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7日上午,两列中欧班列满载着电子配件、机械制品等,分别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出发驶向欧洲。至此,始发于成都、重庆两地的中欧班列累计突破10000列。与过去6年不同,这两列中欧班列不再分别使用“成都”“重庆”标识,而是共同使用“成渝”标识,由此也加快了成渝地区融合发展的进程。
? 强强联手 开行数量全国占比近50%
“这是我们二次提升的机会!”易商集团西区总经理邹钰介绍,易商集团(ESR)是亚太地区领先的产业集群园区运营商,业务主要集中在与消费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核心城市群。4月16日,易商集团在青白江区大手笔投入,将建立ESR冷链电商产业园。“我们对成都寄予了厚望”。邹钰说。
成都、重庆开行的中欧班列,是目前国内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产业带动最强的两大中欧班列。“截至去年底,成渝地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占全国比重近50%。”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作为西部经济活跃的两个增长极,双方持续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推动两港不断优化运行时效和通关效率。
成都在优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同时,加大了对行业的考核管理。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路货运及铁海联运大通道,优化完善了泛欧泛亚三级节点、四级网络体系,形成了“公共班列为主体、定制班列为补充”的班列服务网絡体系。无论是欧洲、东南亚还是泛太平洋地区,“四向”都有成都开放的通道纵深。在班列质量评价上,成都将重箱率、回程比率等运营指标列入紧盯重点,推动国际班列开行提质增效。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定位,是成渝两地提升国际铁路供应链枢纽功能的抓手。在行业人士看来,成都中欧班列运行稳定、货量充足,说明在建构国际供应链体系过程中,铁海联运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重庆万州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渝东、四川等地区重要的物资出海通道,也是中西部地区物流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的一个港口,利用港口的多式联运优势,将提升区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借力重庆万州港,成都找到了最近的出海口。2月28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万州港共建东西相向的水铁多式联运网络,港投集团与万州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万州港打造成都国际班列最便捷的东向出海口。
? 通道带动枢纽 实现多种价值
“中欧班列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非仅仅是开行数量和货运价值能量化。”渝新欧公司副总经理白仁毅认为,过去双方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现在要形成“1+1>2”的局面,应围绕铁路物流枢纽建设,展开全方位合作。
截至去年底,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引进物流、贸易、金融等各类企业市场主体2388家,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0亿美元。依托中欧班列而建成的园区,带来了企业布局、产业链聚集等诸多价值。
成都也一样,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核心打造的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7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引进158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近940亿元,国内供应链前50强的企业已经有41家落户港区。
据悉,今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围绕硬核科技企业形态和产品特征,政企协同提供服务。预计5年内将有一大批跨国企业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中心,重构自身供应链体系,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出口总额将达到3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这是成都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载体支撑,目标是借助通道运输,推动产业走向价值链高端。
此外,成都还将筹建产业联盟,依托新成立的市供应链协会,推动成都140余家知名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组建物流产业联盟,并通过引进头部企业、联动科研高校、带动中小企业,推进“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
? 错位互补深度融合 形成内陆开放极
3月4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召开视频连线“云会议”,首次实现“云结盟”。双方不仅谈到了通道优势互补、海外资源共建,还提出区域协作分工、自贸试验区改革共创等内容,以提升两地枢纽联通水平。
3月16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副区长、国际物流枢纽管委会主任代建红一行赴成都国际铁路港考察调研。考察团全方位考察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班列开行、通道拓展等相关情况。双方还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双港全面联动进行了交流探讨。
“成都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白仁毅说,今后两地的创新技术将互相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西部的对外开放发展,建设中国经济版图的新增长极。
3月27日上午,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共同签署《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互促四大领域20项具体内容开展合作,共同提高以两港为轴心的内联外通水平,服务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和相互融合。以平行进口车为例,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内陆整车进口口岸所在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也将开展以平行车及汽车零配件等为重点的保税物流服务。
“协作共赢是共同愿景。”郑泉峰表示,成都和重庆共建通边达海、内畅外联的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已然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必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对外开放平台发展历史机遇,携手共建西部枢纽。(责编/范吴瑕)
