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高中语文教材,发现关于诗歌的教学内容虽只占了总教学内容的五分之一左右,但诗歌教学却有他的特殊性,因而常使我们不知如何具体操作,有人注重直译,也有人注重意译,更有人断章取义、把一首好诗分割的七零八落,结果是自己讲的天花乱坠,但总是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因而只剩下学生背诵和教师的字词,因此造成对诗歌的一知半解,遇见考题只能蒙或猜了。这不但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更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但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更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所以我们更应注重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诗歌既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也不同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而诗歌以其凝炼的语言、完美的结构、优雅的韵律来体现一种独特而又让人难以琢磨的意境,来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可以说每首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正是因为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就是云山雾海、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把一首首那样优美、空灵、清新的诗歌肢解成简单的字、词、句,变成简单的字、词、句、篇等语言知识点的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而只是牵强附会的翻译、用机械的理解去解释的话,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更是糟蹋了中华几千年的诗歌文明。
以下就诗歌教学中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大家指正。
一、美读法——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包含着极浅显的道理,形象地说明了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诗歌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很难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吟、诵,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才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名篇和千古绝唱。当然我不是让大家去复古,但我认为诗歌教学是太有点急功近利了,把那么好的情愫和美感变成了枯燥的字、词、句,变成简单的说教,那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吟、去诵,去体味那深远的意境,去揣摩那幽幽情愫呢?所以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何谓美读,是在音读、意读、情读基础上,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就是把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幽幽情愫,通过反复朗读(替古人忧而忧、乐而乐)传达出来。如果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可以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在兴味、意趣或是意境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更能更接近诗歌的本质。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通过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表达情感的跌宕起伏;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唱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慷慨激昂,悲伤处义奋填膺又有何不可呢?就让我们在琅琅读书声里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孤寂之情,在“天地一沙鸥”里追寻空旷凄凉之美,在“悠然见南山”里感受清新散淡之心。
美读不同于朗诵,其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的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借助疾徐抗坠的音节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来。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要读出喜悦和眷恋的情感,应该在哪些词上下功夫,无可非议应是“新娘”、“荡漾”。“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的”字后作一停延,声断气连,为的是突出后面的“新娘”二字,然后再重读“新娘”二字,不仅重读,而且音调上扬,读出喜悦之情。“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头”字后作一停延,声断气连,再缓缓读出“荡漾”,“荡漾”二字要读得平缓,且“荡”字后作一停延,“漾”字后作一停延,均为声断气连,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眷恋之感。如果 “荡漾”二字读得不好,读的时候,气息太重,如“崩裂”、“爆破”出来的声音,就不能给人轻柔、飘荡之感,体现不出依恋之情,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出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二、专题法——以点带面
学习小说时,分析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习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呢?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意象”,首先給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全诗给你什么感觉?语感较好的同学马上就能感受到: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通过“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在是简单的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而这种意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衰败、凄凉、孤寂之感。诗人正是借助外在的客观物象与内心世界情感的统一来表达这一意象,因此它带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所借助的表达工具,以表现惆怅而达观的思想情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用某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比如“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又如“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等。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意象不但带有传统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比如臧克家笔下的的“老马”就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形象,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仍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所用的意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就连诗歌的结构就像是一颗摆动的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笔下康桥河畔夕阳中的金柳,以及映在波光里的艳影,就会叫人联想到仪态万千、艳丽夺目的新娘。表明诗人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可见,“金柳”这一意象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诗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切都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目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三、活动法——以练带学
且不说楚辞乐府的辉煌灿烂,也不说唐诗宋词的登峰造极,单说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极富创新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甚至在那专制黑暗的动乱年代,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曙光来临的时候,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们已不愿意去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天赖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课堂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感受诗歌的之美,去享受诗歌之美。
甚至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这都可以促进学生很好地挖掘诗歌的意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因为要想写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这样就逼得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要来得好。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或者出成专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借助课堂时间,结合学过的诗歌篇目,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朗诵内容或篇目古今中外不限,也可以是自己的创作,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绞尽脑汁,热情高涨,这不但提高了同学们的鉴赏水平,同时加深了对诗歌理解。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总之,不管是美读法、专题法或以学代教,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歌的能力和热情有积极的发展,诗歌鉴赏素养得到全面迅速提高,这不仅是诗歌教学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华中师大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
