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程度与H.pylori血清抗体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并同期进行H.pylori血清抗体检测的1 444例患者,按照Forrest分级将其分为高危组(324例)和低危组(1 120例),根据是否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2例)和非再出血组(1 412例)。采用蛋白质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
【机 构】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5101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程度与H.pylori血清抗体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并同期进行H.pylori血清抗体检测的1 444例患者,按照Forrest分级将其分为高危组(324例)和低危组(1 120例),根据是否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2例)和非再出血组(1 412例)。采用蛋白质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空泡毒素A(VacA)和尿素酶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H.pylori阳性率、H.pylori分型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和再出血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 44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胃溃疡出血709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735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OR=1.501,P=0.006)、溃疡最大径≥2 cm(OR=2.484,P<0.01)和H.pylori感染(OR=1.508,P=0.005)是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H.pylori总阳性率为68.49%(989/1 444),以H.pyloriⅠ型为主,其中61.34%(549/895)为CagA和VacA双阳性菌株,31.73%(284/895)为VacA单阳性菌株,CagA单阳性菌株仅占6.93%(62/895)。高危组H.pylori阳性率高于低危组[75.31%(244/324)比66.52%(745/1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9,P=0.004),且Forrest分级越严重H.pylori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0,P=0.037)。再出血组H.pylori阳性率与非再出血组比较[81.25%(26/32)比68.20%(963/1 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9,P>0.05)。根据H.pylori抗体分型,高、低危组均以H.pyloriⅠ型感染为主,高危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低危组[67.28%(218/324)比60.45%(677/1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26)。胃溃疡出血患者H.pylori阳性率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比较[68.41%(485/709)比68.57%(504/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
结论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程度相关,但与早期溃疡再出血不相关;H.pylori Ⅰ型菌株是胃溃疡出血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主要致病菌株,且均以CagA和VacA双阳性最常见。
其他文献
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较少见,同时合并急性胰腺炎与膈疝则极为罕见。本例患者经外院初步诊断为"胎盘早剥",后考虑"急性胰腺炎",经常规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反而加重,遂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转院。转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患者病情危重,危及母婴生命。在紧急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妊娠晚期膈疝并急性胰腺炎"。经多学科及时诊断与治疗,以及消化专科重症病房监护,母婴最终康复出院。后续随访近5年,母子一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10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EG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腹痛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EG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胃肠镜检查并多部位活组织检查是EG确诊的必要手段,对疑似病例即使内镜下表现正常的部位也应行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对EG的诊断率。糖皮质激素是治疗EG的基础用药,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我国Barrett食管临床病理特征和杯状细胞数与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接受胃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453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杯状细胞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伴杯状细胞的Barrett食管病理切片进行过碘酸希夫反应(PAS)染色,比较杯状细胞数、杯状细胞阳性隐窝数与B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相关指南的更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指南以多学科专家意见为基础,以近5年国内外临床证据为依托,以30条陈述为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急性胰腺炎的分类、病因和诊治要点,相关陈述对临床指导性更强,有望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
胃轻瘫是指排除了胃流出道器质性梗阻后的胃排空延迟所导致的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一系列症候群,目前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是治疗胃轻瘫的微创内镜新技术,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该技术的报道不多。现总结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G-POEM成功治疗的2例胃轻瘫患者的诊治过程,供同行参考。
消除或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是GERD临床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临床上,相当比例的GERD患者对规范剂量和疗程的抑酸剂治疗应答不良,常被认为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rGERD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可能包括精神心理因素、胃-食管运动紊乱和食管内脏高敏感等。抗抑郁药常被作为治疗rGERD症状的重要选择。然而,在如何选择适应证,采取何种剂量、疗程,以及判断其疗效如何等方面尚缺乏足以形成共识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HNEN)和消化道来源转移性HNEN的临床病理特征,筛选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肝脏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原发性和转移性HNEN的临床特征差异、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HNEN患者资料,包括39例原发性HNEN、129例消化道来源的转移性HNEN和14例原发灶不明的HNEN。采用卡方检验、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浆甲基化Septin9(mSEPT9)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3至10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就诊的380例患者,将其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应用荧光探针PCR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浆中mSEPT9表达阳性率,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与癌胚抗原和(或)CA19-9阳性率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有效样本
为了解IBD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水平,以及IgG4在IBD和消化系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302例IBD患者、14例IgG4-RD患者和5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的血清IgG4水平。结果发现,IBD患者血清IgG4水平低于IgG4-R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34/302)IBD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1
髓系肉瘤是由未成熟髓细胞组成的、发生在髓外的一种实体瘤,临床少见胰腺受累。现报道1例发生于胰腺和眼眶部的孤立性髓系肉瘤的诊治过程,并对国内外1980年1月至2018年3月发表的10例此类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