? 强强联手 开行数量全国占比近50%
“这是我们二次提升的机会!”易商集团西区总经理邹钰介绍,易商集团(ESR)是亚太地区领先的产业集群园区运营商,业务主要集中在与消费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核心城市群。4月16日,易商集团在青白江区大手笔投入,将建立ESR冷链电商产业园。“我们对成都寄予了厚望”。邹钰说。
成都、重庆开行的中欧班列,是目前国内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产业带动最强的两大中欧班列。“截至去年底,成渝地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占全国比重近50%。”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主任郑泉峰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作为西部经济活跃的两个增长极,双方持续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推动两港不断优化运行时效和通关效率。
成都在优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同时,加大了对行业的考核管理。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路货运及铁海联运大通道,优化完善了泛欧泛亚三级节点、四级网络体系,形成了“公共班列为主体、定制班列为补充”的班列服务网絡体系。无论是欧洲、东南亚还是泛太平洋地区,“四向”都有成都开放的通道纵深。在班列质量评价上,成都将重箱率、回程比率等运营指标列入紧盯重点,推动国际班列开行提质增效。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定位,是成渝两地提升国际铁路供应链枢纽功能的抓手。在行业人士看来,成都中欧班列运行稳定、货量充足,说明在建构国际供应链体系过程中,铁海联运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重庆万州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渝东、四川等地区重要的物资出海通道,也是中西部地区物流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的一个港口,利用港口的多式联运优势,将提升区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借力重庆万州港,成都找到了最近的出海口。2月28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万州港共建东西相向的水铁多式联运网络,港投集团与万州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万州港打造成都国际班列最便捷的东向出海口。
? 通道带动枢纽 实现多种价值
“中欧班列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非仅仅是开行数量和货运价值能量化。”渝新欧公司副总经理白仁毅认为,过去双方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现在要形成“1+1>2”的局面,应围绕铁路物流枢纽建设,展开全方位合作。
截至去年底,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引进物流、贸易、金融等各类企业市场主体2388家,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0亿美元。依托中欧班列而建成的园区,带来了企业布局、产业链聚集等诸多价值。
成都也一样,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核心打造的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7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引进158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近940亿元,国内供应链前50强的企业已经有41家落户港区。
据悉,今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围绕硬核科技企业形态和产品特征,政企协同提供服务。预计5年内将有一大批跨国企业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中心,重构自身供应链体系,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出口总额将达到3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这是成都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载体支撑,目标是借助通道运输,推动产业走向价值链高端。
此外,成都还将筹建产业联盟,依托新成立的市供应链协会,推动成都140余家知名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组建物流产业联盟,并通过引进头部企业、联动科研高校、带动中小企业,推进“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
? 错位互补深度融合 形成内陆开放极
3月4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召开视频连线“云会议”,首次实现“云结盟”。双方不仅谈到了通道优势互补、海外资源共建,还提出区域协作分工、自贸试验区改革共创等内容,以提升两地枢纽联通水平。
3月16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副区长、国际物流枢纽管委会主任代建红一行赴成都国际铁路港考察调研。考察团全方位考察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班列开行、通道拓展等相关情况。双方还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双港全面联动进行了交流探讨。
“成都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白仁毅说,今后两地的创新技术将互相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西部的对外开放发展,建设中国经济版图的新增长极。
3月27日上午,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共同签署《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互促四大领域20项具体内容开展合作,共同提高以两港为轴心的内联外通水平,服务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和相互融合。以平行进口车为例,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内陆整车进口口岸所在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也将开展以平行车及汽车零配件等为重点的保税物流服务。
“协作共赢是共同愿景。”郑泉峰表示,成都和重庆共建通边达海、内畅外联的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已然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必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对外开放平台发展历史机遇,携手共建西部枢纽。(责编/范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