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高中生对学习语文普遍感到吃力,而对作文更是头痛。为解决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作文难这个问题,本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我从培养写作习惯入入手,从作文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些对少数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与习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民族高中学生;写作习惯;作文水平;形式 内容
我校全称广西百色民族高级中学,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市,75%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西林、隆林等国家级贫困县及靖西、德保等边境县。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我校学生总数的75%,其中壮族约占70%,苗族、瑶族、回族、彝族等其他民族约占5%。苗族占1.04%。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高中生对语文学习普遍感到吃力,而对作文更是感到头痛、甚至畏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作文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从作文外在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书写潦草,卷面马虎;受方言影响,作文语言运用不规范;作文文体不明,结构不清晰。从作文内容来看,大多空洞无物,言之无文。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为高考第一科,语文备受关注。能不能在语文科考试中取得“开门红”,差不多就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所以有人说语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而作文无疑又成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来说,作文更是语文的命脉。作文,成了制约少数民族高中生高考成绩、影响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解决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作文难这个问题,本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我从培养良好写作习惯入入手,从作文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些对少数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与习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一、框之以形,强化语言形式训练。
首先,要有严格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错误”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加以严格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习惯。
首先对书写、卷面作严格要求和训练。高考阅卷评分十分强调卷面的整洁,字迹的端正,对别字、标点错误等情况的扣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考试中的书写尤其是作文的书写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决定民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书写潦草、卷面马虎的问题,我首先利用学校安排的统一练字时间(每周星期天19:00~19:30)狠抓学生的书写训练,首先要强调字形写正确,字体写端正,笔画写清楚,大小写整齐。经过一段时间,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写得快,写得干净整洁。同时要求学生不写错字、不用错词、不错用标点。这样持之以恒,一直严抓到高三,学生们基本能适应高考一小时内写950字左右卷面整洁的作文的要求。
其次抓好早晚读阵地,引导和训练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摆脱方言影响,能正确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安排一节课,采用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当堂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从不写病句做起,以达到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写作基本要求,能从语言上给人一种美感,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接下来,我进行了严格的文体分类训练。新课标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近年来高考作文往往要求“不限文体”,我们的一些学生就误以为是“没有文体”,于是乎忽略了文体训练,文体意识模糊,加上基础不好,写出的作文,说是记叙文嘛又没有起伏、详略之分,说是议论文嘛记叙部分特别拖沓而议论分析不到点上,就是“四不像”。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的写法”,高考作文题目要求“不限文体”并不等于“没有文体”,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乃至所有高中学生,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落实、强化各种文体尤其是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的训练。
我的做法是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材或者高考满分作文的作用,合理拆分语文技能,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形式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段落层次﹑叙述顺序﹑详略﹑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论证方法等等文体知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具体写作时,我尝试从不同的序列来指导学生分项突破:
记叙文可以有计划地分别从人物、情节、景物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步训练,各个击破。例如结合《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专门训练景物、场面描写;结合《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专项训练一次人物刻画,练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再进行一次故事情节专项训练,包括练伏笔、悬念、过渡、照应、波澜等具体技法。批改时哪一点存在问题,就重点强化训练哪一点。最后综合训练,一个学期下來,学生记叙文基本做到写景有情致、写人有特点、写事有波澜。
到高一第二学期的后阶段转入议论文教学,除借助教材外,我还从高考满分作文中精选印发了一些论点鲜明、结构清晰、论证分析充分的规范议论文作为作文教学范例。
先训练论证(包括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先展示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模仿范本,要求每位学生在训练习作中必须运用某一种论证方法和一种规范的论证结构。如以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满分作文为例,训练“总——分——总”和并列式结构。写作要求一定要具体,批改时着重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所教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正反对比、层层深入、辨证分析等论证方法,以及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
如此一来,成效是很显著的。在作文形式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作文写什么就是什么,卷面干净整洁、表达准确生动、文体特征很突出,不会再出现很难确定文体的“四不像”文章。而且,几种基本文体掌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从而展示个性。 二、塑之以文,注重作文内容训练
作文形式再好,如果内容是空洞的,情感是苍白的,也不能称为好作文。对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除形式训练需要重视外,也要重视内容和情感方面的训练,这是高二学年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首先是训练论点的提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基本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倡导科学思维方法、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上,并要求立意健康。要求有明确突出、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中心论点,鼓励学生真诚地表达,抒写人生独特感受。教授了“抓关键句法”“找主角法”“类比法”等,经过审题专项训练,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成了,提炼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健康向上的论点,对民族高中学生来说,也不算是难事了。
