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西游记》中,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同情妇女、批判传统女性观的思潮被作者吴承恩以神幻滑稽的情节反映了出来。《西游记》中批判封建妇道、批判封建夫权、嘲讽封建纲常伦理、同情女性命运的诸多情节,折射出吴承恩智慧、悲悯、正义的人性光芒,也体现出他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西游记》;吴承恩;女性观;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12-02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纲常名教规范着妇女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男人在许多方面享有特权,妇女则处于被压制地位。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风习在婚姻家庭方面对妇女的诸多要求实质上都是奴役和压迫妇女的强力工具。封建妇道要求女子认同男尊女卑,坚持三从四德,做到从一而终。明清时期,对女性的婚姻自由和生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明代中叶以降,却出现了同情妇女、批判传统女性观的思潮。这种思潮在成书于明代后期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被作者吴承恩内化之后以神幻滑稽的情节反映了出来,折射出他悲悯、正义的人性光芒。吴承恩用夸张的笔法,借助或仙或妖的形象,将妇女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让她们勇敢地走出谈性色变的禁地,高举人性解放的大旗,呼喊出积聚内心已久的最强音,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吴承恩强劲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批判封建妇道
孟子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①这是对妇道的经典界定。封建社会将妇道逐渐变成了妇女的行为规范,进而成为束缚妇女身心发展的强力工具。
在《西游记》中,那些想与唐僧成亲的女子,上至女儿国国王、玉兔,下至蝎子精、杏树精、老鼠精等,细观其言行,个个都显得不遵妇道,有违妇德、妇容、妇言。吴承恩让她们逾越了封建时代女性应谨遵的三从四德,其意除了突出唐僧禅心坚定的形象外,主要是“以情反理”,即通过描绘她们大胆热烈的言辞,褒扬她们的有情有义,肯定和提倡她们作为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反对束缚、压迫她们的封建妇道。如女儿国国王初见唐僧时,书中写道:“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见唐僧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她又“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唻。’”又如唐僧在荆棘岭木仙庵谈诗论道之后,杏树精对他因才生爱,书中写道:“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扎扎,渐近坐次,低声悄语,呼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后来,唐僧因大家劝婚而急得垂泪,“那女子与他揩泪道:‘佳客勿得烦恼。我与你倚玉偎香,耍子去来。’”这又是合情却不合理的一例。后来鼠精又欲配唐僧,她铁了心肠,无论如何都要与唐僧成亲。当苦心备办的成亲素筵席被悟空变的饿老鹰掀翻时,她又要“不论荤素,拿来烧纸。借烦天地为媒订,务要与长老成亲”。当悟空变作红桃进入她腹内吓唬她时,她“把唐僧抱住道:‘长老啊!我只道: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此情真意切之言,同样为封建妇道所不容。
二、批判封建夫权
《西游记》作者对封建夫权的批判及对受其迫害深重的女性的同情,突出地表现在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
牛魔王的正妻罗刹女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下弃妇的典型代表,吴承恩秉持公理正义,对牛魔王的婚外情给予尖锐批判。如在第六十回中,悟空因牛魔王的情人玉面狐狸骂罗刹女,他便回骂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主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可见吴承恩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对夫权统治的批判更多地是通过对罗刹女的同情反衬出来的。牛魔王另觅新欢,二载未归家,作为弃妇,罗刹女内心的怨愤可想而知,但她听说牛魔王(这是悟空变的,她并不知是假)回家来了时,“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这是她无可奈何的隐忍。“须臾间,叙及寒温。‘牛王’道:‘夫人久阔。’罗刹道:‘大王万福。’又云:‘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哪阵风儿吹你来的?’”这只是她稍露微辞。罗刹又道:“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大王燕尔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她多么地用心良苦、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啊!牛魔王接水道谢,罗刹女又说:“自古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讲什么谢。”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强人铁扇公主,并不仰仗夫君来养身,但传统的夫为妻纲观念还是让她把丈夫看作存身之主、养身之父,从思想上失去了独立性。而且被抛弃之后,她只有无可奈何与委曲求全,男权社会根本没有为她的合法权益与尊严提供任何保障。可见,封建夫权统治不独损害了妇女的正当权利与人格尊严,还蒙蔽了她们的心智和思想,让她们在痛苦中长久地忍耐,甚至逐渐将人性扭曲。
