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大中楼及其历代沿革再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汾大中楼,位于临汾市中心,俗称鼓楼,原名河山一览楼,旧称谯楼,后称中楼。其盛衰与平阳城的盛衰休戚与共。数百年来,志书、文献和文人志士,对大中楼做过不少记载与考究,但受当时环境及其他各方面的限制,对大中楼的记载和考究有些方面尚有欠缺合理的地方。文章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对大中楼的前世今生、历史沿革进行再度探索与认识,试图捋清大中楼的发展脉络,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爱戴历久弥新的大中楼。
  关键词:大中楼;钟楼;志书
  1 大中楼的创建年代
  大中楼的创建,历史上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加上临汾历史上多次特大地震的摧毁和人为及战争的破坏等原因,要搞清楚大中楼的确切创建年代是十分困难的。
  民国二十二年的《临汾县志·卷四·古迹记》中记载其创建当在宋前。著名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先生在《临汾大中楼修复设计》①一文中也指出:“时至今日,铁钟仍在楼基上保存,字迹大部风化,漫漶不清,这与志书所载完全相符。其造型亦确属金制。既铸宏钟,建造悬挂宏钟的楼阁当在其先,至迟也是同时,所以说大中楼创自宋金,盖不致大误。”以大中楼基座之上置放的铸钟来确定大中楼创建年代的文献、作者不在少数。这种观点目前成为人们对大中楼创建年代的惯性认识,也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重点之一。
  对于这种以铁钟为依据确定大中楼创建年代的观点,也有不少学者持有不同看法。署名为“山涧小河水”的作者在博文《临汾城的点点滴滴》一文中指出:“大钟存于鼓楼之上,单纯根据铸钟的时间,推断鼓楼的初建年代,似乎有些牵强。因为没有铸钟与建楼的相关性的记载。”1940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来山西省考察,其1956年撰写的《山西古迹志·临汾》一书中指出:“第一层楼檐下有一金代铁钟,虽然现在情况已有变化,但这口钟原来应该是挂在钟楼里的。”②大中楼上的这口铁钟,1940年是放置在大中楼一层楼檐下的②,1984—1987年维修竣工后,被放在大中楼基座的西侧。铁钟高2.3米,直径1.5米,重达3400千克,钟纽为双龙衔珠,钟的肩部曲缓圆大,上部铸有数个圆孔,底口为八瓣莲状造型,其中一莲瓣断损。该钟比例协调,式样端庄,通体用横向玄纹与“圭”形竖纹相隔,把钟身分隔为上下各八个矩形方块,其内书写有与佛教有关的文字及纪年题记。铁钟的腰部铸有八卦符号,是典型的金代风格。由于铁钟历经沧桑,钟上的大部分文字漫漶不清,较大文字比较清晰,可识读的有:佛宝;皇基永固,宰辅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较小的文字,能识读的字有:大金明昌七年丙辰岁季春十六日铸;洪洞县大鉴父……谨……;南无一万五千佛,南无五十三佛;天、地、日、月等。从铁钟的文字不难看出,这是一口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铁钟,由洪洞县人士捐资铸造。换句话说,铁钟原本与大中楼无关。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在《山西古迹志·临汾》一书中所言是对的,这口铁钟原本的确是悬挂在钟楼之上的。
  明代万历三十四年(1615)的《平阳府志·卷一·平阳图说》云:“按平阳两街直贯四城,而谯楼实雄跨其中,故考城之图说并从谯楼起。”“……南城之西为宗学,其北为钟楼。”从这些文字记载不难看出,大中楼当时叫“谯楼”,位居街中,可贯通四街。谯楼建在基座之上,比现存大中楼略小,面阔五间,三重檐十字歇山顶,雄伟壮观。值得注意的是,在谯楼的南偏西的地方,即“宗学”的北部,建有“钟楼”一座。这座钟楼,规模比谯楼小,同样建在台基之上,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唯一不同的是,为了适应钟楼功能需要,该楼为面阔一间用四柱的楼阁式构造,楼中可见悬挂铁钟一口。这种鼓楼(谯楼)与钟楼并存的布局形式,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大地震前均无改变。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临汾县志·城治图》中绘制的布局更为细致。鼓楼坐落在县城十字大街的中央,大中楼建在基座之上,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可通衢四方。钟楼的位置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1615)基本相同,建造形式有所变化,基座之上为单檐十字歇山顶。值得注意的是,钟楼内悬挂的铁钟绘有莲瓣和玄纹,其形状与现存大中楼上的铁钟几乎一模一样。
  根据临汾铁佛寺佛塔内的石碣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四月六日晚突发地震,寺庙倒塌,民舍无存,压伤男女数不胜数。大中楼也难以幸免,“圮于地震,仅存故址”①。
