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连续脑电图(CEEG)运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监护已有近30年时间,但临床上尚未将其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15年来,CEEG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实时监测急性缺血和癫痫方面,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文章就CEEG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金华321017,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金华3210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脑电图(CEEG)运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监护已有近30年时间,但临床上尚未将其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15年来,CEEG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实时监测急性缺血和癫痫方面,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文章就CEEG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其他文献
胰岛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调节作用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胰岛素抵抗(IR)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促进tau
为保持和增强中药有效成分、减轻和消除其毒副作用,在原炮制基础上的进一步更新,更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
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建立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基础之上,这种可塑性改变能代偿受累脑区丧失的功能。神经康复治疗能通过增强皮质重组实现神经功能部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有效改善皮质兴奋性的无创性方法。文章综述了rTMS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特殊脐带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有特殊脐带的7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方法;干预组对其进行二次剪脐时间、剪脐技巧、
应用骨刺片治疗颈椎病260例,并设颈复康组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目的 探讨30~90 d患儿手背静脉输液中如何降低输液肿胀率、针头脱落率、胶布松脱率、指端发绀率的固定方法,以确保药物及时进入患儿体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6例30~90 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3例采用自由握持式固定,对照组103例按传统平放式固定.结果 自由握持式固定法的输液肿胀、针头脱落、胶布松脱、指端发绀的发生率远低于传统平放式固定法.结论 自由握持式固定法效果优于传统平
在世界范围内卒中是最重要的致残病因之一。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除降脂效应外,他汀类药物还存在不依赖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其他许多作用机制。另外,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是血管性痴呆的前期阶段。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主要通过损伤血管壁结构及其功能而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点定位法,以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1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自定方法即三维定位法,操作时将患儿一侧大腿外展外旋45°,使患儿腹股沟于内1/3与中1/3交界处形成一钝角,从钝角顶点沿腹股沟外侧旁开约(9±2)mm处设为标识点,将此点的正下方10~15 mm作为穿刺点,穿刺方向针尖斜面对着标识点与腹股沟下缘内侧呈8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口腔溃疡,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我科于2008年5月收治手足口病83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全部痊愈出院,元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