妇女们在严酷的社会、家庭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着,但仍要把内心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奉献给父、夫、子这些握有男权的人。如第六十一回中,悟空为借芭蕉扇,请来众神攻打不休,牛魔王吃紧,败回洞内时,罗刹女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叫他退兵去罢。”这是她心疼丈夫的真情流露。倔强的牛魔王不甘示弱,又出洞再战时被哪吒等人制住,眼看性命不保之时,“罗刹女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着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此时的罗刹女,不计负心汉牛魔王的前嫌,用自己最诚恳的方式来挽救他的性命。罗刹女是现实世界弃妇的缩影,吴承恩通过对罗刹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封建夫权统治下女性不灭的真、善、美的褒扬及对当时女性悲惨命运、扭曲情感的同情,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夫权统治。
三、嘲讽封建纲常伦理 现实的残酷和沉重常常会使人在幻想和虚构中寻求慰藉,《西游记》作者也用此法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嘲讽及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在写到朱紫国王与金圣娘娘的爱情故事时,国王与娘娘情深意笃,娘娘被妖怪摄去,国王为此一病三年。悟空为其治病后问国王:“但不知可要金圣宫回国?”那国王滴泪道:“朕切切思思,无昼无夜,但只是没一个能获得妖精的。岂有不要她回国之理!”行者道:“我老孙与你去伏那妖邪,那时何如?”国王跪下道:“若救得朕后,朕愿领三宫九嫔出城为民,将一国江山尽付神僧,让你为帝。”如果朱紫国王的言行是对封建伦理秩序的含蓄嘲讽,那么八戒对国王言行的评价则是从卫道者的角度所作的辛辣讥评。书中写道:“八戒见此,忍不住呵呵大笑道:‘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老婆就不要江山,跪着和尚?’”在这里,作者不仅描绘了理想中的完美爱情,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还大力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礼教,冲击了有关的伦理观念。“体统”认为男人不能为老婆而有所舍弃或者给别人下跪,而前面写到的罗刹女为丈夫而给人下跪,并献出宝扇,这在“体统”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两相对照之下,封建社会人与人地位的不平等,封建伦理秩序对女性的不公与压制不言自明。读者在体味这些精彩故事的时候,不难洞察到吴承恩身上闪耀着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感他就是那个大智大勇、扫除众魔的孙悟空,连根深蒂固、森严可畏的封建礼教都揶揄了个够,《西游记》确是于“游戏之中暗传密谛”。②
四、同情女性命运
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③即求索虽有法则,获得却由命运。这似乎预言了《西游记》中那些张扬自我人性、争取幸福人生的女性的命运。她们逾越礼教,要与唐僧成亲,但却逃脱不了封建时代女性的宿命,都为自己大胆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西梁女王算是最幸运的一个,只被发起疯来撒泼弄丑的八戒吓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而蝎子精被昴日星官叫了两声,就现了本相,“浑身酥软,死在坡前”,被八戒上前,边骂边“一顿钉钯,捣作一团烂酱”。杏树精也被八戒“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挥倒在地,“根下鲜血淋漓”。而鼠精和玉兔最后都被上仙收走,去接受天条的惩罚,此生再休想拥有人间的欢愉与幸福。她们的身份有高有低、有贵有贱,但无论怎样,都是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追求人生的幸福,争得做人的基本权利,使自己像个真正的人一样活一回。小说对她们斗争情节的设计,是吴承恩对现实中反抗命运的女性给予的人学意义上的关怀。然而她们悲惨结局又在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女性不可能突破以儒家为主导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礼教文化规范,她们要与之对抗,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警示,正是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体现。
