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枕慰首话瓷枕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枕慰首乃人生大事也。人生之时日无常,每日以枕为伴凡十之二三,因此,可以说枕头是人生最重要的伙伴;人死之时日长眠,枕头则是人们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的朋友。
  有关枕头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现在已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从常理常情推测,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完全可以享受到以枕慰首之乐。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枕,卧为所荐首者也”。“荐”者,草垫子也。由此可以推知,人类早期使用的枕头应该是用草制成的,既简单又实用。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有一件竹枕,这是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枕具,证明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普遍使用枕头睡觉了。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现在争议颇大,如果得到考古确认,应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石枕。瓷枕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隋开皇十五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箱形瓷枕模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瓷枕。从收藏的角度看,瓷枕属于陶瓷美术的范畴,瓷枕上的每一种装饰,包括绘画、雕塑、书法、诗词乃至细小的辅助性装饰纹样,无不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马未都先生在其《茶当酒集》“宋人与宋枕”一文中表达的三个观点代表了藏界对古代瓷枕的基本认识和流行观点,值得商榷。
  其一,关于瓷枕的兴衰,马先生认为“用陶土堆塑成型,入窑高温烧成瓷枕,隋唐已见。唐以后,瓷枕渐多,至宋从质到量都达到登峰造极。金元以后渐少渐衰,直至消亡。”值得讨论的是瓷枕是否在“金元以后渐少渐衰,直至消亡。”
  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瓷枕一直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物品,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丧葬制度的根本变革,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视线中消失。
  应该说,自金元以来,明、清两代瓷枕的生产制作呈现出自宋以来的第二个高峰,生产的重心己由广大北方的地方窑口转移到南方的景德镇,风格发生重大转变,无论是造型、胎釉以及装饰都更加精细和实用,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如:英国铁路局退休基金会曾收藏过一件明代成化绿紫釉镂空鸳鸯枕,1989年5月在香港专拍中以52.8万港币拍出,长30厘米,绿釉淡雅,紫釉深沉,枕面刻了36个字的长铭:“成化元年孟秋吉日景德镇东山程氏静乐轩章靖公十一世孙竹节淳为妻何氏足真用”,其精巧的构思和造型,鲜艳的釉色搭配都是从前难得一见的,其艺术成就不输宋代。
  其二,关于瓷枕的功能,马先生认为“瓷枕为生活用具,常随亡者下葬。”也就是说,马先生认为瓷枕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随死者下葬只是物尽其用。为此马先生在《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I)》“宋人与宋枕”中进一步论证:“我们都有枕枕头的经验,瓷枕非常硬,怎么枕?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活人一定不枕,就是烧一个陶瓷的枕头给死人枕着。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原因是很多枕头上有字,字的表达意思一看就不是给死人写的。比如有的枕头上这么写:‘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人多的时候少说话,没事的时候早回家。这一看就不是给死人写的,死人怎么回家,没法回,真回家你就该害怕了——怎么又回来了?还有的枕头上写‘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这也不是给死人写的,死人头发早白了,反正在地下,爱白不白。……”。这段论说证明马先生没有弄明白古人的生死观——“事死如生”,瓷枕上的精美花纹以及文字,充分表现了古代人们“事死如生”的观念,对活人说的话当然也可以对死去的人说。
  明代屠隆著《考槃余事》载:“旧窑枕,长二尺五寸,阔六寸者,可用。长一尺者谓之尸枕,乃古墓中物,虽宋瓷白定,亦不可用。”这里屠隆先生对古代瓷枕的用途作了区分,即“可用”之日用瓷枕与“不可用”之尸枕,但是,对古代瓷枕功能的演变情况未做论述。
  古代瓷枕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属于冥器,这点从早期瓷枕的形制和材质就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所谓“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为什么唐代枕头小?因为唐以前瓷枕是作为冥器使用的,死人是不会乱动的,无需过多考虑瓷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活人用就很危险了。从材质上看,唐以前的陶、瓷枕制作工艺很粗糙,因为死人是没有知觉的,不必考虑其舒适性。
  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陶瓷工艺水平的进步,瓷枕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唐代,有人将卧兽枕作为镇宅、宜男、祈祝平安的吉祥之物。《唐书·五行志》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瓷枕真正作为活人的生活用品应该是从宋代开始的。北宋张未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很著名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提到的“碧瓷枕”、“玉枕”就是瓷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用品的重要证据。也有用作医用的,称脉枕,形体短小,做工较精,是中医大夫切脉时用来托垫手腕的用具。
  明清之后瓷枕从生活实用品进一步演变成人们雅俗共赏的工艺品、艺术品,集雕塑、绘画、书法、诗词为一体。据说乾隆皇帝就非常钟爱孩儿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其三,关于瓷枕的使用范围,马先生认为“瓷枕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其实,皇帝也是人,也有一颗脑袋,也是要睡觉的,也是会死掉的。干吗那么武断地说皇帝就不用瓷枕呢?
