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王禹傅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著有《小畜集》。
诗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优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参考译文
大自然不说话,却能使万物顺利生长,每年的农事都有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掌管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天神们调理气候,使得风调雨顺。皇帝不说话,而能使百姓和睦,万方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三公商讨治国大政,六卿各司其职,发扬光大了皇帝的教化。由此可知,皇帝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辛勤劳苦,这是效法自然之道啊。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从尧舜时代的皋陶、夔到唐代的房玄龄、魏征,是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这不仅是他们有德行,而且也由于他们都勤勉地致力于国事。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一般卿大夫尚且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开国之初即沿袭唐代的制度,在丹凤门右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臣下的勤于政务。当宫殿的门楼上出现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起行,待漏院中仪仗火炬明亮闪耀。宰相到达,车驾铃声叮当。这时官门还没打开,玉漏还在滴着(朝会的时间还没到),于是撤下车盖,走下车来,在待漏院中暂时休息。在待漏院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应该会有所思考吧!
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乐,思考着怎样让他们安定下来;四方夷狄尚未归顺,思考着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没有平息,要用什么办法来消除;田野很多荒芜了,要用什么措施去开垦。贤德之人还在乡野为民,我将引荐他们;奸佞之人却在朝廷为官,我将贬斥他们。气候(阴阳风雨晦明)反常,灾害频繁到来,我情愿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它;各种刑罚未能废弃,欺诈行为一天天发生,我将请求皇帝修明德行来矫正它。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官。官门开启后,皇帝从近旁百官那里听察四方民情。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国家风气因此而清明,百姓因此而富足。如果是这样,那么宰相统领百官,食俸万钱,就不算是侥幸得来的,而是应当的。
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复,考虑怎样把仇敌驱逐出去;还有旧恩没报答,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美女钱财,一心想着用什么办法得到;车马珍玩,一心想着用什么手段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罢黜他们。春夏秋农忙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面有忧色,我便考虑怎样编造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玩弄法令,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满脑子私心杂念,心绪纷乱,打着瞌睡坐等入宫。宫门开了,皇帝殷切地四下顾盼,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了。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危险。如果是这样,那么把宰相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他的不幸,而是应当的。
由此可知,一国的政治,万人的性命,都掌握在宰相手里,能够不慎重地对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评,也没有赞誉,跟着众人一同进退,窃居高位,贪求厚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自身,这也是没有什么可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来规劝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赏评
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关心朝政,心忧天下的优良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理想的人生模式。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渴盼河清海晏,政治清明,国富民安。本文作者王禹偁就是这样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对朝政敢于直言谏诤,虽屡受贬谪,但仍守正不阿,从《待漏院记》即可约略窥见其为人的特点和为文的风格。本文作于宋太宗淳化初年作者兼任大理寺官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切、忧虑和他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位正直、热心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待漏院记》是王禹偁的传世名文之一,也是一篇优秀的政治美文。作为一篇美文,文章结构严谨,对比鲜明,中心显豁,集中论述了宰相的职责和作用,歌颂了公忠体国的宰相。其中关于贤相和奸相的对比,褒贬分明,感情色彩强烈,结构上整齐对称。本文语言骈散结合,散文的整体格局中,又穿插着大量的骈旬。开篇两个设问旬,整饬对偶,又自然从天道类比引申到人治。第二段描述宰相早朝前到达待漏院的场面,全用骈句,灵活押韵,朗朗上口,富有骈文的特点;文辞优美,描写生动,恢弘盛大,给人以庄严整肃之感。骈句还大量运用在贤相和奸相的内心世界的对比刻画上,即以“之”字收尾的一系列句式,它们既整齐匀称,又有纡徐之致。文章以四字短句为基本句式,又辅以散句和长句,不拘一格,节奏明快,清新淡雅,以努力表达内心思想情感为原则,既没有骈文的呆板,又没有宋初古文的生涩,显得既有古文的自然流畅又有骈文的内在节奏美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文学主张。 当然,作为一篇政治美文,更值得关注的还是文章的思想内涵,即文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政治理想。
首先,文章反映了儒家“垂拱而治”的治国思想。文章起笔写道:“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一开篇在探究天道的运行规律,乍一看很突兀,其实这话大有渊源,大有深意。《论语》中孔子就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儒家看来,天地化育万物,有至德而不言,“天道”是道德的宇宙,它为人类世界确立价值标准,提供模仿榜样。天官们负责司掌气象风雨,从而使得“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而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道,最高统治者作为“天之子”只要具备圣人之德,就可以做到“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即所谓“垂拱而天下洽”(《尚书·武成》),也就是无为而治。“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儒家所膜拜的圣贤——黄帝、尧、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为舜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而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首要前提是圣人必须是道德领袖,是价值标准,足以垂范万民,教化天下。所以儒家强调德政,以德服人,像众星拱北一样,实现无为而治。所以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天道有“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同理,圣人治国之道要有“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也就是说,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状态的第二个前提是三公、六卿各司其职,用这种道德指示与教育百姓,正如《礼记》所言:“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主奚为其劳也!”
