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21日,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诞生了。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其政府驻地设在该地区最大的岛屿——永兴岛。
“由县级派驻机构升级为地级市,是几代‘西沙人’的梦想。”21年前,时任西南中沙办事处副主任的李忠业,就曾起草报告,向海南省请示设立三沙市。如今,这一心愿得以实现,李忠业倍感欣慰。
16年的苦与甜
1959年3月,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办事处(以下简称“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成立,承担南海诸岛开发建设和行政管理任务。其驻地就在永兴岛,面积2.13平方公里。1988年海南建省,这两个机构分别隶属海南省委和海南省政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
“那里不能不去,也不能多去。”提起西沙永兴岛,李忠业一遍遍地说,“不能不去”只因那里太美,“不能多去”是因为那里太苦却又难以割舍。
李忠业是海南万宁县(现为“万宁市”)大茂镇路古村人。高中毕业后,当过两年乡村代课老师。后来,被调到生产队、人民公社工作。1977年,27岁的李忠业出任公社副书记。因一次意外调令,他与“三沙”结下了一生 “情缘”。
当时,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从海南各级单位抽调年轻干部,去守卫、建设西沙。而当时中越在西沙摩擦不断,很多人担心硝烟再起。原本要去驻岛的一名干部因害怕战事拒绝了调令。于是,李忠业因符合“党员、政治可靠、工作出色”等条件,被公社推荐去顶了缺。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踏上了征程。
“我当时坐750号船去的永兴岛,船速仅每小时9海里。一路上非常颠簸,我连胆汁都吐出来了。20多个小时后,我终于到了永兴岛,昏昏沉沉睡了几天才缓过来。”李忠业回忆说。
上岛后,李忠业首先面临的就是恶劣的天气环境和物资不足。“办事处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后勤保障。当时,驻岛部队正在岛上兴建基础设施,所以运来的物资必须先给他们。”李忠业说,物资严重匮乏时,他们吃过发了霉的米、喝过未经净化的雨水,洗澡、洗衣服用的是颜色像绿茶水一样的井水。
为了坚持下来,他们还想出了不少改善生活的妙招。“岛上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我们把海南岛带来的红土和岛上的鸟屎混在一起,‘培育’出永兴岛特有的混合土壤,种出四季豆、空心菜等,基本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他们也曾到附近的珊瑚礁处钓鱼,来弥补食物不足,但不幸的是,有几位同事因此遇难。
再苦可以坚持,但孤独感却难以排遣。当时,岛上只有一部固定电话,走的是机要通道,要转五六次才能和远在千里外的亲人通上话。李忠业说,那时候,只要收到补给船来永兴岛的电报,就天天到码头等家书。可海上天气变幻莫测,补给船不一定能按时出发,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年代,人人都深切感受到“家书抵万金”。
为了给驻岛的同志解闷,补给船的工作人员曾租借了4部影片,打算在岛上停留时一天放一部。没想到,补给船刚到永兴岛,天气突变,补给船只得尽快返回海南岛。“船只临走前,放了一夜的电影。”李忠业笑着说,那是他生平电影看得最多的一夜。
除了西沙群岛,李忠业和同事们也跟随部队巡逻船到中沙、南沙群岛宣示主权,保护海洋生物。离永兴岛几十海里的东岛,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鲣鸟的栖息地。有一段时间,经常有渔民上岛捕杀鲣鸟。为了保护珍稀鸟类,办事处派了两名工作人员长期驻守东岛。有几次,补给船被大风浪阻隔,东岛断水断粮,最后依靠部队空投食物才渡过难关。
最长时,李忠业曾连续驻岛9个月。虽说一年有一个半月的假,但赶上恶劣天气,要等一个月才有船回家。1980年,3年轮值期结束后,李忠业本可回到地方任职,但他还是留了下来。这次,一待就是13年。
“为什么不走?”记者问。“可能是爱上这个有魔力的地方了,放不下。”李忠业说,面对母亲的老泪纵横和妻儿的不理解,他只能将歉意埋在心底。
搭救了上百越南人
“中国人最早发现三沙,最早管辖三沙,最早开发建设三沙。”手捧着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成立50周年的纪念册,李忠业反复强调这三个“最早”。
自秦汉以来,中国人在南海深处留下了诸多足迹。尤其是途经西沙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繁荣千余载。如今,静静沉睡在海底的珍宝就是中国人在南海活动的深刻印记。
