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充满创新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生可以从知识结构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审视教学环境设计和相关性,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设计和课后要求等。 “正确概念”和前概念之间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接触,完成知识内化并最终被学生掌握,从而揭示知识内化的过程。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对策,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创新思维 内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30-02
一、前言
对于大学教学,教师一般会围绕着关键概念而展开,像一个网络结构。这些知识网络结构是由事实、概念以及有关的价值和意向构成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充满创新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生可以从知识结构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始教学,也可以从给一个规则入手。要知道创新人才的培养始于问题、基于实践,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实践。到底如何创设环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向,让学生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呢?笔者就此谈谈多年的大学物流学教学体会。
二、课前准备
(一)制作一些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要做到短小精悍,有些可以让学生上百度或其他网络事先观看,这些教学视频短的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长的视频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每一个视频都要针对下一次上课的特定问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或是知识要点和框架,或是引人入胜的发问等。提起制作视频,很多教师感觉有点难,其实只要能费点心也是很容易的。一是可以在网上找,百度、优酷、爱课程等网站拥有丰富的视频资源。二是自己制作。现在各大高校都有良好录播教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心得查漏补缺做好录制。
(二)提前理出课堂引导思路
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普适性的书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教师需要持续系统地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热身”性质的问题。要知道,学生的思考往往始于这些准备过程。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这个课前环节是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的关键。正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知识发生作用。这样基本完成“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此时有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此点燃。
三、课中设计
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诸多功能要素,物流范畴已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工程管理和设备维护等诸多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管理学科本身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的交流主要是灵活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起初,教师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赛等方式积极参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已经获得的知识都是“前概念”,而师生之间讨论所产生的内容则为“正确概念”。这种正确概念因为有他人的帮助,记忆痕迹一般比较深刻,所以抑制前概念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其实,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具有教学功能的统一体。
例如,教师在讲授物流学中“配送和配送中心”一章时,事先就可以提示学生观看视频“冷鲜禽的最后一公里”;阅读教材,了解一家有名的配送企业的运营情况,要求能讲述其主要的经营业务,优势和劣势表现在哪里?很显然,本节课的讲课重点是配送的概念,对此在介绍概念之后,采用比较的方法重点与之前学过的运输概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讲述配送的功能和分类,这些知识一般学生都能较好地阐述。此阶段完成之后,一般的学生已经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至少第二次内化,形成自己的“正确概念”。其实,物流管理学科本身所涉及的课程教学本身就很引人入胜,容易激起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火花。教师需要下一些课前功夫,注重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四、课后要求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内化,仅通过一两次内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多次内化、多个情景的应用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即“正确概念”和前概念之间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碰撞,完成知识内化并最终被学生掌握。为此,课后学习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就更具艺术性。在此,笔者列举一般院校容易做到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一)大力倡导学生参与新型开放式教学方式
在课后,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参加,如MOOC、移动学习和微课等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巩固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在参与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方法中注重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栏目,学生课余学习之后还可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就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统一作答,个别问题单独作答。师生进行有效互动,这将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物流相关的竞赛
这些竞赛最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耐力和创新思维。例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大赛能将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引入竞赛当中,这有力地推进物流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促进教师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比赛涉及信息系统开发、软硬件开发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实践为学生参赛事先设计一些项目主题。
竞赛让学生从确定选题,收集和整理资料,到撰写研究报告、项目答辩等方面都得到了系统了训练,学校实验室、机房等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师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结合。这种国家级的物流设计大赛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形象气质,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安排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物流企业调查或物流市场调查。调查在每年上学期期末,由教师安排,分班进行,一般一个地方一个组,一个组一般不超过10人,教师先做好示范调查表交给学生参考。笔者主要设计两张表:《农村物流市场情况调查表》、《物流企业情况调查表》,学生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以这些表进行修订,调查完成之后,小组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求介绍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要求找出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依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最后要把调查的所思所感体现在调查报告之中。教师根据每组调查情况和调查报告给予相应的分数等级,这个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作为必修课计1个学分。如今年暑假我们就安排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尴尬调查》的暑假实践活动,每个班分成4组,每个组大约7-10人。根据物流教研室多年的实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的,虽然有少部分“南郭先生”,但大部分学生借这个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有的学生为调查的企业出谋划策,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的学生就此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等。
(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物流管理作为管理类的学科属于应用性的学科,科学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们了解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研究课题把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企业物流项目研究,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与学生们一同研究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项目的工作,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设计还有很多,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最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笔者在此只是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助忠.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2] 刘助忠.物流实践教学资源自主开发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3] 沙超,张悦,黄海平.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创新思维 内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30-02