总之,吴承恩对当时备受封建礼教束缚与摧残的女性的自然之欲给予了同情,并用奇幻的故事表现了女性争取人性解放的诉求。他关于妇女人性解放的理想既折射着他本人智慧、悲悯的光芒,又透显着时代的精神。正是经过诸多像吴承恩这样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思想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贯彻男女平等、尊重女性自由权利和情感趋向的现代社会。
[关键词]《西游记》;吴承恩;女性观;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12-02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纲常名教规范着妇女思想与行为的方方面面。男人在许多方面享有特权,妇女则处于被压制地位。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风习在婚姻家庭方面对妇女的诸多要求实质上都是奴役和压迫妇女的强力工具。封建妇道要求女子认同男尊女卑,坚持三从四德,做到从一而终。明清时期,对女性的婚姻自由和生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明代中叶以降,却出现了同情妇女、批判传统女性观的思潮。这种思潮在成书于明代后期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被作者吴承恩内化之后以神幻滑稽的情节反映了出来,折射出他悲悯、正义的人性光芒。吴承恩用夸张的笔法,借助或仙或妖的形象,将妇女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让她们勇敢地走出谈性色变的禁地,高举人性解放的大旗,呼喊出积聚内心已久的最强音,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吴承恩强劲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批判封建妇道
孟子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①这是对妇道的经典界定。封建社会将妇道逐渐变成了妇女的行为规范,进而成为束缚妇女身心发展的强力工具。
在《西游记》中,那些想与唐僧成亲的女子,上至女儿国国王、玉兔,下至蝎子精、杏树精、老鼠精等,细观其言行,个个都显得不遵妇道,有违妇德、妇容、妇言。吴承恩让她们逾越了封建时代女性应谨遵的三从四德,其意除了突出唐僧禅心坚定的形象外,主要是“以情反理”,即通过描绘她们大胆热烈的言辞,褒扬她们的有情有义,肯定和提倡她们作为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反对束缚、压迫她们的封建妇道。如女儿国国王初见唐僧时,书中写道:“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见唐僧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她又“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唻。’”又如唐僧在荆棘岭木仙庵谈诗论道之后,杏树精对他因才生爱,书中写道:“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扎扎,渐近坐次,低声悄语,呼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后来,唐僧因大家劝婚而急得垂泪,“那女子与他揩泪道:‘佳客勿得烦恼。我与你倚玉偎香,耍子去来。’”这又是合情却不合理的一例。后来鼠精又欲配唐僧,她铁了心肠,无论如何都要与唐僧成亲。当苦心备办的成亲素筵席被悟空变的饿老鹰掀翻时,她又要“不论荤素,拿来烧纸。借烦天地为媒订,务要与长老成亲”。当悟空变作红桃进入她腹内吓唬她时,她“把唐僧抱住道:‘长老啊!我只道: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此情真意切之言,同样为封建妇道所不容。
二、批判封建夫权
《西游记》作者对封建夫权的批判及对受其迫害深重的女性的同情,突出地表现在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
牛魔王的正妻罗刹女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下弃妇的典型代表,吴承恩秉持公理正义,对牛魔王的婚外情给予尖锐批判。如在第六十回中,悟空因牛魔王的情人玉面狐狸骂罗刹女,他便回骂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主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可见吴承恩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对夫权统治的批判更多地是通过对罗刹女的同情反衬出来的。牛魔王另觅新欢,二载未归家,作为弃妇,罗刹女内心的怨愤可想而知,但她听说牛魔王(这是悟空变的,她并不知是假)回家来了时,“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这是她无可奈何的隐忍。“须臾间,叙及寒温。‘牛王’道:‘夫人久阔。’罗刹道:‘大王万福。’又云:‘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哪阵风儿吹你来的?’”这只是她稍露微辞。罗刹又道:“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大王燕尔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她多么地用心良苦、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啊!牛魔王接水道谢,罗刹女又说:“自古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讲什么谢。”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强人铁扇公主,并不仰仗夫君来养身,但传统的夫为妻纲观念还是让她把丈夫看作存身之主、养身之父,从思想上失去了独立性。而且被抛弃之后,她只有无可奈何与委曲求全,男权社会根本没有为她的合法权益与尊严提供任何保障。可见,封建夫权统治不独损害了妇女的正当权利与人格尊严,还蒙蔽了她们的心智和思想,让她们在痛苦中长久地忍耐,甚至逐渐将人性扭曲。
