有很大意义的。我们要从中吸取精华,经过加工处理,提取精华,对设计有益的部分。
(二)增加设计理念,不一味模仿。近几年来,国外不乏优秀建筑,它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比我们的先进。一些经验、实践我们固然要学习借鉴,但我们要知道这是在别处、不同的文化地域之上发展起来的,与我们本土博大精深的文化、环境并不相符。所以我们不能全盘接受,盲目照搬,这样只会让我们特有的特色和文化日益缺失。
六、总结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呈现良好态势,艺术也日益受到重视,景观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种全球化的时代,艺术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但我们不能在时代洪流中褪去自己的特色一味模仿照搬,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念支撑。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诠释传统,结合本土文化,加以优秀的科技,三者相交融渗透,最终找出最适合当地的特色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美]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本土文化;景观设计;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39-1
前言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文化对现代人们的影像越来越小。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成分的缺失日益严重。
一、本土文化的内涵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本土文化本身,包括了宗教、风土民情、众生群像、民间俚曲、礼俗好尚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随着地域之间的界线模糊,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到国际化的范围内,可以说它是国际化的基础部分。
二、我国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味地追求规模。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很重视景观建设,一座座景观工程的竣工,仿佛在无谓追求西方景观之风,不顾场地是否需要,都跟风建造,景观园林意味寻求规模、耗资,可实际却让人敬而远之,没有亲切感。其次,形式单调。在我国大江南北,几乎都一样的样式,一样的假山、人造湖,没有地域特点和本土文化的渗透。
这种各地景观设计的手法趋于相同,与本土文化没有联系与交流,显得生硬格格不入。这种现象之普遍,都是设计者在追随和急于求成的心理下,一味地拿西方思想生搬硬套,忽略自己的本土文化,而将在自己的图纸上画出别人的设计,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创新,使人感觉不亲切,没有归属感。
三、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园林景观艺术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土文化是在发展历程中无形的并隐藏起来的一种文化涵义,同时,它也是当地特有的不具备名利不可争夺的一种精神。对于景观设计,本土文化的影响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是一种隐形的传播,其中包含了当地的传统的各个方面,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它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
要想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要求设计者要不能孤立设计,应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再加以设计。
四、景观设计中与本土文化良好融合的案例
(一)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元素涵盖各个方面,可以从中感到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在其表现艺术上,可以说是含蓄的,而且是博大精深的。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由自然环境、建筑、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结合的综合。其中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整体感觉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内心世界的感触,唤起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在当代为数不多的园林设计中,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优秀的设计理念,从这座小区中可感受到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它没有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园林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的是,它把属于自己的特色加了进来。而且没有一味地照搬传统,它将传统和现代良好地结合起来了,营造了中国人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化习惯。
(二)德国后工业时代的风景
德国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是后工业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其设计手法和理念被众多学者总结为杜伊斯堡模式。它有很丰富的景观层次,充分地利用废弃物,与周围环境良好结合。把它称为工业遗产景观公园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它保存了该地区原有的景观结构和工业化特征,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状态,淡化了设计痕迹。
五、成功案例带来的启示
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小区良好地将本土文化经过提取、加工、重新酝酿,结合和了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再加上现代设计与科技,体现了一种纯粹的民族理性,造就了这样一座充满民族特色又不乏设计感的现代建筑和景观园林。
还有德国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它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当地的资源,加以少量的设计再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变废为宝,使人感到亲切舒适。
通过这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一)去糟取精。我国传统的文化是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壤中生长的,是从一开始就生根于本土,和本土的自然、环境、文化相结合的。因此,提取经典文化的精华是有很大意义的。我们要从中吸取精华,经过加工处理,提取精华,对设计有益的部分。
(二)增加设计理念,不一味模仿。近几年来,国外不乏优秀建筑,它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比我们的先进。一些经验、实践我们固然要学习借鉴,但我们要知道这是在别处、不同的文化地域之上发展起来的,与我们本土博大精深的文化、环境并不相符。所以我们不能全盘接受,盲目照搬,这样只会让我们特有的特色和文化日益缺失。
六、总结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呈现良好态势,艺术也日益受到重视,景观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种全球化的时代,艺术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但我们不能在时代洪流中褪去自己的特色一味模仿照搬,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念支撑。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诠释传统,结合本土文化,加以优秀的科技,三者相交融渗透,最终找出最适合当地的特色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美]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