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的原则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5 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环丙沙星注射液为1 9.6%,莫西沙星注射液为16.1%,口服氧氟沙星片为12.5%以及口服莫西沙星片为5.4%。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累及的系统包括:消化系统为37.5%,神经系统为2 3.2%,皮肤系统为19.6%,呼吸系统为10.7%,泌尿系统为5.4%以及心血管系统为3.6%。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时,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析,熟练地掌握其适应证,做到合理用药,才能有效地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原则;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 2018) 05-041-02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种合成抗菌药物,由于此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组织分布广泛等优点[1],并且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多种形态应用在临床上,如注射液、口服剂以及滴眼液等多种剂型,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臨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使得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尽管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剂量下应用时,出现有害并且与用药目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反应即。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途径,能够显著地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本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的原则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 3年4月-2015年6月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6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 3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1.37±10.24)岁。其中患者的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24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8例,妇科感染8例,急性消化道感染6例。在合并其他疾病中,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26例,合并冠心病18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心脏病1例,合并肿瘤6例。56例患者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可以分为:轻、中度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3例,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
1. 2 一般方法
对我院因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而累及的器官和系统进行归纳。
1 .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x±1)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不良反应药物分类
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环丙沙星注射液为19 .6%,莫西沙星注射液为16 .1%,口服氧氟沙星片为12 .5%以及口服莫西沙星片为5.4%。如图1所示:
2 .2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
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累及的系统包括:消化系统为37.5%,神经系统为23.2%,皮肤系统为19 .6%,呼吸系统为10.7%,泌尿系统为5.4%以及心血管系统为3.6%。如表2所示。
3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给药方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上。氟喹诺酮类药物组织分布广,在一定程度上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具有抑制作用[4],除此之外,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细菌感染性的疾病。但随着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加上药物不合理和滥用现象的存在,使得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越来越多。
在临床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地避免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并对此类药物的使用疗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用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并停用适应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患者的肾脏进行排泄,因此对于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在给药时需要重点考虑是否给患者使用以及使用的具体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对于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来说,也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相关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此类药物对关节软骨具有毒性,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不适合孕妇、哺乳期以及未成年儿童。
本文在不良反应药物分类(表2)中可得出,本院5 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液以及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与此类药物在本院的使用率和应用范围较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上要需要注意避免此类药物的使用。在56例不良反应患者所累及的系统及部位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消化系统(37.5%)、皮肤组织(19.6%)和神经系统(23.2%)多见。在临床上,这类患者系统出现并发症的症状较轻,在停止使用药物后及时处理能得以消除病症,后遗症发生率极少。尽管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恢复慢。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重点观察,及早发现其早期表现,并进行干预处理。除此之外,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中,静脉途径占大多数,主要原因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静脉不会通过患者肝脏生物转化,因此对于此类药物要尽可能地选用口服。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时,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析,熟练地掌握其适应证,做到合理用药。在给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该立刻停止停药,并对症处理。医护人员要熟练地掌握此类药物的用药原则,以此才能显著地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卢军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报告[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7):388-389
[2]刘文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和相关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22(10):1791-1792
[3]林厚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医药前沿,2014.23(15):190-190,191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原则;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 2018) 05-041-02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种合成抗菌药物,由于此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组织分布广泛等优点[1],并且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多种形态应用在临床上,如注射液、口服剂以及滴眼液等多种剂型,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臨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使得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尽管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剂量下应用时,出现有害并且与用药目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反应即。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途径,能够显著地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本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的原则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 3年4月-2015年6月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6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 3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1.37±10.24)岁。其中患者的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24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8例,妇科感染8例,急性消化道感染6例。在合并其他疾病中,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26例,合并冠心病18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心脏病1例,合并肿瘤6例。56例患者根据不良反应程度可以分为:轻、中度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3例,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
1. 2 一般方法
对我院因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而累及的器官和系统进行归纳。
1 .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x±1)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不良反应药物分类
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环丙沙星注射液为19 .6%,莫西沙星注射液为16 .1%,口服氧氟沙星片为12 .5%以及口服莫西沙星片为5.4%。如图1所示:
2 .2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
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累及的系统包括:消化系统为37.5%,神经系统为23.2%,皮肤系统为19 .6%,呼吸系统为10.7%,泌尿系统为5.4%以及心血管系统为3.6%。如表2所示。
3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给药方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上。氟喹诺酮类药物组织分布广,在一定程度上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具有抑制作用[4],除此之外,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细菌感染性的疾病。但随着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加上药物不合理和滥用现象的存在,使得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越来越多。
在临床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地避免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并对此类药物的使用疗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用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并停用适应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患者的肾脏进行排泄,因此对于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在给药时需要重点考虑是否给患者使用以及使用的具体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对于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来说,也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相关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此类药物对关节软骨具有毒性,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不适合孕妇、哺乳期以及未成年儿童。
本文在不良反应药物分类(表2)中可得出,本院5 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液以及莫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与此类药物在本院的使用率和应用范围较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上要需要注意避免此类药物的使用。在56例不良反应患者所累及的系统及部位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消化系统(37.5%)、皮肤组织(19.6%)和神经系统(23.2%)多见。在临床上,这类患者系统出现并发症的症状较轻,在停止使用药物后及时处理能得以消除病症,后遗症发生率极少。尽管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恢复慢。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重点观察,及早发现其早期表现,并进行干预处理。除此之外,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中,静脉途径占大多数,主要原因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静脉不会通过患者肝脏生物转化,因此对于此类药物要尽可能地选用口服。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时,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析,熟练地掌握其适应证,做到合理用药。在给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该立刻停止停药,并对症处理。医护人员要熟练地掌握此类药物的用药原则,以此才能显著地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卢军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报告[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7):388-389
[2]刘文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和相关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22(10):1791-1792
[3]林厚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医药前沿,2014.23(15):19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