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渐被忽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逐渐模糊,城市空间要素逐渐不再明显。文章运用城市意向五要素的基本原理,从人本感知角度出发,分析成都市城南金融城片区的山水空间、绿化景观、街道、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等公共空间的感知要素。经研究发现,场地内“人本”思想下的建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人性化布置缺失、空间通达性不完善,以及文化底蕴不突出。因此,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人性化节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渐被忽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逐渐模糊,城市空间要素逐渐不再明显。文章运用城市意向五要素的基本原理,从人本感知角度出发,分析成都市城南金融城片区的山水空间、绿化景观、街道、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等公共空间的感知要素。经研究发现,场地内“人本”思想下的建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人性化布置缺失、空间通达性不完善,以及文化底蕴不突出。因此,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人性化节点、智慧化设施、层次化交通以及城市文化协调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为该片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优化助力。
其他文献
生物岩石学是研究生物岩(即生物成因的岩石)的特征、形成机制、形成环境及其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至少包括生物矿化、现代生物礁、古代生物礁、现代微生物岩石和古代微生物岩石5个方面。生物矿化作用和现代生物岩的研究为古代生物岩的研究提供了认识基础。由于现代生物圈和环境不同于古代,现代生物矿化作用和生物岩的研究成果并不全部能直接应用于古代生物岩研究。古代生物岩和生物矿化作用的类型比现
<正>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肺炎,未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入院后48 h以上发生[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或撤机、或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2]。2018年,我国发布了《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表面肌电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后6个月内进行盆底检查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17)、侧切或撕裂伤组(n=146)和剖宫产组(n=229),比较3组初产妇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盆底表面肌电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表面肌电值的影响。结果:盆底表面
“城市针灸”作为一种实现小规模、渐进式城市更新的新概念,国外许多国家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但在国内,其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阐述了“城市针灸”理论,针对老旧社区更新的共性问题,形成一套渐进式、小尺度的“针灸式”治疗的策略,为解决老旧社区的更新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训练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功能、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
<正>“虔诚是倾付一切心血、集中全部精神的事,然而现代很多人的观点是,以最小的投入去攫取最大的利润。且不论在生意场上算不算投机,即使在官场、情场上,这般做也颇令人堪虞。”这是《演讲与口才》(成人版)2022年第7期刊发的《现代人缺什么》中的一段话,最后一句中的“令人堪虞”成分赘余。“堪虞”,义近于“堪忧”,因为“虞”有个义项是“忧虑”,如“兴修水利,水旱无虞”。“堪忧”,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肌电生理评估中快肌收缩最大值及慢肌收缩平均值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行盆底肌电生理评估的产后妇女1 153例,对其住院分娩时的检查资料、住院信息及分娩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快肌收缩最大值正常组576例,异常组577例;慢肌收缩平均值正常组351例,异常组802例。产后盆底肌电生理评估中快肌收缩最大
<正>引言在我国居住区的发展历程中,沉淀了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小区,这些小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由新变旧的必然过程。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指引下,北京出台了《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手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力争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1.6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由此可见,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老旧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空间发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内部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为主要任务,为人们创造更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城市的活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在控制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空间品质视角下提升公共空间活力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从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着手,探讨更有针对性的微改造方法:对公共空间品质内涵评价的分析表明,通过对实用、形象和文化3个层次要素的优化,可以实现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全面提升;结合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问题,提出了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惠州仲恺高新区五一学塘排为案例,探讨了公共设施、公共环境、道路交通、建筑主体等公共空间方面的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