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也是提高高考分数的关键所在,尤其教材改革后,部编教材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将文言文教学提到了新的高度。但是文言文教学一直面临着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无可回避的问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接受很吃力,教与学都花了大量时间,但是教学效果却很低下。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实践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理念及研究的必要性
文言文精选篇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比例,是高中生传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掌握的经典,也是高考中要考查到的内容,无论是从学生的终身语文素养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短期学习目标的角度,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遵守教学大纲及完成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秀文章,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质。还要求学生能够独自理解文言文,学懂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做到触类旁通。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不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也不单是为了让学生能看懂文言文,而是通过学习文言文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个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把这种认识和体会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才是成功的、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二、影响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首先,由于语言在漫长的演化中发生着巨大变化,文言文已经和现代汉语相差比较远,无论是字词的意思还是语句的结构、语序都和现代汉语差别甚远,有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相差很大,有时甚至相反。而且文言文中的生字僻字很多,结构助词如“也、哉”等居多。对已经习惯并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用法及含义的学生而言,这些变化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其次,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水平限制了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力,学生普遍觉得文言文学起来太难。“知人论世”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上就有困难。并且高中文言文大部分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由于缺乏对文言文的全面认知,这本身就对文言文有效教学造成了困难。
再次,教师教学方法落后,采用填鸭式教学,简单地生搬硬套工具书,文言文教学只是简单地对译课文,知识拓展太少,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低。这些都会造成文言文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1.重视知识与能力,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由于文言文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差距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不足导致的。文言文有独特的词类用法、句式结构,教学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才够更好地开展日后的学习。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能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习入手,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结构、特殊词类用法等。以便学生在日后进行文言文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文言文教学中,基础知识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这些内容,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他们阅读文章内容的分析意义重大,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词汇意义都不理解,那么就无法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了。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能力的提高就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在教师传授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把相关知识都渗透给学生们。对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即使遇到一篇没有学过的文言文也能理解其中意思的一二。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有:“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乏困”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列表法对词汇进行总结,通过对照、比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加深印象。此外通假字可以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对比。例如,出处通假字今字读音含义:共其乏困,共供gōng,供给;秦伯说,说通悦yuè,赞同,高兴。
2.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如能进行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将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问时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创造一个促进学生思考的轻松氛围,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进行讲解,不要着急追求课堂进度而一味自说自话地讲解。第二,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合理分配给学生,不要只提问成绩优秀的,或者自己熟悉的学生,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思考热情,就要进行随机、全面提问,让每个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以及紧迫感,不敢懈怠。第三,在学生回答完后要进行有效反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对于比较好的回答要进行表揚,对于不太准确的回答首先要进行鼓励和肯定,然后再对答案进行纠正、补充、完善。对于有创造性的回答也要积极响应,并大力予以赞成以及鼓励,这样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也增加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学生根据语文层次分成一加一互助小组,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都区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2667)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
一、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理念及研究的必要性
文言文精选篇目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比例,是高中生传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掌握的经典,也是高考中要考查到的内容,无论是从学生的终身语文素养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短期学习目标的角度,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遵守教学大纲及完成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秀文章,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质。还要求学生能够独自理解文言文,学懂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做到触类旁通。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不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也不单是为了让学生能看懂文言文,而是通过学习文言文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个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把这种认识和体会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才是成功的、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二、影响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首先,由于语言在漫长的演化中发生着巨大变化,文言文已经和现代汉语相差比较远,无论是字词的意思还是语句的结构、语序都和现代汉语差别甚远,有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相差很大,有时甚至相反。而且文言文中的生字僻字很多,结构助词如“也、哉”等居多。对已经习惯并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用法及含义的学生而言,这些变化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其次,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水平限制了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力,学生普遍觉得文言文学起来太难。“知人论世”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上就有困难。并且高中文言文大部分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由于缺乏对文言文的全面认知,这本身就对文言文有效教学造成了困难。
再次,教师教学方法落后,采用填鸭式教学,简单地生搬硬套工具书,文言文教学只是简单地对译课文,知识拓展太少,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低。这些都会造成文言文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1.重视知识与能力,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由于文言文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差距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不足导致的。文言文有独特的词类用法、句式结构,教学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才够更好地开展日后的学习。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能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习入手,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结构、特殊词类用法等。以便学生在日后进行文言文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文言文教学中,基础知识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这些内容,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他们阅读文章内容的分析意义重大,如果学生连基本的词汇意义都不理解,那么就无法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了。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能力的提高就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在教师传授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把相关知识都渗透给学生们。对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即使遇到一篇没有学过的文言文也能理解其中意思的一二。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有:“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乏困”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列表法对词汇进行总结,通过对照、比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加深印象。此外通假字可以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对比。例如,出处通假字今字读音含义:共其乏困,共供gōng,供给;秦伯说,说通悦yuè,赞同,高兴。
2.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如能进行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将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问时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创造一个促进学生思考的轻松氛围,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进行讲解,不要着急追求课堂进度而一味自说自话地讲解。第二,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合理分配给学生,不要只提问成绩优秀的,或者自己熟悉的学生,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思考热情,就要进行随机、全面提问,让每个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以及紧迫感,不敢懈怠。第三,在学生回答完后要进行有效反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对于比较好的回答要进行表揚,对于不太准确的回答首先要进行鼓励和肯定,然后再对答案进行纠正、补充、完善。对于有创造性的回答也要积极响应,并大力予以赞成以及鼓励,这样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也增加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学生根据语文层次分成一加一互助小组,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都区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2667)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