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应用的重要性充分提升,其全方位的应用已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办公和学习中,计算机技术应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技术,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成为了学生掌握其他技能的基础[1]。高职学生想要掌握計算机技术,应在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保证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引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2]。高职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相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为计算机应用教学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越发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设置了专门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教学。由此可见,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情况和典型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指导教师在使用投影设备进行操作演示过程中,单纯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老师的每一步进行操作,模式的固化致使学生无法对课程产生兴趣。使整个计算机教学缺少了单独思考和研讨的环节,此种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发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未对学生教育背景予以足够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因此其受教育程度和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有时在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课程传授时,会发现一些学生甚至从未曾接触过计算机,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常识也不太了解。如果忽视了这种情况,常常使高职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课程时很难掌握教学程度,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利。
(三)计算机教学深度存在差异性
由于高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时遇到了不小的困惑。针对这一情况,应及时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有这针对性的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计算机应用水平[3]。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一)应用类比教学方法
类比法主要是根据事物自身具备的属性,通过类比合理推断其应具备此属性的推理方法。将类比法应用于高职计算机的教学,利用类比教学方法检验计算机教学实践。其类比研究内容的共性越强,类比的稳定性质越大。在计算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通过传授学生类比的思想,以提升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
(二)科学应用合作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学生应能够通过掌握计算机操作以协助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从信息网络渠道获取信息数据。通过高职教师科学的设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理解计算机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面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时,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准则,增加学生计算机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目的[4]。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新事物的追求发生了潜在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准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将计算机教学量进行合理分段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高职院校教师应将计算机教学量进行合理分段,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课程编排,明确针对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深刻挖掘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习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课程调整,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五)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通过何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学科人才能力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应专注于探索计算机科学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形成知识、操作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参加比赛等方式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创建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
三、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为了使高职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应在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保证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应努力改变现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通过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补充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创建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准则,增加学生计算机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124-125.
[2]李丽.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83.
[3]陈新佩.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20,27(9):111-112.
[4]胡钟月.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3):250-251.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廖富荣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引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2]。高职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相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为计算机应用教学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越发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设置了专门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教学。由此可见,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情况和典型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指导教师在使用投影设备进行操作演示过程中,单纯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老师的每一步进行操作,模式的固化致使学生无法对课程产生兴趣。使整个计算机教学缺少了单独思考和研讨的环节,此种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发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未对学生教育背景予以足够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因此其受教育程度和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有时在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课程传授时,会发现一些学生甚至从未曾接触过计算机,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常识也不太了解。如果忽视了这种情况,常常使高职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课程时很难掌握教学程度,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不利。
(三)计算机教学深度存在差异性
由于高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时遇到了不小的困惑。针对这一情况,应及时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有这针对性的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计算机应用水平[3]。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一)应用类比教学方法
类比法主要是根据事物自身具备的属性,通过类比合理推断其应具备此属性的推理方法。将类比法应用于高职计算机的教学,利用类比教学方法检验计算机教学实践。其类比研究内容的共性越强,类比的稳定性质越大。在计算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通过传授学生类比的思想,以提升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
(二)科学应用合作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学生应能够通过掌握计算机操作以协助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从信息网络渠道获取信息数据。通过高职教师科学的设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理解计算机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面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时,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准则,增加学生计算机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目的[4]。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新事物的追求发生了潜在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准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将计算机教学量进行合理分段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高职院校教师应将计算机教学量进行合理分段,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课程编排,明确针对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深刻挖掘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习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课程调整,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五)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通过何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学科人才能力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应专注于探索计算机科学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形成知识、操作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参加比赛等方式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创建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
三、结束语
信息化背景下,为了使高职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应在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保证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应努力改变现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通过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补充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创建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准则,增加学生计算机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124-125.
[2]李丽.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83.
[3]陈新佩.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20,27(9):111-112.
[4]胡钟月.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3):250-251.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廖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