一、前言
对于大学教学,教师一般会围绕着关键概念而展开,像一个网络结构。这些知识网络结构是由事实、概念以及有关的价值和意向构成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充满创新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生可以从知识结构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始教学,也可以从给一个规则入手。要知道创新人才的培养始于问题、基于实践,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实践。到底如何创设环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向,让学生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呢?笔者就此谈谈多年的大学物流学教学体会。
二、课前准备
(一)制作一些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要做到短小精悍,有些可以让学生上百度或其他网络事先观看,这些教学视频短的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长的视频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每一个视频都要针对下一次上课的特定问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或是知识要点和框架,或是引人入胜的发问等。提起制作视频,很多教师感觉有点难,其实只要能费点心也是很容易的。一是可以在网上找,百度、优酷、爱课程等网站拥有丰富的视频资源。二是自己制作。现在各大高校都有良好录播教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心得查漏补缺做好录制。
(二)提前理出课堂引导思路
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普适性的书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教师需要持续系统地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热身”性质的问题。要知道,学生的思考往往始于这些准备过程。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这个课前环节是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的关键。正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知识发生作用。这样基本完成“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此时有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此点燃。
三、课中设计
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诸多功能要素,物流范畴已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工程管理和设备维护等诸多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管理学科本身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的交流主要是灵活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起初,教师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赛等方式积极参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已经获得的知识都是“前概念”,而师生之间讨论所产生的内容则为“正确概念”。这种正确概念因为有他人的帮助,记忆痕迹一般比较深刻,所以抑制前概念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其实,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具有教学功能的统一体。
例如,教师在讲授物流学中“配送和配送中心”一章时,事先就可以提示学生观看视频“冷鲜禽的最后一公里”;阅读教材,了解一家有名的配送企业的运营情况,要求能讲述其主要的经营业务,优势和劣势表现在哪里?很显然,本节课的讲课重点是配送的概念,对此在介绍概念之后,采用比较的方法重点与之前学过的运输概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讲述配送的功能和分类,这些知识一般学生都能较好地阐述。此阶段完成之后,一般的学生已经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至少第二次内化,形成自己的“正确概念”。其实,物流管理学科本身所涉及的课程教学本身就很引人入胜,容易激起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火花。教师需要下一些课前功夫,注重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四、课后要求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内化,仅通过一两次内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多次内化、多个情景的应用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即“正确概念”和前概念之间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碰撞,完成知识内化并最终被学生掌握。为此,课后学习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就更具艺术性。在此,笔者列举一般院校容易做到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一)大力倡导学生参与新型开放式教学方式
在课后,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参加,如MOOC、移动学习和微课等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巩固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在参与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方法中注重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栏目,学生课余学习之后还可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就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统一作答,个别问题单独作答。师生进行有效互动,这将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物流相关的竞赛
这些竞赛最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耐力和创新思维。例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大赛能将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引入竞赛当中,这有力地推进物流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促进教师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比赛涉及信息系统开发、软硬件开发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实践为学生参赛事先设计一些项目主题。
竞赛让学生从确定选题,收集和整理资料,到撰写研究报告、项目答辩等方面都得到了系统了训练,学校实验室、机房等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师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结合。这种国家级的物流设计大赛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形象气质,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安排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物流企业调查或物流市场调查。调查在每年上学期期末,由教师安排,分班进行,一般一个地方一个组,一个组一般不超过10人,教师先做好示范调查表交给学生参考。笔者主要设计两张表:《农村物流市场情况调查表》、《物流企业情况调查表》,学生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以这些表进行修订,调查完成之后,小组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求介绍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要求找出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依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最后要把调查的所思所感体现在调查报告之中。教师根据每组调查情况和调查报告给予相应的分数等级,这个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作为必修课计1个学分。如今年暑假我们就安排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尴尬调查》的暑假实践活动,每个班分成4组,每个组大约7-10人。根据物流教研室多年的实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的,虽然有少部分“南郭先生”,但大部分学生借这个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有的学生为调查的企业出谋划策,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的学生就此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等。
(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物流管理作为管理类的学科属于应用性的学科,科学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们了解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研究课题把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企业物流项目研究,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与学生们一同研究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项目的工作,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设计还有很多,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最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笔者在此只是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助忠.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2] 刘助忠.物流实践教学资源自主开发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3] 沙超,张悦,黄海平.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