“刚上岛时,我就看见渔民打捞到南海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唐、宋、明、清的遗物,有古钱币、瓷器、古沉船等。只是当时大家还没充分认识到这些珍宝的价值。”李忠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南海文物的认知与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掀起了南海水下文物考古热。1996年至今,海南省先后7次参与南海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文物约2万件。目前,海南已确认水下文化遗存122处,其中北礁沉船遗址、甘泉岛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光礁Ⅰ号”沉船顺利发掘出水。
李忠业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记录“西沙人”守卫家园的老照片,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三沙的开发建设史:
上世纪50、60年代,海南相继成立鸟肥、渔业等公司,开采西沙群岛的鸟粪、渔业资源。
70年代,一个全民皆兵的年代,在南海领域作业的渔民自发组成民兵连,日夜守护这里的海洋、岛礁。
1974年,“南越”(由美国扶植的越南南方政权)军队侵占我国南沙、西沙的永乐群岛等多个岛礁,其军舰还接连在西沙海域撞毁中国渔船。毛泽东和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决策、指挥了我军在西沙海域的海上自卫反击战,成功击退入侵者。从此,海军驻扎永兴岛、守卫南海。
197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造的1849吨位“琼沙1号”,正式投入使用。有了这艘船,去永兴岛的路途变得不再那么艰辛。
“然而,越南、菲律宾等国一直觊觎南海,时常派船侵扰。”1979年,李忠业第一次搭乘“琼沙1号”。行至离文昌的清澜港40多海里处,一艘不明身份、比“琼沙1号”大一倍的外国船只蛮横地挡在航线上。这艘船不理会“琼沙1号”的多次警告,继续纠缠。“琼沙1号”刚一绕开,它马上紧追过来。最后,护航人员决定将大炮对准挑衅船只,并用探照灯照亮炮口。看到炮口后,挑衅船只才缓缓驶离。 不只是海上的,还有天上的。一天夜里,一架外国飞机在永兴岛上空盘旋。李忠业立刻绷紧了弦,一刻不敢放松。好在没过多久,这架飞机收到驻岛部队的警告,离开了。李忠业说,当危险来临时,他甚至想过,一旦交战,拼死沙场。
尽管不断地受到侵扰,永兴岛上的人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曾无数次向遇险的邻国渔民施救。李忠业说,他们曾把越南、菲律宾遇险船只和人员救到岛上,最多的一次救过上百名越南人。
宣示主权,不留幻想
三沙市的设立,让那些将青春奉献给南海的人们圆了一个梦。
“现在,岛上可以打手机,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李忠业说。2008年,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参照市县党政机关,设置了组织部、宣传部、财税局、海洋渔业局、公安局等18个行政职能部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各类事业单位20个。如今,岛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有机场、码头、医院、邮局、银行、气象台、海洋站等,水泥公路四通八达,已和内陆普通城镇大体相当了。
目前,海南多个部门积极行动,正在加快推进三沙市的建设。海南省文体厅计划在8月前,为三沙市西沙群岛配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让岛上的渔民长期免费观看电视节目。此外,还将给西沙群岛上的每个村委会安装广播,方便渔民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开展安全生产。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三沙市的设立,将有利于保护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统筹协调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目前,琼海市潭门镇有600多名渔民长期驻扎在南海海域的岛屿作业。成为地级市后,三沙市能够更迅速地调动资源,为驻岛作业渔民带来更多便利。
当然,三沙市的意义不仅于此。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认为,成立三沙市是中国政府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宣示主权的重大表态。以前,中国只在永兴岛上设立派出机构,行政级别相当于街道办事处,而这次直接以地级市的行政级别来行使管辖权,这是根本性的变化,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决心。许利平说,近年来,菲律宾和越南不断做一些所谓“固化主权”的小动作,试图挑战中国政府在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此时,中国政府宣布成立三沙市将进一步掌握主动权,同时向其他国家表明在主权问题上没有任何余地,其他国家不要存有任何幻想。