可见,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无为而治的要义在于贤君要选拔、任用贤才,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勤于皇事,这样君王不必事必躬亲,就可以轻松治理好天下。王禹偁开篇把儒家这个内涵丰富的治国理论概括为:“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要言不烦,言简意赅,难怪颇受后人推崇。也由此可见王禹偁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段话是全文立论的理论基础,作者借以导出宰相勤于政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既然“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宰相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不是天经地义、天职所在吗?这样,文章立论就有了一个很高的理论起点和坚实的理论依据,如高屋建瓴,下文的论述就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再者,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期待。基于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国政治历来是人治重于法洽,官员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文分析可知,作者心中理想的政治模式是:君王独断而无为于上,百官分职而勤劬于下,贤能的宰相在其间起枢纽作用。《待漏院记》实际上就是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宰相论”。王禹俑写这篇文章有一个重要的现实背景,那就是宋代因袭唐代的政治结构,宰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宋代,文人当政,宰相权力尤重,总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人事、司法等方方面面的事务,能够直接左右皇帝的意志,从而对整个国家造成影响,正如文中所言:“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王禹偁正是有感于宰相在朝政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了这篇很有针对性、很有时代特色的文童,着力阐述了宰相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作者在第三段刻画了他心目中理想的贤相形象,他把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的希望寄托在贤相身上。他们夙兴夜寐,忧心忡忡,一心想着安兆民、抚四夷、息兵革、辟荒田、进贤人、斥佞臣、禳灾眚、措五刑。他们向皇帝提出正确的建议、措施,英明的皇帝采纳、实施后,“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因而他们也理所应当得到应有的奖励和待遇,“总百官、食万钱”。作者对他们充满着赞颂和期待。然而现实政治中,有忠必有奸,有贤也有愚。作者根据在待漏院等待上朝时内心所思所想的不同,把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和庸相三类。“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一个“思”字,揭示了各自的内心世界,更剖析了各自的灵魂。贤相不贪不腐,忧国忧民,一心为公,殚精竭虑;奸相则“私心慆慆”,挖空心思,一心想着公报私仇,扶持同党,排斥异己,打击忠良;一心想着金钱美女,车马珍玩,贪腐荒淫;一心想着巧言令色、取媚主上,不惜隐瞒灾情、包庇属下,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天下安危。这样的人一旦当政,“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这不是什么一念之差的问题,而是各自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的有高低优劣的缘故。在与贤相的鲜明对比之中,作者褒贬之意不言自明。作者强烈地鞭挞了这些祸国殃民的奸相,指出他们即使是受到“下死狱,投远方”的惩罚也是罪有应得。至于庸相呢,他们尸位素餐、碌碌无为,贪禄恋栈,明哲保身,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也毫无可取之处。
作者勾画出贤相、奸相和庸相的形象,忠奸分明,贤愚立判,褒贬鲜明,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劝诫、呼唤位高权重、执掌朝政的宰相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尽心尽力辅佐皇帝缔造大宋的清平统治,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体现了作者开明的政治主张和实现清明吏治的政治理想。位卑未敢忘优国,文童结尾说“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其心昭昭,日月可鉴。清代余诚评价说:“篇末自署其官以及姓名,亦见敬谨之意,而用规一语,尤觉一片婆心,千载如揭。宜昔人称为垂世立教之文。”
往事越千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王禹偁乃至整个儒家的政治理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政治理想实质上就是“明君贤相”的政治,基本上是个别人的政治,过于倚重个人的德与才,即上文所谈到的人治重于法治;也就是在保证君主圣明的前提下,再把勤政、廉政、政治清明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官员的道德自律,寄托在官员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之上,而缺乏制度的保障和体制的监督、约束。这样说当然未免太苛求于古人了,但鉴往可以知来。联系当下正在大力进行的反腐倡廉、整顿干部作风的工作,可见党和政府强调抓紧建立和形成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和让“庸官混不下去”的有效机制是多么切中肯綮了。
王禹偁(954-1001),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王禹傅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著有《小畜集》。
诗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优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参考译文
大自然不说话,却能使万物顺利生长,每年的农事都有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掌管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天神们调理气候,使得风调雨顺。皇帝不说话,而能使百姓和睦,万方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三公商讨治国大政,六卿各司其职,发扬光大了皇帝的教化。由此可知,皇帝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辛勤劳苦,这是效法自然之道啊。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从尧舜时代的皋陶、夔到唐代的房玄龄、魏征,是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这不仅是他们有德行,而且也由于他们都勤勉地致力于国事。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一般卿大夫尚且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开国之初即沿袭唐代的制度,在丹凤门右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臣下的勤于政务。当宫殿的门楼上出现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起行,待漏院中仪仗火炬明亮闪耀。宰相到达,车驾铃声叮当。这时官门还没打开,玉漏还在滴着(朝会的时间还没到),于是撤下车盖,走下车来,在待漏院中暂时休息。在待漏院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应该会有所思考吧!