  根据《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癸未年(1703)十月十一日康熙出发西巡。初五日康熙视察平阳府,震后近10年的平阳城,依然檐牙倾坏,废墟满目,令康熙十分担忧。西巡的第二年即甲申年(1704),康熙任命刘棨到平阳府任知府。
  刘棨到任后,针对平阳地震灾情,他一边周济抚恤,煮粥赈饥,一边重建鼓楼、文庙等。待工作稍有起色,刘棨又聘请著名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等人编纂《平阳府志》,所做事迹被誉为佳话。
  康熙四十三年(1704)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近七年的时间里,经刘棨安排、重新建设平阳府城的布局,与大地震前基本一致,大中楼居城之中,钟楼在大中楼右前方。不同的是在大中楼的西侧、平阳府的东侧,复建了一座“小鼓楼”,重檐歇山顶建筑,承担了“谯楼”的功能。把重建的城中之楼,命名为了“大中楼”。
  刘棨在《平阳府重建大中楼记》一文中这样记载:“谋始于乙酉(1705)孟夏,讫工于丁亥(1707年)季春。盖值农务之殷及大寒署,暂为辍工。故三阅岁而乃竣也。父老喜奉卮酒,落成因请命名。遂额曰:大中。父老曰:其意云何?余曰:居中四达,斯楼之形势然已。不宁惟是,余闻尧之命舜曰:允执厥中,千古奉为道法,传云无偏无党,有云如坻如矢,荡平正直之意,皆本于一中,然则中之惟用大矣,且事举其中,则民和积余忝郡长吏,仰体圣天子建极錫福之意,以饬官箴,因之触目骇心,平好恶均政刑,与尔民习勤,崇俭驯致时雍之旧,其不盛哉。而岂仅仅培地脉,标形胜云尔哉。”
  刘棨这段话,说明了大中楼建于乙酉年(1705)农历四月,竣工于丁亥年(1707)农历三月。大中楼建成后,父老们举杯祝贺,并请刘棨命名,刘棨说叫“大中楼”。众人问为何叫“大中楼”,刘棨说昔日尧对舜说“允执厥中”,为众办事要无偏无党,这就是“中”。这“中”的作用非常之大,凡按此办事,则民和,官勤政、清廉。看见大中楼,就如同看见天子的最高殿宇,让人触目骇心,警示我们须整饬官箴,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地办事。这大中楼不仅仅是补培地脉、展示形胜这么简单的事。   刘棨对大中楼的定义,具有历史和政治眼光,他不但看到了大中楼的地脉与“巨丽甲一郡”的形胜,更看重的是“允执厥中”的千古道法。看见大中楼就如见“天子建极”,触目骇心,如履薄冰,警示为官者,“平好恶均政刑”,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地去做事。这种“大中”精神,被镌刻在大中楼之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
  据雍正八年(1730)《临汾县志·图考》,钟楼的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向建在大中楼南边的钟楼,被迁建至大中楼北偏东的位置,与关帝庙毗邻。小鼓楼位置基本没变。原钟楼所在的街道却仍被叫作钟楼巷,至今没变。自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近50年,大中楼、钟楼、小鼓楼的位置、布局无有变化。②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临汾县志·卷一·临汾县城关图》中已不见钟楼和小鼓楼。关帝庙也从大中楼的背后搬迁到北二十府口(体育街)的西侧。同时记载:“大中楼在城中街,楼钟有金明昌七年铸造字样。按金明昌七年既宋绍熙七年,其创建当在宋前。”
  为什么1933年的《临汾县志》会这么记载呢?这样的变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由于史料缺乏,没有找到可信的记载。但据民国十年(1921)《临汾县志续编·卷九》14页记载:清咸丰三年(1853)八月,粤西贼来犯临汾,初十日,尧庙火起,临汾官兵、商贾通力护城。因官方力量、火力不及对手,城被攻破。贼兵入城火烧武庙、城隍庙。因狠商民护城,大肆点燃沿街商铺,顷刻之间街市化为灰烬。
  如判断无误,这次粤西起义军攻破临汾,焚烧武庙,钟楼、小鼓楼均在这次兵燹中化为灰烬。所幸的是金代铁钟被保存了下来,并被时人搬迁至大中楼之上。时间大约是咸丰三年(1853)兵燹以后,距民国二十二年《临汾县志》编纂相距80余年,由于时间久远,以至于此县志误把铁钟作为创建大中楼的物证了。
  1948年3月,徐向前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展开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临汾城进行攻坚战。城内的阎军城防司令61军军长梁培璜惊恐万分,嫌鼓楼太高,目标太明显,不顾大中楼数百年的文物价值与老百姓的反对,强迫民夫将大中楼拆除,仅剩基座和残墙。1984年,临汾市委、市人民政府倡议重修大中楼。聘请著名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先生考察设计,在原基座之上,以明代风格重建了大中楼,工程于1987年竣工。竣工后,金代铁钟被放置在基座的西侧。
  大中楼、钟楼在历史的变迁中,命运多舛,几经兴衰。通过这些历史,可清晰地看出:金代铁钟一直是悬挂在钟楼之中的,其原本是佛钟,是怎样被用来作为钟楼之物,是另一个问题。但无疑它是清代晚期被挪移到大中楼上去的,不能作为大中楼创建年代的证物。
