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制造业振兴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谷,各国出台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制造业在振兴计划,美国制造业重新崛起,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文章通过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经济数据对比分析美国制造业与美国经济复苏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依旧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复苏;制造业振兴;金融危机;贡献率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陷入萧条的发展周期,各个经济体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作为此次经济危机的爆发的源头,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2008年、200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0.8%、-2.8%,奥巴马政府为了提振美国经济,提出了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截至2014年12月,GDP较上年增加2.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9.6,经济扩张趋势明显,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正在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苏。文中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美国制造业振兴与美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经济数据对比分析
  对比制造业产值占比与一国GDP能够直观反映出,一国经济发展中制造业产值与GDP之间的联系。2000年至2007年,GDP总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从15.69%降至13.29%,美国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2008降至历史最低的12.26%。2009年至2012年数据,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提出,美国制造业触底反弹,制造业产值从1.65万亿美元增长到1.97万亿美元,其占GDP比重也从12.26%增长到12.96%,奥巴马政府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对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制造业状况有所好转,也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美国GDP变化与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其变化趋势也反映了美国经济在经融危机前后具体变化,金融危机以前美国经济中制造业增值不断下降,制造业与GDP增长率呈现出了一路走低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也传播到实体经济,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也降到十年来的最低点,增长率为-7.92%,随着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振兴计划,制造业率先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2011年增长率达到6.89%,远高于美国1.6%的GDP增速,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制造业贡献率分析
  本文采用产业贡献率指标来评价美国制造业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贡献,产业贡献率是指各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经济学中常用于分析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大小,按照贡献率的定义,本文对于2005年至2012年美国制造业产值的贡献率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业贡献率(%)=制造业产值增加量/GDP增加量×100%
  从制造业贡献率来看,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美国制造业贡献率2005年至2007年分别为9.98%、12.88%、7.68%,这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基本吻合,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制造业受损严重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自奥巴马政府提出制造业振兴计划,美国制造业开始展现出强劲的恢复势头,2010年至2012年期间,制造也贡献率分别为20.30%、16.93%、17.55%,金融危机之后,仅从制造业本身的产值贡献率来看,美国实现经济复苏的20%来自于制造业的贡献,这还不包括制造业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美国制造业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发现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带动了美国经济复苏,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结论及启示
  文中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经济数据对比分析,发现美国制造业振兴与美国经济复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美国制造业再振兴计划带动美国制造业强劲复苏,进而推动美国经济复苏。通过对制造业产业贡献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产业贡献率上升到20%,制造业振兴对于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实体经济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注意经济结构的变化,避免经济失衡,虚拟泡沫的出现,重视并积极发展制造业,加强高精端制造业的产研学的结合,推动技术进步,夯实经济基础,实体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辰,卢季诺.对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的初步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4(4):73-82
  [2]戴金平,谭书诗.美国经济再平衡中的制造业复兴战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10
  [3]刘伟丽.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4(4):15-19
  [4]胡峰,王芳.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4,5(5):75-79
  作者简介:
  杜琪(1991-),男,山西省长治人,工作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职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经济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文章结合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监督监管不到位,资金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吸收专业人才,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措施旨在创新我国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  一、引言  财政税收管理是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
【摘要】营销账务集中核算是指原本在县级部门的电费账务核算交给地市级公司进行统一核算,这样的核算方式,减少了基层账务人员在核算中发生作假或是营私舞弊的情况,规范下级县区的工作内容,账务集中核算能够有效保障电力公司的最大利益,提高了核算的速率。下面,笔者针对如何进行营销电费账务的集中核算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电费账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  一、建立统一的账目体系  进行营销电费账务的集中核算,县
【摘 要】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这个产业所创造的的价值现在占据着国民财富比重较大,是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与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贸易也是国际贸易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积极良好的资源与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其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现象严重,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引进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我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制定
【摘 要】证券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此次研究主要将证券市场危机作为切入点,分析政府救市的适度性。但当前的理论研究范畴内,对这一问题并无明确的解释与定义,存在争论。结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视角,对证券市场危机进行重新认知,探索政府救市行为以及方法。  【关键词】证券市场危机;政府救市;适度性  一、前言  证券市场出现危机,政府部门从未袖手旁观。但是,针对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
【摘 要】信用证是一种重要的结算方式,架起贸易的桥梁,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的来源成因及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优势,论述了信用证在国际国内贸易中的应用,在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信用证;贸易;应用  一、引言  有机会在银行的国际业务部实习,接触到信用证业务并跟班实习及上培训课,对信用证业务有了初步了解并感兴趣,结合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又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银行的文件掌握了相关的
【摘要】内控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梳理内部结构,合理安排工作流程,规范企业,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持续经营和发展,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我国企业内控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可以结合企业的特点,借鉴融合符合自身条件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以此制度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在国际经济变化中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控口径;信息沟通  一、制造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