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中观维度选取15项具体指标建立评分体系,同时利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也逐年上升,部分具体指标出现波动或者下降态势;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障碍因素主要为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农民文娱消费水平、每万人教师数、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单位施肥用药量.因此,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运用AHP法构建了包括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的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环境价值权重最高,旅游资源价值次之,开发条件权重最低.针对评价结果,从政府和旅游企业两个层面提出陕西秦岭地区开展生态养生旅游的对策,以期能促进该地区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对广西农村空心化程度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统计数据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提出了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策略:加快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合作化道路,加强农村的空间统筹和规划以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应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宏大战略,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逐步解决城乡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2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商洛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7年商洛市产业结构综合水平从0.19763上升到0.60584,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从0.12937上升到0.34920,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从0.5532上升到0.9119,现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基于此,提出确定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