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与人性化的和谐乐章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细化与人性化,就像古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一样,代表着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刚柔两极。如何达成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对立统一、协同互补,实现“细而不僵,活而不乱”的管理效果,是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难题。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二管理区着眼于应对海上采油的特殊环境和特殊要求,以海上原油安全稳定增产为目标,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中精细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和谐之道,奏出了管理创新的华美乐章。
  海二管理区现有干部职工200多人,主要负责胜利油田下属海洋采油厂1座中心平台、28座井组卫星平台、6座单井卫星平台、134口油井、47口水井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同时承担海上35座采油平台的电力供应、油田注水、油气处理外输等任务。其中,埕岛中心二号平台是目前我国浅海领域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海上采油平台,也是胜利油田埕岛油田海上原油生产的枢纽。
  海二管理区自1996年1月成立以来,干部职工在没有现成开发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逐步摸索并总结形成了适合海上采油特点和特殊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安全、高效、环保的海上原油生产目标,为胜利油田持续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先后获得胜利油田名牌基层队、山东省杰出青年文明号、中石化四星级站所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保障生产系统的有序运行
  海上采油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海二管理区秉承石油行业“三老四严”的作风,以“精细过程管理、培养长寿井和稳定井组”为基本目标,细化管理流程,细化工作职责,细化监督机制,实现了海上采油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控制了生产成本,保障了安全生产。
  细化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精细化的管理首先源自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管理规范和清晰的管理流程。海二管理区坚持“标准、责任、和谐”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生产、管理、安全、环保、生活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了适合海上采油特点的制度和规范,形成了严格的制度体系和良好的运行机制。通过编制《平台标准化手册》、《平台岗位人员作业手册》、《平台员工行为规范》、《平台生产管理考核细则》等,对海上平台现场管理、操作规程乃至日常行为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实现了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针对安全环保问题,先后建立完善了《事故隐患管理规定》、《海上动火管理》、《违章及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特别管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全面实施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
  细化管理流程,创造平台区系化模式。海上采油是一个由采油、输油、注水、变配电、生活保障等设施、技术、人员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必须协调运行、步调一致才能实现平台的安全稳定生产。在多年的实践中,海二管理区创立了独特的区系管理模式,将平台整体功能按系统分布、主要辐射范围和功能关系,划分为输油、机电、注水、技术、保障五个管理子系统,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构成一个上至平台经理,下至岗位职工的分工合理、层层负责、级级监控、运转协调的组织网络,优化了人员配置,明晰了管理流程,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细化油井管理,不断提高油气产量。海二管理区坚持精细采油生产管理,着力培育长寿井和稳升井组,有效控制躺井发生。深入推行一井一策和油井健康管理法(把油井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分类,分别建档管理),强化日常检查分析,及时掌握每一口井的变化情况;建立躺井预警机制,对油井波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做到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理;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难题,鼓励职工技术革新,保障油水井的高效运行;加强注水井的检修治理和维护工作,优化注采关系,提高注水质量;坚持一日早晚两运行机制,加强施工各环节的协调,及时完成新井产能建设;细化安全环保管理,推行HSE管理体系,建立起海上采油安全环保的长效机制。
  细化设备管理,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埕岛中心二号平台上的设备多而大、型号杂、集中度高、危险性大,再加上海上潮湿、腐蚀性强、季节性温差大等自然因素,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对此,平台职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呵护设备,细化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一是推行“五四”管理法,突出监控、维护、修理、改进、更换等五个重点环节,强化监控、维护、维修、改进等四个过程;二是推行“6S”设备现场管理法,即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6个步骤;三是推行设备健康管理法,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四是推行“关键要害装置管理承包制”,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这些细致而具体的措施,使得平台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细化经营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海上采油从生产到生活、从设备管护到交通通讯、从油水井运行到安全环保,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大的资金、资源、人力的投入。