再训练论据,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合理使用论据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在观点的统率下合理组织材料,做到论据充实贴切,具体到每篇作文要用到5个及以上的的论据,不达目的不过关。但大多数民族高中学生一写起作文来就犯难,常常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只能勉强拼凑出两三个论据,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还是达不到高分作文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普遍阅读量小,知识面不广,视野狭窄。为此,我鼓励学生广泛搜集论据,指导学生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加深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可用的材料也就多了。在学校设置的每个星期四18:40~19:30的语文“培面”时间,我指导学生或进行报刊阅读,或观看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百家讲坛》的《诗歌唐朝》系列、与教材对应的影视资料及央视每周六播出的《新闻周刊》等等,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新闻周刊》,以有冲击力的画面、有张有弛的节奏、浓缩精华的新闻、独到特色的解读赢得学生的普遍欢迎,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扩大知识面、提升思维品质、积累写作素材很有帮助。
在论据训练中,论据分析是难点。如果只有论据而缺少论证分析,那么这篇作文只能是材料的无意义堆积,是失败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分析了任教班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学情,发现他们经过训练后,虽然形式尚可,但是论证分析不到位,影响作文水平。我采用了以《新闻周刊》点评训练促进议论文片段作文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积累素材、合理运用素材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每周播放《新闻周刊》之前,让学生准备本子,在收看时有意识地简要地记下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主持人的评论,积累起新鲜、丰富、精当的作文素材。
2.看完之后选择最有把握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写一个规范的议论文段,上交教师批改或者学生互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侧重点不同。如果某一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议论文段的结构,那么我们对新闻点评这个议论文段的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如“观点——新闻事例(人物)——分析点评”、“小标题——新闻事例(人物)——分析点评——观点”等。如果重点训练文采,则要求新闻点评文段有特定修辞;如果重点训练论证方法则注重分析点评的字数、角度、运用的方法等等。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新闻点评片段作文训练,我们发现,由于目标明确、学生有话可说,针对性强、学生兴趣高,大家参与、全面提高,学生们对素材合理运用、深入分析的习惯逐渐养成,的议论文片段作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整篇作文训练时只要再稍稍指点一下,学生自然就会把几个议论文片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篇内容丰富、稍有文采的好作文就不难写出来了,于是作文水平螺旋上升,稳步提高。
重温语文课本,我们就会发现,凡名家名篇,都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形式和内容能否完美结合也是一般作文和優秀作文的根本区别。这种结合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境。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娴熟地把握这种技巧,需要我们用心指导学生去体会、去模仿、去研习,这一定会是一段艰苦的历程,但这也能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作文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分数也就有了保障。在2012年高考中,本人所执教的2009级23班语文平均分达115.7分,120分以上的有11位同学,其中两位学生高考语文分数在130分以上。来自中越边境那坡县的李东润同学的作文获得了满分,语文总分134分。高考成绩公布后,他激动地对我说:“老师,你教的方法真管用!”
我想,经过高考的实战检验,提高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入手,兼顾形式和内容的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高中学生;写作习惯;作文水平;形式 内容
我校全称广西百色民族高级中学,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市,75%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西林、隆林等国家级贫困县及靖西、德保等边境县。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我校学生总数的75%,其中壮族约占70%,苗族、瑶族、回族、彝族等其他民族约占5%。苗族占1.04%。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高中生对语文学习普遍感到吃力,而对作文更是感到头痛、甚至畏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作文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从作文外在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书写潦草,卷面马虎;受方言影响,作文语言运用不规范;作文文体不明,结构不清晰。从作文内容来看,大多空洞无物,言之无文。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为高考第一科,语文备受关注。能不能在语文科考试中取得“开门红”,差不多就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所以有人说语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而作文无疑又成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来说,作文更是语文的命脉。作文,成了制约少数民族高中生高考成绩、影响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解决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作文难这个问题,本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我从培养良好写作习惯入入手,从作文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些对少数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与习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一、框之以形,强化语言形式训练。
首先,要有严格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错误”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加以严格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习惯。
首先对书写、卷面作严格要求和训练。高考阅卷评分十分强调卷面的整洁,字迹的端正,对别字、标点错误等情况的扣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考试中的书写尤其是作文的书写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决定民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书写潦草、卷面马虎的问题,我首先利用学校安排的统一练字时间(每周星期天19:00~19:30)狠抓学生的书写训练,首先要强调字形写正确,字体写端正,笔画写清楚,大小写整齐。经过一段时间,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写得快,写得干净整洁。同时要求学生不写错字、不用错词、不错用标点。这样持之以恒,一直严抓到高三,学生们基本能适应高考一小时内写950字左右卷面整洁的作文的要求。
其次抓好早晚读阵地,引导和训练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摆脱方言影响,能正确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安排一节课,采用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当堂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从不写病句做起,以达到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写作基本要求,能从语言上给人一种美感,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接下来,我进行了严格的文体分类训练。新课标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近年来高考作文往往要求“不限文体”,我们的一些学生就误以为是“没有文体”,于是乎忽略了文体训练,文体意识模糊,加上基础不好,写出的作文,说是记叙文嘛又没有起伏、详略之分,说是议论文嘛记叙部分特别拖沓而议论分析不到点上,就是“四不像”。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的写法”,高考作文题目要求“不限文体”并不等于“没有文体”,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乃至所有高中学生,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落实、强化各种文体尤其是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的训练。