专家也指出,新设立的三沙市,还有不少艰苦的工作,比如一个市级政府体系的组建,人大政协部门的选举与设置等,都需要一一解决。
“由县级派驻机构升级为地级市,是几代‘西沙人’的梦想。”21年前,时任西南中沙办事处副主任的李忠业,就曾起草报告,向海南省请示设立三沙市。如今,这一心愿得以实现,李忠业倍感欣慰。
16年的苦与甜
1959年3月,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办事处(以下简称“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成立,承担南海诸岛开发建设和行政管理任务。其驻地就在永兴岛,面积2.13平方公里。1988年海南建省,这两个机构分别隶属海南省委和海南省政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
“那里不能不去,也不能多去。”提起西沙永兴岛,李忠业一遍遍地说,“不能不去”只因那里太美,“不能多去”是因为那里太苦却又难以割舍。
李忠业是海南万宁县(现为“万宁市”)大茂镇路古村人。高中毕业后,当过两年乡村代课老师。后来,被调到生产队、人民公社工作。1977年,27岁的李忠业出任公社副书记。因一次意外调令,他与“三沙”结下了一生 “情缘”。
当时,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从海南各级单位抽调年轻干部,去守卫、建设西沙。而当时中越在西沙摩擦不断,很多人担心硝烟再起。原本要去驻岛的一名干部因害怕战事拒绝了调令。于是,李忠业因符合“党员、政治可靠、工作出色”等条件,被公社推荐去顶了缺。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踏上了征程。
“我当时坐750号船去的永兴岛,船速仅每小时9海里。一路上非常颠簸,我连胆汁都吐出来了。20多个小时后,我终于到了永兴岛,昏昏沉沉睡了几天才缓过来。”李忠业回忆说。
上岛后,李忠业首先面临的就是恶劣的天气环境和物资不足。“办事处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后勤保障。当时,驻岛部队正在岛上兴建基础设施,所以运来的物资必须先给他们。”李忠业说,物资严重匮乏时,他们吃过发了霉的米、喝过未经净化的雨水,洗澡、洗衣服用的是颜色像绿茶水一样的井水。
为了坚持下来,他们还想出了不少改善生活的妙招。“岛上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我们把海南岛带来的红土和岛上的鸟屎混在一起,‘培育’出永兴岛特有的混合土壤,种出四季豆、空心菜等,基本可以满足生活需求。”他们也曾到附近的珊瑚礁处钓鱼,来弥补食物不足,但不幸的是,有几位同事因此遇难。
再苦可以坚持,但孤独感却难以排遣。当时,岛上只有一部固定电话,走的是机要通道,要转五六次才能和远在千里外的亲人通上话。李忠业说,那时候,只要收到补给船来永兴岛的电报,就天天到码头等家书。可海上天气变幻莫测,补给船不一定能按时出发,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年代,人人都深切感受到“家书抵万金”。
为了给驻岛的同志解闷,补给船的工作人员曾租借了4部影片,打算在岛上停留时一天放一部。没想到,补给船刚到永兴岛,天气突变,补给船只得尽快返回海南岛。“船只临走前,放了一夜的电影。”李忠业笑着说,那是他生平电影看得最多的一夜。
除了西沙群岛,李忠业和同事们也跟随部队巡逻船到中沙、南沙群岛宣示主权,保护海洋生物。离永兴岛几十海里的东岛,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鲣鸟的栖息地。有一段时间,经常有渔民上岛捕杀鲣鸟。为了保护珍稀鸟类,办事处派了两名工作人员长期驻守东岛。有几次,补给船被大风浪阻隔,东岛断水断粮,最后依靠部队空投食物才渡过难关。
最长时,李忠业曾连续驻岛9个月。虽说一年有一个半月的假,但赶上恶劣天气,要等一个月才有船回家。1980年,3年轮值期结束后,李忠业本可回到地方任职,但他还是留了下来。这次,一待就是13年。
“为什么不走?”记者问。“可能是爱上这个有魔力的地方了,放不下。”李忠业说,面对母亲的老泪纵横和妻儿的不理解,他只能将歉意埋在心底。
搭救了上百越南人
“中国人最早发现三沙,最早管辖三沙,最早开发建设三沙。”手捧着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成立50周年的纪念册,李忠业反复强调这三个“最早”。
自秦汉以来,中国人在南海深处留下了诸多足迹。尤其是途经西沙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繁荣千余载。如今,静静沉睡在海底的珍宝就是中国人在南海活动的深刻印记。
“刚上岛时,我就看见渔民打捞到南海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唐、宋、明、清的遗物,有古钱币、瓷器、古沉船等。只是当时大家还没充分认识到这些珍宝的价值。”李忠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南海文物的认知与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掀起了南海水下文物考古热。1996年至今,海南省先后7次参与南海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文物约2万件。目前,海南已确认水下文化遗存122处,其中北礁沉船遗址、甘泉岛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光礁Ⅰ号”沉船顺利发掘出水。