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乐,思考着怎样让他们安定下来;四方夷狄尚未归顺,思考着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没有平息,要用什么办法来消除;田野很多荒芜了,要用什么措施去开垦。贤德之人还在乡野为民,我将引荐他们;奸佞之人却在朝廷为官,我将贬斥他们。气候(阴阳风雨晦明)反常,灾害频繁到来,我情愿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它;各种刑罚未能废弃,欺诈行为一天天发生,我将请求皇帝修明德行来矫正它。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官。官门开启后,皇帝从近旁百官那里听察四方民情。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国家风气因此而清明,百姓因此而富足。如果是这样,那么宰相统领百官,食俸万钱,就不算是侥幸得来的,而是应当的。
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复,考虑怎样把仇敌驱逐出去;还有旧恩没报答,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美女钱财,一心想着用什么办法得到;车马珍玩,一心想着用什么手段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罢黜他们。春夏秋农忙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面有忧色,我便考虑怎样编造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玩弄法令,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满脑子私心杂念,心绪纷乱,打着瞌睡坐等入宫。宫门开了,皇帝殷切地四下顾盼,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了。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危险。如果是这样,那么把宰相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他的不幸,而是应当的。
由此可知,一国的政治,万人的性命,都掌握在宰相手里,能够不慎重地对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评,也没有赞誉,跟着众人一同进退,窃居高位,贪求厚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自身,这也是没有什么可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来规劝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赏评
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关心朝政,心忧天下的优良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理想的人生模式。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渴盼河清海晏,政治清明,国富民安。本文作者王禹偁就是这样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对朝政敢于直言谏诤,虽屡受贬谪,但仍守正不阿,从《待漏院记》即可约略窥见其为人的特点和为文的风格。本文作于宋太宗淳化初年作者兼任大理寺官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切、忧虑和他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位正直、热心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待漏院记》是王禹偁的传世名文之一,也是一篇优秀的政治美文。作为一篇美文,文章结构严谨,对比鲜明,中心显豁,集中论述了宰相的职责和作用,歌颂了公忠体国的宰相。其中关于贤相和奸相的对比,褒贬分明,感情色彩强烈,结构上整齐对称。本文语言骈散结合,散文的整体格局中,又穿插着大量的骈旬。开篇两个设问旬,整饬对偶,又自然从天道类比引申到人治。第二段描述宰相早朝前到达待漏院的场面,全用骈句,灵活押韵,朗朗上口,富有骈文的特点;文辞优美,描写生动,恢弘盛大,给人以庄严整肃之感。骈句还大量运用在贤相和奸相的内心世界的对比刻画上,即以“之”字收尾的一系列句式,它们既整齐匀称,又有纡徐之致。文章以四字短句为基本句式,又辅以散句和长句,不拘一格,节奏明快,清新淡雅,以努力表达内心思想情感为原则,既没有骈文的呆板,又没有宋初古文的生涩,显得既有古文的自然流畅又有骈文的内在节奏美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文学主张。 当然,作为一篇政治美文,更值得关注的还是文章的思想内涵,即文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政治理想。
首先,文章反映了儒家“垂拱而治”的治国思想。文章起笔写道:“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一开篇在探究天道的运行规律,乍一看很突兀,其实这话大有渊源,大有深意。《论语》中孔子就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儒家看来,天地化育万物,有至德而不言,“天道”是道德的宇宙,它为人类世界确立价值标准,提供模仿榜样。天官们负责司掌气象风雨,从而使得“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而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道,最高统治者作为“天之子”只要具备圣人之德,就可以做到“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即所谓“垂拱而天下洽”(《尚书·武成》),也就是无为而治。“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儒家所膜拜的圣贤——黄帝、尧、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为舜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而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首要前提是圣人必须是道德领袖,是价值标准,足以垂范万民,教化天下。所以儒家强调德政,以德服人,像众星拱北一样,实现无为而治。所以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天道有“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同理,圣人治国之道要有“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也就是说,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状态的第二个前提是三公、六卿各司其职,用这种道德指示与教育百姓,正如《礼记》所言:“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主奚为其劳也!”
