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病例中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病变均位于对侧基底节区;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10例,1例效果欠佳,联合氯丙嗪后亦治愈。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病变范围小,锥体束受累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偏侧舞蹈症 脑血管病 特点分析
偏侧舞蹈症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综合征,病因多样,以脑血管病居多,其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有报道占到脑血管病的80.4%[1],对1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偏侧舞蹈症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0~75岁,平均61岁。病因9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均急性起病,既往无舞蹈症病史,同时否认有家族性疾病史。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和(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症状于病后3天达高峰2例,4~7天6例,8~14天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舞蹈样运动,3例伴有眨眼、努嘴、吐舌等面部怪异多变动作,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受累肢体肌力均>3级,3例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唯一表现。
辅助检查:11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正常。5例血糖升高,血糖值8.1~15.6mmol/L,酮体阴性。
影像学检查: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尾状核5例,壳核3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梗死灶直径1.0~2.5cm。出血量分别为3ml、5ml。
治疗:在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基础上,全部患者在出现舞蹈症后均给予氟哌啶醇1~6mg/日口服。1例因效果欠佳于2周后联合氯丙嗪12.5~25mg口服,3次/日。
结 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7天内症状消失3例,7~14天症状消失8例,全部病例随访1年无复发。
讨 论
偏侧舞蹈症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的偏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锥体外系解剖部位涉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尾状核、壳核)、红核、丘脑前腹侧核、苍白球、额叶等,共同组成多条调节运动的复杂神经环路。新纹状体病变时,对运动起抑制作用的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复合体的活动减少,丘脑及丘脑皮质投射的功能增强,使皮质所发生的冲动无法终止,且不能接受小脑-红核-纹状体通路的冲动,从而产生偏侧舞蹈症。另外,丘脑底核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发出的纤维至苍白球、红核、黑质、中脑被盖病变时可出现对侧肢体,尤以上肢为主的偏侧舞蹈症[2]。
其病因多样化,包括血管性、非血管性因素。血管方面包括脑血管意外、烟雾病、血管炎等。非血管性因素包括代谢性疾病、感染以及副肿瘤综合征、组织细胞变性、药物作用等,现在认为血管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偏侧舞蹈症病因,卒中后不自主运动的发生率约1%,每年0.08%。卒中后运动障碍男女发生率相等,平均年龄63.3岁[3]。
文献报道[4]偏身舞蹈症发病形式包括:①突然发生的不完全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②发病开始时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后随肌力恢复渐出现该侧肢体舞蹈样动作;③仅有病变对侧肢体舞蹈样动作不伴有肢体瘫痪;④病变同侧肢体舞蹈样动作。提示舞蹈症仅发生于肢体无瘫痪或瘫痪不明显时,如果受累肢体瘫痪严重则不能表现出舞蹈动作,说明舞蹈症的发生有赖于锥体束的相对完整,仅以累及锥体外系为主,所以偏身舞蹈症患者颅内病灶一般较小,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尤其是尾状核与壳核)。文献报道基底节病变91%,除此尚可见于脑桥、小脑、额叶、颞叶等。偏侧舞蹈症多出现在病灶对侧,少数为同侧,据报道93.8%出现在病灶对侧,6.2%出现在病灶同侧,位于同侧者均为大面积脑梗死或丘脑出血,且影像显示中线移位,经脱水治疗后舞蹈症状均缓解,推测病灶靠近中线或病灶面积大导致急性期脑水肿而占位效应明显,刺激对侧相应结构而出现病灶同侧的偏侧舞蹈症。本组11例,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舞蹈症均发生于病变对侧肢体,肢体瘫痪程度均较轻,影像学显示尾状核与壳核病灶8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几乎均位于基底节区,且病灶小,符合以上特点。
综上总结急性脑血管病表现偏侧舞蹈症特点如下:①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居多。②可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各个时期。③主要出现在病变对侧肢体,且锥体束受累程度轻。④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且病变范围小。⑤少数出现在病变同侧肢体的,往往提示病灶靠近中线或病变范围大,需警惕脑疝的可能。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除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主要为对症治疗。近来有些学者研究认为[5],发病机制可能与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占优势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与DA神经元处于平衡状态,当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系统发生血供障碍时,使GABA神经元的功能明显减退,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相对增加,导致对侧肢体多动及肌张力减低,产生偏侧舞蹈。故临床上给予DA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奋乃静)及安定等控制症状,一般选用氟哌啶醇。本组11例使用氟哌啶醇对症治疗后,10例于14天内治愈,1例效果欠佳,联合氯丙嗪后亦治愈,可见氟哌啶醇是控制舞蹈症状较有效的药物。因本病原发病变范围相对小,随局部微循环改善、侧枝循环建立,该区域的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故预后较好。