李忠业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记录“西沙人”守卫家园的老照片,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三沙的开发建设史:
上世纪50、60年代,海南相继成立鸟肥、渔业等公司,开采西沙群岛的鸟粪、渔业资源。
70年代,一个全民皆兵的年代,在南海领域作业的渔民自发组成民兵连,日夜守护这里的海洋、岛礁。
1974年,“南越”(由美国扶植的越南南方政权)军队侵占我国南沙、西沙的永乐群岛等多个岛礁,其军舰还接连在西沙海域撞毁中国渔船。毛泽东和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决策、指挥了我军在西沙海域的海上自卫反击战,成功击退入侵者。从此,海军驻扎永兴岛、守卫南海。
197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造的1849吨位“琼沙1号”,正式投入使用。有了这艘船,去永兴岛的路途变得不再那么艰辛。
“然而,越南、菲律宾等国一直觊觎南海,时常派船侵扰。”1979年,李忠业第一次搭乘“琼沙1号”。行至离文昌的清澜港40多海里处,一艘不明身份、比“琼沙1号”大一倍的外国船只蛮横地挡在航线上。这艘船不理会“琼沙1号”的多次警告,继续纠缠。“琼沙1号”刚一绕开,它马上紧追过来。最后,护航人员决定将大炮对准挑衅船只,并用探照灯照亮炮口。看到炮口后,挑衅船只才缓缓驶离。 不只是海上的,还有天上的。一天夜里,一架外国飞机在永兴岛上空盘旋。李忠业立刻绷紧了弦,一刻不敢放松。好在没过多久,这架飞机收到驻岛部队的警告,离开了。李忠业说,当危险来临时,他甚至想过,一旦交战,拼死沙场。
尽管不断地受到侵扰,永兴岛上的人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曾无数次向遇险的邻国渔民施救。李忠业说,他们曾把越南、菲律宾遇险船只和人员救到岛上,最多的一次救过上百名越南人。
宣示主权,不留幻想
三沙市的设立,让那些将青春奉献给南海的人们圆了一个梦。
“现在,岛上可以打手机,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李忠业说。2008年,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参照市县党政机关,设置了组织部、宣传部、财税局、海洋渔业局、公安局等18个行政职能部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各类事业单位20个。如今,岛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有机场、码头、医院、邮局、银行、气象台、海洋站等,水泥公路四通八达,已和内陆普通城镇大体相当了。
目前,海南多个部门积极行动,正在加快推进三沙市的建设。海南省文体厅计划在8月前,为三沙市西沙群岛配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让岛上的渔民长期免费观看电视节目。此外,还将给西沙群岛上的每个村委会安装广播,方便渔民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开展安全生产。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三沙市的设立,将有利于保护南海渔业资源,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统筹协调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目前,琼海市潭门镇有600多名渔民长期驻扎在南海海域的岛屿作业。成为地级市后,三沙市能够更迅速地调动资源,为驻岛作业渔民带来更多便利。
当然,三沙市的意义不仅于此。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认为,成立三沙市是中国政府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宣示主权的重大表态。以前,中国只在永兴岛上设立派出机构,行政级别相当于街道办事处,而这次直接以地级市的行政级别来行使管辖权,这是根本性的变化,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决心。许利平说,近年来,菲律宾和越南不断做一些所谓“固化主权”的小动作,试图挑战中国政府在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此时,中国政府宣布成立三沙市将进一步掌握主动权,同时向其他国家表明在主权问题上没有任何余地,其他国家不要存有任何幻想。
专家也指出,新设立的三沙市,还有不少艰苦的工作,比如一个市级政府体系的组建,人大政协部门的选举与设置等,都需要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