诗歌既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也不同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而诗歌以其凝炼的语言、完美的结构、优雅的韵律来体现一种独特而又让人难以琢磨的意境,来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可以说每首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正是因为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就是云山雾海、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把一首首那样优美、空灵、清新的诗歌肢解成简单的字、词、句,变成简单的字、词、句、篇等语言知识点的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而只是牵强附会的翻译、用机械的理解去解释的话,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更是糟蹋了中华几千年的诗歌文明。
以下就诗歌教学中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大家指正。
一、美读法——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包含着极浅显的道理,形象地说明了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诗歌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很难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吟、诵,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才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名篇和千古绝唱。当然我不是让大家去复古,但我认为诗歌教学是太有点急功近利了,把那么好的情愫和美感变成了枯燥的字、词、句,变成简单的说教,那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吟、去诵,去体味那深远的意境,去揣摩那幽幽情愫呢?所以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何谓美读,是在音读、意读、情读基础上,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就是把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幽幽情愫,通过反复朗读(替古人忧而忧、乐而乐)传达出来。如果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可以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在兴味、意趣或是意境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更能更接近诗歌的本质。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通过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表达情感的跌宕起伏;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唱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慷慨激昂,悲伤处义奋填膺又有何不可呢?就让我们在琅琅读书声里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孤寂之情,在“天地一沙鸥”里追寻空旷凄凉之美,在“悠然见南山”里感受清新散淡之心。
美读不同于朗诵,其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的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借助疾徐抗坠的音节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来。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要读出喜悦和眷恋的情感,应该在哪些词上下功夫,无可非议应是“新娘”、“荡漾”。“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的”字后作一停延,声断气连,为的是突出后面的“新娘”二字,然后再重读“新娘”二字,不仅重读,而且音调上扬,读出喜悦之情。“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头”字后作一停延,声断气连,再缓缓读出“荡漾”,“荡漾”二字要读得平缓,且“荡”字后作一停延,“漾”字后作一停延,均为声断气连,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眷恋之感。如果 “荡漾”二字读得不好,读的时候,气息太重,如“崩裂”、“爆破”出来的声音,就不能给人轻柔、飘荡之感,体现不出依恋之情,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出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二、专题法——以点带面
学习小说时,分析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习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呢?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意象”,首先給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全诗给你什么感觉?语感较好的同学马上就能感受到: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通过“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在是简单的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而这种意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衰败、凄凉、孤寂之感。诗人正是借助外在的客观物象与内心世界情感的统一来表达这一意象,因此它带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所借助的表达工具,以表现惆怅而达观的思想情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用某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比如“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又如“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等。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意象不但带有传统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比如臧克家笔下的的“老马”就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形象,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仍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所用的意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就连诗歌的结构就像是一颗摆动的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笔下康桥河畔夕阳中的金柳,以及映在波光里的艳影,就会叫人联想到仪态万千、艳丽夺目的新娘。表明诗人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可见,“金柳”这一意象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诗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切都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目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三、活动法——以练带学
且不说楚辞乐府的辉煌灿烂,也不说唐诗宋词的登峰造极,单说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极富创新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甚至在那专制黑暗的动乱年代,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曙光来临的时候,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们已不愿意去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天赖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课堂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感受诗歌的之美,去享受诗歌之美。
甚至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这都可以促进学生很好地挖掘诗歌的意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因为要想写好古典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这样就逼得学生自己去学,去掌握,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要来得好。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或者出成专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借助课堂时间,结合学过的诗歌篇目,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朗诵内容或篇目古今中外不限,也可以是自己的创作,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绞尽脑汁,热情高涨,这不但提高了同学们的鉴赏水平,同时加深了对诗歌理解。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总之,不管是美读法、专题法或以学代教,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歌的能力和热情有积极的发展,诗歌鉴赏素养得到全面迅速提高,这不仅是诗歌教学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华中师大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