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的“铁道”:近代中日铁路认知的互动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0425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道”等译词的历史起源与传播轨迹反映了近代中国与 日本铁路认知互动情形的复杂性.中国的铁路认知起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早于日本,且以“铁路”等译词影响后者.“铁道”在中国源自1866年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和威妥玛的《新议略论》,但于洋务运动时期使用频率很低.“铁道”在日本源自1860年玉虫左太夫的《航米日录》,随着明治维新时期铁路事业的飞跃而成为通用词.明明“铁道”在两国各有源头,后来却往往被误以为是日式译词.借助计量分析可知,“铁道”在甲午战争后逐渐流行于中国,形成与“铁路”两者并用的局面并延续至今.这段交错的、流动的概念史,折射出近代中日接触西方科技文明的背景相近,中国虽得认知先机却发展后劲不足,后不得不在铁路等科技领域技不如日本时进行转型追赶.进而言之,厘清思想概念的源流固然重要,而不同的源流也会汇入同一条历史长河之中.
其他文献
新兴技术实践伦理是一种以新兴技术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实践伦理方法,具有实践性、建构性、预期性的特点.新兴技术实践伦理从不同实践场域内的实践逻辑、行动者追求目的的差异和冲突之中识别定位伦理问题,打开新兴技术实践的过程黑箱,使技术实践与伦理实践相融,对现有以技术为对象的实践伦理方法起到驱动作用.建构一种中国特色的新兴技术创新文化,有助于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文化价值融合,助力新兴技术创新驱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学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尝试厘清模式的特征、关联与共性,有助于理解其丰富内涵,澄清国内学界的部分误解.缺失模式、外行专家模式、公众参与(participant)模式、民主模式以及“河流”类比、“阐述连续体”“混合型论坛”等均不同程度地聚焦知识,涉及线性特征的构建、知识黑箱的开启、各类知识的相容.科学传播在情境上具有复杂性,背景、情感等因素均会影响公众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与理解,情境模式、公众参与(engagement)模式、科学传播的当代定义等均已体现;“概念空间”及文化视角则揭示了科学传播的趋势已从知
社交机器人“欺骗”伦理问题是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实体属性观的视角,通过分析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属性而得出其会产生“欺骗”伦理风险的判断.科克尔伯格则立足于人机交互的情境体验,悬置了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属性,进而将社交机器人的“欺骗”伦理转向了“人类善的伦理”.
情感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的分支,通过机器与人脑直接连接对情感状态进行识别和调控.对情感的识别目前主要通过非侵入的方式进行情感状态测量,应用于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领域.情感调控分为情感助推、情感治疗和情感增强等层面.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治疗、增强人类情感能力的同时,对用户的安全与隐私、知情同意、自主性、同一性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伦理挑战.以伦理为导向的技术设计、预期治理和健全伦理审查与监督机制等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者规避伦理风险,并规范情感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全生命周期尺度看,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应以渐进调适的方式展开.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建立清晰的行动纲领.文章基于对美国加州智能电网转型历程的梳理,借助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尝试展现这个“渐进调适”的全景,并引出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复杂工程中的常规设计应是尝试性的、可修改的和灵活的;其次,面对复杂工程问题,事无巨细的事前设计可能会事与愿违,诉诸时间性的“冲撞”和“突现”,在某些方面不去设计以“留白”反而可能更合理;最后,在一种操作性的冲撞实践中,设计者应该对技术—社会的耦合触发物保持敏感.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提出,灵魂具有多种不断变化的状态(pathê),这似乎与他所坚称的灵魂的不动性无法兼容.但通过对比灵魂状态的变化与所有的运动类型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灵魂状态变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变化的起点或终点才会在灵魂中出现,而变化的过程则发生在生物身体中.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灵魂状态变化并不属于亚里士多德在空间、量、属性和实体四个范畴所区分的六种运动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这一结论说明,灵魂状态变化不会对灵魂不动学说造成威胁.
当代后盖梯尔的知识论发展,主要是内在论与外在论之间的争议与论辩.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知识理论的对抗,还需要明辨两个不同的议题与焦点:第一个焦点议题是针对知识的本质与定义,另一个焦点议题则是注重知态证成的本质与定义.针对第一个议题所引发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我们将其称为知识论的内在论和知识论的外在论之争,而注重在第二个议题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则可称之为知态的内在论与知态的外在论之争.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对象,就是在知态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的语境中,证据主义与可靠主义对于知态证成这个概念的不同主张与立场.
机器人道德决策是人工智能道德认知科学理论的重要应用,包含着机器人道德地位、道德认知与道德算法等有关哲学、认知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当今多数被应用于各领域的机器人被视为隐性或明确的道德代理者,通过语言、抽象、表征、记忆与数据分类等能力实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两者混合的道德决策进路.在机器人道德决策类型与特征分析基础之上,从“知”“场”“行”三者相互作用所衍生的自主性、互动性与适应性建构了机器人道德决策模型,并从道德功能性模拟与社会道德学习的角度提出了拓展机器人道德决策能力的途径.
老科技工作者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科技人才供给相对不足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意义重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老科技工作者的内在价值视角,阐释老科技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认同、再工作态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实证检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域的一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老科技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和再工作态度,再工作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再工作态度在自我价值认同和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当前,新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理解技术在社会中按照何种逻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技术史、实践哲学和案例分析三个维度探讨了技术与需求的关系演进,指出技术从满足基本需求到由于技术的增殖而自行产生需求的重大转变.当技术与需求的内在逻辑转变为技术自行产生需求时,技术所预设的“普遍善”的愿景,可能会产生潜在的风险.通过对技术与需求关系的历史的、哲学的和经验案例的考察,文章提供了 一种从需求这一内在视角出发看待技术发展的思路,进而尝试解释新兴技术发展中的技术异化问题及其化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