关键词 偏侧舞蹈症 脑血管病 特点分析
偏侧舞蹈症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综合征,病因多样,以脑血管病居多,其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有报道占到脑血管病的80.4%[1],对1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偏侧舞蹈症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0~75岁,平均61岁。病因9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均急性起病,既往无舞蹈症病史,同时否认有家族性疾病史。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和(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症状于病后3天达高峰2例,4~7天6例,8~14天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舞蹈样运动,3例伴有眨眼、努嘴、吐舌等面部怪异多变动作,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受累肢体肌力均>3级,3例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唯一表现。
辅助检查:11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正常。5例血糖升高,血糖值8.1~15.6mmol/L,酮体阴性。
影像学检查: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尾状核5例,壳核3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梗死灶直径1.0~2.5cm。出血量分别为3ml、5ml。
治疗:在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基础上,全部患者在出现舞蹈症后均给予氟哌啶醇1~6mg/日口服。1例因效果欠佳于2周后联合氯丙嗪12.5~25mg口服,3次/日。
结 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7天内症状消失3例,7~14天症状消失8例,全部病例随访1年无复发。
讨 论
偏侧舞蹈症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的偏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锥体外系解剖部位涉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尾状核、壳核)、红核、丘脑前腹侧核、苍白球、额叶等,共同组成多条调节运动的复杂神经环路。新纹状体病变时,对运动起抑制作用的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复合体的活动减少,丘脑及丘脑皮质投射的功能增强,使皮质所发生的冲动无法终止,且不能接受小脑-红核-纹状体通路的冲动,从而产生偏侧舞蹈症。另外,丘脑底核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发出的纤维至苍白球、红核、黑质、中脑被盖病变时可出现对侧肢体,尤以上肢为主的偏侧舞蹈症[2]。
其病因多样化,包括血管性、非血管性因素。血管方面包括脑血管意外、烟雾病、血管炎等。非血管性因素包括代谢性疾病、感染以及副肿瘤综合征、组织细胞变性、药物作用等,现在认为血管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偏侧舞蹈症病因,卒中后不自主运动的发生率约1%,每年0.08%。卒中后运动障碍男女发生率相等,平均年龄63.3岁[3]。
文献报道[4]偏身舞蹈症发病形式包括:①突然发生的不完全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②发病开始时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后随肌力恢复渐出现该侧肢体舞蹈样动作;③仅有病变对侧肢体舞蹈样动作不伴有肢体瘫痪;④病变同侧肢体舞蹈样动作。提示舞蹈症仅发生于肢体无瘫痪或瘫痪不明显时,如果受累肢体瘫痪严重则不能表现出舞蹈动作,说明舞蹈症的发生有赖于锥体束的相对完整,仅以累及锥体外系为主,所以偏身舞蹈症患者颅内病灶一般较小,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尤其是尾状核与壳核)。文献报道基底节病变91%,除此尚可见于脑桥、小脑、额叶、颞叶等。偏侧舞蹈症多出现在病灶对侧,少数为同侧,据报道93.8%出现在病灶对侧,6.2%出现在病灶同侧,位于同侧者均为大面积脑梗死或丘脑出血,且影像显示中线移位,经脱水治疗后舞蹈症状均缓解,推测病灶靠近中线或病灶面积大导致急性期脑水肿而占位效应明显,刺激对侧相应结构而出现病灶同侧的偏侧舞蹈症。本组11例,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舞蹈症均发生于病变对侧肢体,肢体瘫痪程度均较轻,影像学显示尾状核与壳核病灶8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几乎均位于基底节区,且病灶小,符合以上特点。
综上总结急性脑血管病表现偏侧舞蹈症特点如下:①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居多。②可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各个时期。③主要出现在病变对侧肢体,且锥体束受累程度轻。④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且病变范围小。⑤少数出现在病变同侧肢体的,往往提示病灶靠近中线或病变范围大,需警惕脑疝的可能。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除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主要为对症治疗。近来有些学者研究认为[5],发病机制可能与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占优势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与DA神经元处于平衡状态,当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系统发生血供障碍时,使GABA神经元的功能明显减退,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相对增加,导致对侧肢体多动及肌张力减低,产生偏侧舞蹈。故临床上给予DA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奋乃静)及安定等控制症状,一般选用氟哌啶醇。本组11例使用氟哌啶醇对症治疗后,10例于14天内治愈,1例效果欠佳,联合氯丙嗪后亦治愈,可见氟哌啶醇是控制舞蹈症状较有效的药物。因本病原发病变范围相对小,随局部微循环改善、侧枝循环建立,该区域的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故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