我的做法是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材或者高考满分作文的作用,合理拆分语文技能,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形式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段落层次﹑叙述顺序﹑详略﹑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论证方法等等文体知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具体写作时,我尝试从不同的序列来指导学生分项突破:
记叙文可以有计划地分别从人物、情节、景物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步训练,各个击破。例如结合《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专门训练景物、场面描写;结合《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专项训练一次人物刻画,练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再进行一次故事情节专项训练,包括练伏笔、悬念、过渡、照应、波澜等具体技法。批改时哪一点存在问题,就重点强化训练哪一点。最后综合训练,一个学期下來,学生记叙文基本做到写景有情致、写人有特点、写事有波澜。
到高一第二学期的后阶段转入议论文教学,除借助教材外,我还从高考满分作文中精选印发了一些论点鲜明、结构清晰、论证分析充分的规范议论文作为作文教学范例。
先训练论证(包括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先展示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模仿范本,要求每位学生在训练习作中必须运用某一种论证方法和一种规范的论证结构。如以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满分作文为例,训练“总——分——总”和并列式结构。写作要求一定要具体,批改时着重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所教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正反对比、层层深入、辨证分析等论证方法,以及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
如此一来,成效是很显著的。在作文形式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作文写什么就是什么,卷面干净整洁、表达准确生动、文体特征很突出,不会再出现很难确定文体的“四不像”文章。而且,几种基本文体掌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从而展示个性。 二、塑之以文,注重作文内容训练
作文形式再好,如果内容是空洞的,情感是苍白的,也不能称为好作文。对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除形式训练需要重视外,也要重视内容和情感方面的训练,这是高二学年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首先是训练论点的提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基本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倡导科学思维方法、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上,并要求立意健康。要求有明确突出、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中心论点,鼓励学生真诚地表达,抒写人生独特感受。教授了“抓关键句法”“找主角法”“类比法”等,经过审题专项训练,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成了,提炼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健康向上的论点,对民族高中学生来说,也不算是难事了。
再训练论据,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合理使用论据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在观点的统率下合理组织材料,做到论据充实贴切,具体到每篇作文要用到5个及以上的的论据,不达目的不过关。但大多数民族高中学生一写起作文来就犯难,常常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只能勉强拼凑出两三个论据,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还是达不到高分作文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普遍阅读量小,知识面不广,视野狭窄。为此,我鼓励学生广泛搜集论据,指导学生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加深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可用的材料也就多了。在学校设置的每个星期四18:40~19:30的语文“培面”时间,我指导学生或进行报刊阅读,或观看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百家讲坛》的《诗歌唐朝》系列、与教材对应的影视资料及央视每周六播出的《新闻周刊》等等,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新闻周刊》,以有冲击力的画面、有张有弛的节奏、浓缩精华的新闻、独到特色的解读赢得学生的普遍欢迎,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扩大知识面、提升思维品质、积累写作素材很有帮助。
在论据训练中,论据分析是难点。如果只有论据而缺少论证分析,那么这篇作文只能是材料的无意义堆积,是失败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分析了任教班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学情,发现他们经过训练后,虽然形式尚可,但是论证分析不到位,影响作文水平。我采用了以《新闻周刊》点评训练促进议论文片段作文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积累素材、合理运用素材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每周播放《新闻周刊》之前,让学生准备本子,在收看时有意识地简要地记下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主持人的评论,积累起新鲜、丰富、精当的作文素材。
2.看完之后选择最有把握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写一个规范的议论文段,上交教师批改或者学生互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侧重点不同。如果某一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议论文段的结构,那么我们对新闻点评这个议论文段的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如“观点——新闻事例(人物)——分析点评”、“小标题——新闻事例(人物)——分析点评——观点”等。如果重点训练文采,则要求新闻点评文段有特定修辞;如果重点训练论证方法则注重分析点评的字数、角度、运用的方法等等。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新闻点评片段作文训练,我们发现,由于目标明确、学生有话可说,针对性强、学生兴趣高,大家参与、全面提高,学生们对素材合理运用、深入分析的习惯逐渐养成,的议论文片段作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整篇作文训练时只要再稍稍指点一下,学生自然就会把几个议论文片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篇内容丰富、稍有文采的好作文就不难写出来了,于是作文水平螺旋上升,稳步提高。
重温语文课本,我们就会发现,凡名家名篇,都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形式和内容能否完美结合也是一般作文和優秀作文的根本区别。这种结合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境。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娴熟地把握这种技巧,需要我们用心指导学生去体会、去模仿、去研习,这一定会是一段艰苦的历程,但这也能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作文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分数也就有了保障。在2012年高考中,本人所执教的2009级23班语文平均分达115.7分,120分以上的有11位同学,其中两位学生高考语文分数在130分以上。来自中越边境那坡县的李东润同学的作文获得了满分,语文总分134分。高考成绩公布后,他激动地对我说:“老师,你教的方法真管用!”
我想,经过高考的实战检验,提高民族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入手,兼顾形式和内容的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