海二管理区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在经营上精打细算,规范运作。一方面,以生产预算为起点,将成本控制层层分解,精查细抠,奖减罚超,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另一方面,根据年度成本费用总额,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各项目组实行成本倒逼,有效监控,确保了年度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构建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海二管理区始终秉持胜利油田共创共建共享的管理理念,努力把海上油气生产与职工利益、职工发展结合起来,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素质技能焕然一新,塑造出一支团结友爱、敬业创新、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使海上采油管理显示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关注职工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生活质量。海二管理区把职工饮食和健康作为平台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生活卫生管理,千方百计改善职工饮食质量,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引导职工树立健康科学的营养观;建立健身活动室,配备跑步机、健身器等设施,组织开展适合平台特点的体育、娱乐活动;选择部分职工进行医药知识培训,在卫星平台配备急救药品,解决突发性疾病的应急处置问题。另外,管理区还加强对职工休班期间的业务生活指导,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习活动,培养职工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确保职工心理健康。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平台工作每半月一倒班和采油职工每天出海作业的工作方式,对职工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海二管理区始终把维护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实施心理调节,打造学习型平台和亲情化管理等措施,逐步满足员工的安全、健康、情感等需求,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平台职工心理健康管理体系,使职工队伍安心、顺心、凝心。管理区组织编写了《平台心理健康手册》,邀请心理专家作心理健康指导,设立平台心理咨询员,并根据职工心理变化合理调整工作安排;在中心平台建立“一家两室”(即青年之家、资料室和微机图书室),为员工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营造平台温馨平等的人际氛围,使平台职工保持健康稳定、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培养员工文艺体育技能,先后组建了小乐队、英语学习小组等,丰富了平台职工的文化生活。
  发挥干部模范作用,构建平等民主的干群关系。海二管理区党政干部秉持“正人先正己”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要领导坚持轮流在平台带班工作,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干部们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内部局域网开通书记热线、经理信箱,随时接受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管理中,从平台经理到各班组长,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参与式管理,实施物资采购、奖金分配、干部选拔、党风廉洁等重要事项的公开化,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形成了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的良好局面。
  建立“区域互助组织”,解除平台职工后顾之忧。为解决平台职工海上工作期间无法照顾家庭等问题,海二管理区根据平台职工家庭的区域分布,创造性地成立了“区域互助组织”,定期发布区域互助联系卡,由在家休班的职工对互助区域内的职工家庭随时提供帮助,以解除平台职工的后顾之忧,融洽了职工之間兄弟般的亲密关系。海二管理区还创造各种途径加强与职工家属的沟通,如干部不定期到职工家庭走访,建立平台与职工家庭的定期联谊机制,组织职工家属到平台实地参观等,打消职工家属对平台工作安全问题的顾虑。为职工建立“亲情档案”,坚持做到“职工新婚必祝、喜得贵子必贺、乔迁新居必庆、重大事项必到”,以真情实意温暖每一位职工,把人性化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及其家庭成员身上。
  
  三、培育平台文化,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企业发展,文化先行。海上采油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仅仅依靠严格的制度、精细的管理和良好的物质待遇是不能打造出一支像铁人那样的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海上采油队伍的,必须通过文化管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塑造职工的拼搏精神和奉献意识。海二管理区继承我国石油工业优良的文化传统,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内涵的平台文化,把文化管理融入到生产、安全、职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构筑起海上采油安全与和谐管理的强大“文化力”。
  具体说来,海二管理区以“胜利文化”和海洋采油厂“海油文化”为指导,总结埕岛中心二号平台建立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精心打造出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平台文化”。在“平台文化”中,有“打造最具活力的浅海石油平台”的共同愿景,有“奏响海洋开发的青春乐章”的平台精神,有“标准、责任、和谐”的管理理念,有“让安全成为习惯”的安全理念等。各基层班组结合所承担的业务特点,也提炼出了各具特色的班组精神。如注水系的“融入智慧、注入汗水”,机电系的“技术先锋、动力保障”,技术系的“技术中坚、科学发展”,采油队生产一系的“付出辛勤和汗水,培育更多长寿井”,采油队生产二系的“投入十分的信心,管出百分的油井”等。各基层组织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建立了文化长廊,创办了《润无声》报,创作了团队之歌《海上采油男子汉》,编写了平台职工风采录和荣誉画册等,使平台文化日益深入职工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其他文献