可见,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无为而治的要义在于贤君要选拔、任用贤才,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勤于皇事,这样君王不必事必躬亲,就可以轻松治理好天下。王禹偁开篇把儒家这个内涵丰富的治国理论概括为:“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要言不烦,言简意赅,难怪颇受后人推崇。也由此可见王禹偁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段话是全文立论的理论基础,作者借以导出宰相勤于政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既然“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宰相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不是天经地义、天职所在吗?这样,文章立论就有了一个很高的理论起点和坚实的理论依据,如高屋建瓴,下文的论述就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再者,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期待。基于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国政治历来是人治重于法洽,官员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文分析可知,作者心中理想的政治模式是:君王独断而无为于上,百官分职而勤劬于下,贤能的宰相在其间起枢纽作用。《待漏院记》实际上就是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宰相论”。王禹俑写这篇文章有一个重要的现实背景,那就是宋代因袭唐代的政治结构,宰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宋代,文人当政,宰相权力尤重,总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人事、司法等方方面面的事务,能够直接左右皇帝的意志,从而对整个国家造成影响,正如文中所言:“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王禹偁正是有感于宰相在朝政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了这篇很有针对性、很有时代特色的文童,着力阐述了宰相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作者在第三段刻画了他心目中理想的贤相形象,他把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的希望寄托在贤相身上。他们夙兴夜寐,忧心忡忡,一心想着安兆民、抚四夷、息兵革、辟荒田、进贤人、斥佞臣、禳灾眚、措五刑。他们向皇帝提出正确的建议、措施,英明的皇帝采纳、实施后,“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因而他们也理所应当得到应有的奖励和待遇,“总百官、食万钱”。作者对他们充满着赞颂和期待。然而现实政治中,有忠必有奸,有贤也有愚。作者根据在待漏院等待上朝时内心所思所想的不同,把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和庸相三类。“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一个“思”字,揭示了各自的内心世界,更剖析了各自的灵魂。贤相不贪不腐,忧国忧民,一心为公,殚精竭虑;奸相则“私心慆慆”,挖空心思,一心想着公报私仇,扶持同党,排斥异己,打击忠良;一心想着金钱美女,车马珍玩,贪腐荒淫;一心想着巧言令色、取媚主上,不惜隐瞒灾情、包庇属下,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天下安危。这样的人一旦当政,“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这不是什么一念之差的问题,而是各自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的有高低优劣的缘故。在与贤相的鲜明对比之中,作者褒贬之意不言自明。作者强烈地鞭挞了这些祸国殃民的奸相,指出他们即使是受到“下死狱,投远方”的惩罚也是罪有应得。至于庸相呢,他们尸位素餐、碌碌无为,贪禄恋栈,明哲保身,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也毫无可取之处。
作者勾画出贤相、奸相和庸相的形象,忠奸分明,贤愚立判,褒贬鲜明,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劝诫、呼唤位高权重、执掌朝政的宰相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尽心尽力辅佐皇帝缔造大宋的清平统治,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体现了作者开明的政治主张和实现清明吏治的政治理想。位卑未敢忘优国,文童结尾说“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其心昭昭,日月可鉴。清代余诚评价说:“篇末自署其官以及姓名,亦见敬谨之意,而用规一语,尤觉一片婆心,千载如揭。宜昔人称为垂世立教之文。”
往事越千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王禹偁乃至整个儒家的政治理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政治理想实质上就是“明君贤相”的政治,基本上是个别人的政治,过于倚重个人的德与才,即上文所谈到的人治重于法治;也就是在保证君主圣明的前提下,再把勤政、廉政、政治清明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官员的道德自律,寄托在官员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之上,而缺乏制度的保障和体制的监督、约束。这样说当然未免太苛求于古人了,但鉴往可以知来。联系当下正在大力进行的反腐倡廉、整顿干部作风的工作,可见党和政府强调抓紧建立和形成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和让“庸官混不下去”的有效机制是多么切中肯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