妇女们在严酷的社会、家庭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着,但仍要把内心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奉献给父、夫、子这些握有男权的人。如第六十一回中,悟空为借芭蕉扇,请来众神攻打不休,牛魔王吃紧,败回洞内时,罗刹女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叫他退兵去罢。”这是她心疼丈夫的真情流露。倔强的牛魔王不甘示弱,又出洞再战时被哪吒等人制住,眼看性命不保之时,“罗刹女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着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此时的罗刹女,不计负心汉牛魔王的前嫌,用自己最诚恳的方式来挽救他的性命。罗刹女是现实世界弃妇的缩影,吴承恩通过对罗刹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封建夫权统治下女性不灭的真、善、美的褒扬及对当时女性悲惨命运、扭曲情感的同情,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夫权统治。
三、嘲讽封建纲常伦理 现实的残酷和沉重常常会使人在幻想和虚构中寻求慰藉,《西游记》作者也用此法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嘲讽及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在写到朱紫国王与金圣娘娘的爱情故事时,国王与娘娘情深意笃,娘娘被妖怪摄去,国王为此一病三年。悟空为其治病后问国王:“但不知可要金圣宫回国?”那国王滴泪道:“朕切切思思,无昼无夜,但只是没一个能获得妖精的。岂有不要她回国之理!”行者道:“我老孙与你去伏那妖邪,那时何如?”国王跪下道:“若救得朕后,朕愿领三宫九嫔出城为民,将一国江山尽付神僧,让你为帝。”如果朱紫国王的言行是对封建伦理秩序的含蓄嘲讽,那么八戒对国王言行的评价则是从卫道者的角度所作的辛辣讥评。书中写道:“八戒见此,忍不住呵呵大笑道:‘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老婆就不要江山,跪着和尚?’”在这里,作者不仅描绘了理想中的完美爱情,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还大力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礼教,冲击了有关的伦理观念。“体统”认为男人不能为老婆而有所舍弃或者给别人下跪,而前面写到的罗刹女为丈夫而给人下跪,并献出宝扇,这在“体统”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两相对照之下,封建社会人与人地位的不平等,封建伦理秩序对女性的不公与压制不言自明。读者在体味这些精彩故事的时候,不难洞察到吴承恩身上闪耀着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感他就是那个大智大勇、扫除众魔的孙悟空,连根深蒂固、森严可畏的封建礼教都揶揄了个够,《西游记》确是于“游戏之中暗传密谛”。②
四、同情女性命运
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③即求索虽有法则,获得却由命运。这似乎预言了《西游记》中那些张扬自我人性、争取幸福人生的女性的命运。她们逾越礼教,要与唐僧成亲,但却逃脱不了封建时代女性的宿命,都为自己大胆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西梁女王算是最幸运的一个,只被发起疯来撒泼弄丑的八戒吓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而蝎子精被昴日星官叫了两声,就现了本相,“浑身酥软,死在坡前”,被八戒上前,边骂边“一顿钉钯,捣作一团烂酱”。杏树精也被八戒“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挥倒在地,“根下鲜血淋漓”。而鼠精和玉兔最后都被上仙收走,去接受天条的惩罚,此生再休想拥有人间的欢愉与幸福。她们的身份有高有低、有贵有贱,但无论怎样,都是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追求人生的幸福,争得做人的基本权利,使自己像个真正的人一样活一回。小说对她们斗争情节的设计,是吴承恩对现实中反抗命运的女性给予的人学意义上的关怀。然而她们悲惨结局又在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女性不可能突破以儒家为主导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礼教文化规范,她们要与之对抗,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警示,正是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体现。
总之,吴承恩对当时备受封建礼教束缚与摧残的女性的自然之欲给予了同情,并用奇幻的故事表现了女性争取人性解放的诉求。他关于妇女人性解放的理想既折射着他本人智慧、悲悯的光芒,又透显着时代的精神。正是经过诸多像吴承恩这样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思想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贯彻男女平等、尊重女性自由权利和情感趋向的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