开滦集团公司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百年老矿转型发展的实践中,遵循精神传承规律,探索精神传承途径,为企业转型发展、基业长青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建设一个基地  一种精神的弘扬需要物化载体的依托。开滦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企业,曾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他们特别能战斗”,在其跨越三个世纪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煤矿工人顽强抗争、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开滦高标准谋划建
期刊
借鉴佛教精神为管理增添智慧,既要积极利用其真理的内核,也要注意避免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有道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抑恶扬善,自度度人。实际上,佛教理论与管理学在许多方面有共通和相融之处。  佛教以人为本、众生平等的理念与管理有交集佛教从解决人生痛苦问题出发,通过对人性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完全归结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和内心净化,从而确立了人及其主观精神的中心地位。同时,它主张众生平等,在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 如果一个刚培养成熟的员工跳槽,老板都会说一句“又养了一只白眼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要记住:是市场,而不是你公司,最终决定员工的流动。市场的吸引力有时候无法消除,员工不可能被隔离。人才管理要从看护一个积水的水库发展到管理一条流动的河流。在这个河流中,文化是河流管理的有力武器。    @ 慕云五V:持白眼狼论者,应知也有别的公司为你的公司培养“白眼狼”,要不然,你招聘的时候为何会
期刊
专家授课:  孟宪忠文化力与企业本质竞争力  何 洋商道人生坐标之文化力与科学发展   李天田勇于跨越发展中的门槛   孙 兵价值观管理实操方法     典型推介:  张文吉吉 文化融合促进企业重组   赵幼华 人文关怀的实施与创新   张小军 用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刘鹏凯 心力管理之探索     本刊讯(记者晓利) 8月10日至14日,第十届全国企业文化深化与推进研修班在西宁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 领导整天说对员工的处理是对事不对人,但是员工总是觉得领导是对人不对事。有的企业干脆就说“企业里的事情都是人做的,事情出了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是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是中国人虚伪的托词”。你怎么看?    @ 81米V:中国的社会文化搞的,你真的对事不对人,对方也可能会觉得是对人不对事,你说怎么办?  @ 汤汤-V:如果有明确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来处理,不分近的
期刊
近年来,世界玩具市场标准渐趋严格。被视为史上最严的玩具安全技术法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于7月20日正式实施,美国玩具安全新规铅含量降为100ppm(0.01%)并从8月14日起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还面临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设计水平不高等问题。  专家认为,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首先要继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其次要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
期刊
本刊讯在7月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和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员工心理援助与和谐文化培育”研讨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王瑞祥指出,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企业,就必须始终紧紧把握“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核心问题。  他说,当前应突出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要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
期刊
企业展室是企业文化和生产力紧密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企业实力和品牌的提升。    企业展室是企业生产建设和文化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展室对内是激励、教育职工,凝聚人心、培养文化认同的基地;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窗口。在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企业展室已成为各企业研究、展示自身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的主要阵地,更成为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见证和组成部分。我国对企业展室的认识尚处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记住,品牌不仅仅是你首先想起了“谁”,更在于你首先排除了谁。比如你想买一台电脑,你首先想起的“谁”一般在5个品牌之内,但你首先排出了“谁”和最后剩下了“谁”才是品牌的最终使命。      @ 李兢-投行V:这个比喻太恰当了,买电脑买什么牌子的不确定,但不买什么牌子的我很确定!  @ 李兢-投行V:产品一定要有特点,这个是品牌之道啊!好的品牌一定在某些领域有特点,例如设计好、性价比
期刊
7月23日的动车追尾事故,导致40人丧生、200多人受伤。有关部门对待事故的态度,导致国人愤怒、心火难平。通过这起事故,人们看到了“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安全观念的冲突。笔者认为,有关行业的安全文化离真正的“以人为本”尚有距离,应该切实把“人本”作为安全的核心,处理好安全与责任、安全与预控、安全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最核心:安全与人本  “7·23”事故的处理,涌现出很多荒诞怪异的论调,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