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导入导入,不导焉能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行家说,听语文课只需听个开头,就知该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了。我觉得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把一堂课的教学氛围比作一座“围城”的话,那么如何在讲课伊始,就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随你神游到这座城内,且凝神细听,心无旁骛,确实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一个综合反映。
  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宜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具体的篇章随机而定,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导入方法。
  
  一、剖析文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当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它的标题。生动、新颖的标题,能诱使读者急于阅读作品;准确、凝练的标题往往是课文灵肉的支柱,有画龙点睛之妙;而隽永、含蓄的标题常是课文内蕴的望孔,能引发学生对作品含义作进一步的思考。因此,对一些课题内容含蓄丰富的文章,可从解题入手。如我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先联系中学课本中一些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标题来介绍几种“入题”方式:或以人入题如《守财奴》、《我的叔叔于勒》;或以景入题,如《驿路梨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以具体的态势入题,如《虎吼雷鸣马萧萧》、《挥手之间》;或以精警的意念入题,如《夜》、《灯》等。然后我问:《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以什么为题?若换成“说荔枝”,好不好?这标题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与文章哪种说明方法一致?学生很快回答出,这是一则景色式的标题,目的是以诱人的美景画面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醒目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南州”“六月”的“红荔枝”。引用古代诗句为题,又与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引用”相统一。围绕文题作一番分析,学生不仅懂得了课文的有关内容,也懂得了讲究标题写法精妙之处,生趣起兴,盎然就读。又如《人·物·语言》一文标题独特而简练,我启发学生把它连成一句话:“谈谈人物和语言,事物和语言在写作中的密切关系”,这样提示出文章的题旨,达到了“开窗”窥“宝”的效果。
  剖析文题作导语,直截了当、清晰简明,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起始课如能得法,导得有趣味,不但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教《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如 其 ”,让学生填,第三个学生填写不出来,于老师点出“如临其境”并启发说:“今天我们如临其境地畅游金华的两个岩洞,如何?”学生很活跃。中专第二册有篇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一上课我就“拿来”于老师这一招,结果效果也很好。
  
  三、巧设悬念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惯在扣人心弦之处来一手“欲知此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读者悬念顿生,欲罢不能。青年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可有意识地设置悬念,诱发学生一探究底。
  山东的程翔教《孔乙己》时,在分析课文之前,先问学生: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在学生给出正确的回答之后,老师说:鲁讯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简短的几句话,目的在使学生心中产生悬念:《孔乙己》为什么是鲁迅最喜欢的而又受到中外作家的广泛赞誉呢?使学生急于阅读想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般来讲,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文比较平实,难以使人兴感动情,这就更需要在“导入”上多费心思。我教《眼睛与仿生学》时,一走进课堂,望着学生一双双有所企盼的眼睛,突然富至心灵,临时改变导入方式,先在黑板上画“田”,学生马上心领神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呢?因为眼睛往往流露出了我们心中的情感和欲望。我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表达“馋”意,我们常说“眼巴巴地”;表达“吃惊”,用“目瞪口呆”;表情意用“含情脉脉”等,这时学生情绪完全调动起来,我突然一转:“眼睛除了表情达意外,在科学上有什么用途?”有学生说:“做实验要用眼睛。”“除此以外呢?”学生意犹未尽,兴致勃勃地去翻书,寻求答案。这堂课由于导入较好,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气氛很浓。
  
  四、创设情境
  
  在课的起始时,教师用充满感情的优美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染他们的情绪。有教师教朱自清的《春》,课一开始教师便满怀激情地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就在学生们背诵古诗初步进入“春”的意境时,教师把学生的回忆联想收拢来,因势利导地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态的?”学生被这诗一般的意境所感染,学起来自然十分有劲。
  
  五、连问铺路
  
  文言文教学大多以简介作者开头,如果篇篇如法炮制,就有可能导致“熟而生厌”。我教《五人墓碑记》时,动了番脑筋,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以“连问”的方式导入新课。一问:“本文所记五人是谁?哪个朝代的哪里人氏?”学生回答后,我补充道:中有一人周文元者,为周顺昌的轿夫。便问:周顺昌何许人也?课文中四次出现“周公”字样,五人之死与周顺昌有无关系?你能讲述一下五人被害的经过吗?周公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作者写这篇文章大约在什么时候?由此引出作者和简介。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提问,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已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即使没作预习的学生也能知个大概了,这样为诠释全文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如果依常规按部就班地来,则可能导致翻译一点,知道一点,学习上比较被动。
  
  六、联系旧知
  
  许多新课内容与学生学过的旧知识紧密相连,甚至环环相扣,但学生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而通过前后联系式,可使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并能进一步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尤其现在是单元教学,课时安排间隔较长,在转入一个新单元的学习时,不时地“温故”而“知新”尤显必要。联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或是思想内容,或布局谋篇,或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等,如教《过秦论》可联系《六国论》,教《一场耐人寻味的空战》可联系《眼睛与仿生学》……不一而足,实际上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常为教师所用,这里不作详谈。
  上面列举了课文导入的六种方式,还有很多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了。一个好的导语,既有魅力,又有实效。那么怎样去设计一个个多姿多彩、别开生面的新课导语呢?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是要有针对性。不能随心所欲,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乱侃”,必须根据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有可能一“导”即入,引导学生登高入室、攀高涉远。
  二是要有趣味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用多种方式如文人趣事、笑话典故等导入,这样的导语,不仅别具匠心,妙趣横生,而且能“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心窍。
  三是要有形象性。这是讲的语言方面,刻板、平淡的语言难以使学生动情,而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在短短的三五分钟内感染学生,扣动学生的心弦。
  好的导语如磁石一般,紧紧地吸住学生,但要真正把“导入”这一环做得自然巧妙,水到渠成,并非那么容易。第一要肚里有“货”,不能光吃“老本”唱几出戏,还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学习。博学强记,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适应教学的不同要求。第二,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只有这样,才会想方设法把这门“橡皮”课教得生动活泼。不仅注重课文的讲解和归纳,而且也注意在“导入”上做文章。铺设一条条新颖别致、耐人寻味的道路,引人入胜地把学生带进那魅力无穷、奇峰迭起的“围城”去。
  
  参考文献:
  《于漪语文教学导语艺术初探》 《语文教学通讯》 1991.12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左传中记载,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战争,也许,这将是郑国的一次大灾难,但是却成就了一位小人物——烛之武,使他名垂青史。  烛之武孤身入秦,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高超的游说艺术化解了国家的亡国之险。其退秦之谋略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而其深明大义的爱国之情更让后代读书人唏嘘感慨不已,就为那一句“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这一句何其精彩,难道仅仅是
期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古代因为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加之古人寿命的短暂,生离往往成为死别。“别易会难,古人所重。”(北齐·颜之推)所以在这种“黯然销魂”的时刻,古人除了把酒叙别,都爱折柳相送,以明相送相惜之情。如王之涣的“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别离》),柳氏的“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说的都是这种情景。从而使“柳”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人们耳熟能
期刊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
期刊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
期刊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
期刊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写作《预言》的时候,何其芳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人处北京,而心恋故土。在两首《秋天》中所展示的景象乃是他的故乡所特有的。比如在《秋天(一)》中就直接点明“南方的乔木”,在《秋天(二)》中透露出的也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期刊
话剧《雷雨》一经诞生,即震惊中国文坛,并一举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起,围绕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就产生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真念旧、有人情味的好男人,姑且称之为“真情派”;另一派则认为周朴园虚伪、狡诈,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派”。两派都各有理由,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周朴园本身就是一个圆形人物,可以从
期刊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课程标准,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