  大中楼的创建年代,由于历史久远,历经地震、战乱,其碑记、史书存之不多,记载不全,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目前存世的相关志书中,已知最早的是张昌等人编纂的孤本《平阳志》。该志成书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且存之不全。所幸的是该志保留有对大中楼的记载。洪武版《平阳志·卷第三·古跡》中记载:“市楼,垒石为台,题其楼南曰云天咫尺,北曰中州雄镇,东曰太行形胜,西曰河山一览。”洪武版《平阳志·卷第五·台榭》中记载:“市楼在城心。”洪武初年的大中楼,尚无“谯楼”“鼓楼”等名字,称为“市楼”,坐落于市中心,位置重要,可通衢四方。“市楼”是已知最早的大中楼的名字,十分难得。在该志中,没有提及创建“市楼”的字样。说明洪武初年,极大可能是对“市楼”进行了重修。面对这焕然一新的“市楼”,聘请国子助教张昌题写匾额①,悬挂四面。洪武初年的维修,必然是对战后遗留下来的元代建筑的维修。也就是说大中楼的创建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元代或更早,但无论其创建年代怎么早,也早不过北魏刑白马而筑城的时间。
  2 大中楼历代名称及功用
  据有关志书、碑刻等可信文献记载,大中楼历代名称不尽相同,这些都直接和间接地表明其建筑功用的不同,简述如下。
  2.1 市楼
  明代洪武初年(1368—1382)《平阳志·卷第三·古迹》中记载为“市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临汾县志·卷二·堂阁》中,依张昌所题写的匾额定名大中楼为“河山一览楼”。这说明洪武初年的“市楼”,尚无被用作谯楼(鼓楼)。它的功用一是培敦地脉,二是地标建筑,可通达四方,供人登高一览大好河山。
  2.2 谯楼
  谯楼亦称鼓楼。明代万历三十四年(1615)的《平阳府志》称大中楼为“谯楼”。这时其功用以报时、打更,“以备盗贼”为主。
  2.3 钟楼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临汾县志·卷二·堂阁》中记载:“嘉靖四年知府王溱改为‘钟楼’,取允执厥中之意。”这时的钟楼,除了培敦地脉、登高凭栏远眺外,还具有宣扬帝尧“允执厥中”的文化内涵。
  2.4 大中楼
  康熙五十四年(1695),临汾大地震,大中楼倾圮,仅存故址。丁亥季春(1707)重建竣工后,知府刘棨把“谯楼”命名为“大中楼”。这时大中楼的功用:除培敦地脉、巨丽形胜凭栏远眺外,增加了警示功能,望见大中楼如见“太和殿”,触目骇心,警示为官者,须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地去做事。大中楼成为官员的警示牌,给后人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
  3 结束语
  从众多资料可以发现,金代明昌七年所铸铁钟与大中楼的创建无关,铁钟是从钟楼搬移到大中楼之上的。受资料短缺限制,大中楼创建的具体年代无法确定。但洪武初年已有“市楼”的明确记载,可推断元代此楼已经存在。由于各种原因,从明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大中楼经历了多次重修与重建。捋清大中楼的历史沿革,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理解史实,更加珍惜和保护历史文物。
其他文献
摘 要:带钩最早见于华夏族的服饰中,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馆藏青铜带钩涵盖了战国到两汉重要时期,文章对其年代、类型、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进行梳理,对巴蜀地区出土的铜带钩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铜带钩;鉴赏  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铜质带钩,目前出土数量最多。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出土于周都洛阳。①这一时期开始,带钩使
摘 要:济南章丘大圣寺大殿所绘的“九龙灌沐”壁画,是山东境内现存为数不多以九龙灌沐为题材的壁画之一。壁画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九龙吐水为其沐浴净身的情节,除此之外,画面中还用庭院建筑、栏杆、水池等多种元素点缀。壁画的构图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经营位置”的特殊法则,线条组合灵动,粗中有细,色彩冷暖穿插,层次丰富。  关键词:大圣寺;九龙灌沐;壁画  济南市章丘区位于济南城区东部,其东邻淄
摘 要:东汉以后,独角类动物作为镇墓兽分布在从河西至华北的黄河流域全境。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和嘉峪关等地均有出土,材质以青铜器和木雕为主,也多见于魏晋画像石墓中。从原型上看,以马、牛、羊的形象为主,但也有类似狮、豹等猛兽的特征出现。这类母题多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制作工艺等方面也吸取了多元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独角兽;河西走廊;獬豸  独角类动物属于“合成兽”,早在《山海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其
