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明确目标,有效学习,提高素养;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两方面来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目标;素质;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49-1
一、明确目标,有效学习,提高素养
(一)强化目标意识,落实《课标》的规定和要求
1.把教学目标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它不光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更是师生在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中的目标,课前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告之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有目的预习,又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在教学《我们爱你啊 中国》一课时,课前,我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这一课的三维目标,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都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了六个生字,并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有小部分同学,不但读得有感情还会背诵呢!有的同学还收集了有关歌颂祖国的诗词、歌曲。这可真是一举多得。
2.明确教学目标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实践活动,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文本范例为指导,进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实践。儿童受其身心发展和生活体验的局限,对文本不能作出更多的感悟和体会,若教者一味强调挖掘文本的深度,只能是为难学生或逼迫学生说出教者所要的答案,形成假性学习。
(二)坚持“两为主”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与学就如同卖与买一样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和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只能是使课堂教学走向随意性和盲目性。凸显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旨,开展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例如,当学生弄懂了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我相机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具体描述詹天佑勘测线路时的语言、行动和思想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当学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或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之后,老师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指正。因此,只有真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深刻地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探究,对文本空白处进行补白等等。在教学《爱之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感动的原因。交流指导朗读后,接着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乔依在帮助老太太后为什么不接受她给的钱呢?教师问:“你认为乔依应不应该接受这笔钱?”一下子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继续探究文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者再问:“既然你认为应该,那乔依为什么不接受呢?”学生再次研读文本,乔依无私而伟大的爱在学生心中定格。这样实质性的做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师可从语文的工具性着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从字、词、句、段、篇进行科学训练。以工具性为着眼的科学训练还不能满足于语文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适时地训练学生从文本范例中提取出写作特色、写作方法等,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此例文章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向学生介绍:读-想-悟-背的四字学习法,帮助其科学化学习的内化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好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形象性的关系。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的内容。而突出语文的整体形象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语文训练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技巧,而且要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这样才符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第二,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综合性训练的关系。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语言感知能力,才能在祖国浩瀚的语言海洋中畅游。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语文训练的综合性,听说读写互相渗透。如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听和读着重于理解能力的训练,说和写重在表达能力的训练,理解和表达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文章的妙处尽在文章里,而不在教者的口头上。要求熟读的篇目,应该指导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语调抑扬,使静态的书面语言“活化”起来;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过关;要求复述的篇目,应按不同的要求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要求练习的篇目,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语言练习,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总之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三)掌握反馈信息,进行矫正性练习
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师来说,可以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失误,调整教学的疏密和速度;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追求目标的意识,发展智力。
布鲁姆认为“评价是用来改进教学的”,可见目标与评价是相互蕴含的双方,达标评价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而且还应推进和改进教学。在教完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内容以后,我设计了诊断性练习和形成性练习,对知识的缺失部分给予必要的补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目标;素质;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49-1
一、明确目标,有效学习,提高素养
(一)强化目标意识,落实《课标》的规定和要求
1.把教学目标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它不光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更是师生在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中的目标,课前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告之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有目的预习,又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在教学《我们爱你啊 中国》一课时,课前,我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这一课的三维目标,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都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了六个生字,并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有小部分同学,不但读得有感情还会背诵呢!有的同学还收集了有关歌颂祖国的诗词、歌曲。这可真是一举多得。
2.明确教学目标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实践活动,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文本范例为指导,进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实践。儿童受其身心发展和生活体验的局限,对文本不能作出更多的感悟和体会,若教者一味强调挖掘文本的深度,只能是为难学生或逼迫学生说出教者所要的答案,形成假性学习。
(二)坚持“两为主”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与学就如同卖与买一样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和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只能是使课堂教学走向随意性和盲目性。凸显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旨,开展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例如,当学生弄懂了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我相机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具体描述詹天佑勘测线路时的语言、行动和思想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当学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或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之后,老师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指正。因此,只有真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深刻地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探究,对文本空白处进行补白等等。在教学《爱之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感动的原因。交流指导朗读后,接着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乔依在帮助老太太后为什么不接受她给的钱呢?教师问:“你认为乔依应不应该接受这笔钱?”一下子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继续探究文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者再问:“既然你认为应该,那乔依为什么不接受呢?”学生再次研读文本,乔依无私而伟大的爱在学生心中定格。这样实质性的做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师可从语文的工具性着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从字、词、句、段、篇进行科学训练。以工具性为着眼的科学训练还不能满足于语文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适时地训练学生从文本范例中提取出写作特色、写作方法等,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此例文章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向学生介绍:读-想-悟-背的四字学习法,帮助其科学化学习的内化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好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形象性的关系。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的内容。而突出语文的整体形象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语文训练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技巧,而且要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这样才符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第二,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综合性训练的关系。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语言感知能力,才能在祖国浩瀚的语言海洋中畅游。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语文训练的综合性,听说读写互相渗透。如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听和读着重于理解能力的训练,说和写重在表达能力的训练,理解和表达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文章的妙处尽在文章里,而不在教者的口头上。要求熟读的篇目,应该指导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语调抑扬,使静态的书面语言“活化”起来;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过关;要求复述的篇目,应按不同的要求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要求练习的篇目,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语言练习,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总之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三)掌握反馈信息,进行矫正性练习
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师来说,可以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失误,调整教学的疏密和速度;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追求目标的意识,发展智力。
布鲁姆认为“评价是用来改进教学的”,可见目标与评价是相互蕴含的双方,达标评价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而且还应推进和改进教学。在教完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内容以后,我设计了诊断性练习和形成性练习,对知识的缺失部分给予必要的补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