摘 要:龙泉窑是我国瓷器历史中最为长寿的民窑系统,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绝美的釉色展示着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审美和实用的追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以日常用具碗、盘、壶为主,器物类型并不多,底部修坯平滑,常见以刻花进行装饰,特点是厚胎薄釉。南宋是龙泉窑鼎盛的时期,这期间烧造的瓷器通体施以青釉,器物整体莹润通透。文章从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宋代时期龙泉窑瓷器入手,结合宋代各时期龙泉青瓷的形制及特征,对其胎釉、纹饰、
摘 要: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处建筑遗址—环咏亭基址。此建筑遗址虽然位置偏僻,面积不大,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曾以四面环刻历代名人题咏和作为乾隆皇帝驻跸之所闻名于世。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揭示了环咏亭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对其基址进行科学保护,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促进泰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安岱庙;环咏亭;历史;文化  0 前言  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
摘 要:徽州三雕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木雕作为徽州三雕之一,在题材选择上多数借用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瑞兽珍禽等。在众多美好寓意的题材中,将喜乐感融入徽州木雕,用刀与木完成审美和功能性的结合,达到善与美的高度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反映了古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  关键词:徽州木雕;木雕题材;喜乐风格;馆藏木雕赏析  1 徽州木雕溯源  在历史上,徽州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独特的
摘 要:中国传统古籍所用纸张耐久性较好,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流通时间长了,由于自身和外界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最常见的损坏有书衣破损、订线脱落、书叶破损、书函破损等。针对书叶破损的修复是修复中最主要的工序,因为书叶不仅数量最大、用时最多,而且是决定一部古籍修复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修复技术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书补破工作的处理。文章结合实际修复工作,分析古籍
蚌埠是近现代因铁路修建而兴起的典型城市,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1911年津浦铁路穿境而过,蚌埠开埠.伴随着盐粮互市和商贸业的兴盛,蚌埠成为皖北商贸重镇.文章通过分析
摘 要: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发展到极盛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伴随着农业经济的辉煌,商业贸易也在各地蓬勃开展,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以血缘宗族、同乡情谊、行业信义为纽带联系而成的跨区域大商帮。汾商作为晋商的一个支系,崛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前中期。由于汾阳与晋商核心发祥区域祁太平在地理上毗邻,受“敢为天下先”的晋商精神的带动与鼓舞,汾商成为晋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汾商与祁太平商人把张家口作
摘 要:南海神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2016年结合申遗需求,按照不改变文物原貌、安全性和最少干预原则,采用多项综合性专业技术措施,成功对大殿、礼亭、仪门复廊、东西廊庑、礼亭与碑亭、浴日亭等文物建筑本体进行修缮与养护,确保了南海神庙文物建筑本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今后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南海神庙;建筑本体;修缮养护  文物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