  在2001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宋代汝窑的瓷枕就以150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在千万元以上,这样一件瓷枕应该不是寻常人所能用的。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两百余件陶瓷枕,其中也有一件汝窑瓷枕,应是宋代御用之物。
  本人收藏的一件纪年款娇黄釉瓷枕更是帝王也用瓷枕的重要证据。
  枕长19.5厘米,宽12.8厘米,高12.8厘米。
  整体为瑞兽驮宝形,枕面为变形如意形,枕面下凹,出檐,平底,下有一圆形通气孔。枕面起二层台,依形开光,开光内塑立体云龙纹,台沿一周塑忍冬纹,枕面前台沿由右至左塑“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此枕通体施娇黄釉,颜色正黄,犹如鸡油,晶莹映彻,釉面开片细如鱼子,局部有受沁痕迹,侧光可见不均匀哈利光。枕座为一狮形瑞兽作匍匐状,口鼻阔大,双目圆睁,睛饰点漆,炯炯有神。狮口紧闭,仅露獠牙,似作咆哮状,嘴后两侧巧妙地留出通气孔。两耳甚小,作竖立状立于头顶,耳面向前甚为警惕。前脚安然匍匐,后腿用力蹬地,后爪紧缩上翘似鹰爪,似乎随时准备一跃而起。鬃毛卷曲后披,尾毛卷曲下垂,头顶及臀部皆饰以立体云纹。狮身背覆绣花毡毯,上承莲花座,莲座上托如意枕面。枕底为椭圆形,环饰一圈立体云纹,麻布底,中心留有一圆孔,瓷胎洁白坚致。此枕制作技法极为复杂,采用雕塑、划花、剔花以及沥粉工艺技法。枕面主题纹饰云龙纹及枕座上的云纹以沥粉工艺技法表现,凸出釉面。狮形瑞兽以雕塑方法处理。毡毯上的花纹及狮形瑞兽之眉毛、胡须、腿毛则以划花、剔花技法装饰。所有纹饰透过晶莹剔透的娇黄釉显现出来,高雅华贵,尽显皇家气派,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真是前所未见,非皇家莫属。
  结语:中国古代瓷枕是随着我国陶、瓷器工艺的发展以及古代丧葬制度的演变而出现的一个新品种,其功能由早期的冥器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器,近现代更进一步成为人们珍爱、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声明:本文照片版权所有,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复制、翻印、传播。
  
  声音
  
  我们太幸福了,甚至觉得今天的生活可以摆脱陶瓷而不会茫然不知所措。可当你用玻璃、不锈钢、塑料等材料将你所依赖的陶瓷一并替换掉时,你一定会发现生活忽然变得不美,变得生硬。别看陶瓷是个坚硬的生灵,在几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中,她所表达出的意愿,恰恰是我们文明长河中从不间断的一种努力;这种努力沁入人心,愈久弥香;这种努力,柔弱如水,以柔克刚。
其他文献
在安徽黄山,有条老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它叫屯溪老街。在这条八百米长老街的中心地段,矗立着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新一代江南名楼——万粹楼。此楼的主人名叫万仁辉,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万仁辉,解读他和万粹楼的故事,品味他们的点点滴滴。     梦寻古徽州情铸万粹楼    万仁辉,出生书香世家,浑身洋溢儒雅气息。青少年时便得涂菊清、刘新园两位名师悉心教导,受益颇深。后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
期刊
凭心而论,在我心目中,石恪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此人好像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画面上,而将心用于画面之后,就这一点来说,他真如一位深谙禅理的学人。没有高深的修养,何以能画出这般疏野露于外、静气凝于中的画作。减笔人物的画风形成于石恪,就在于他采用偈语式的绘画语言,为我们开辟了心灵的又一种体验。而梁楷继石恪之后,将这种绘画风格推向新的境界,其绘画融通和谐的立意,确立了他一代绘画大师的地位。但是石恪立
期刊
《考古》2008年03期刊载的《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一文,认为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巢湖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聚落,其中最重要的是遗址中的07M23。该墓位于凌家滩遗址墓地的核心区域,墓内“随葬的玉、石器排列紧凑而密集,局部层层叠压达2-6层”。笔者根据07M23随葬玉、石器布局形式,结合专家学者以往对汉代玉衣的研究,对汉代玉衣的形成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以求教于学界方家,不当
期刊
汪士慎(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想以科举考试改变困境,然屡试不第,只得放弃金榜题名之念,以书画自娱。雍正元年(1723年),举家移扬州,侨居城北,靠卖画为生;乾隆二年(1737年),左目失明,更号“左盲生”;乾隆十七年(1752年),双目皆昏眵,加上患有足疾,生活变得更为清苦窘迫。汪士慎嗜茶成癖,有“茶仙”之誉,以茶会友,常常“饮时得意写梅花
期刊
夏圭(1180—1230年),字禹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马远齐名,史称“马夏”。他的艺术生涯比马远稍晚一些,主要在南宋宁宗(1195—1224年)和理宗(1225—1264年)年间。宁宗时夏圭任画院待诏,获皇帝御赐“金带”的荣誉。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其艺术风格奇特突出,其中山水画风格与马远相近,两人均师承李唐,但他喜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被称为“拖泥带水皴”,构图大胆,自
期刊
甘肃张掖大佛寺藏明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佛寺蜚声海外的“镇寺之宝”,其写经扉画华美庄严,精妙绝伦,汉藏交融的艺术风格,真实体现出明代大佛寺多元文化影响的历史内涵。    曼荼罗本意是指古代印度国家的领土和祭祀所用的祭坛。现在一般把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的形式配列形成的图样称为曼荼罗。在佛教文化中,曼荼罗蕴示着一种精醇无比的境界,是一种诸佛为慈悲一切众生所发生的境界,它
期刊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对大维德瓶展开研究以来,对元青花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陶瓷研究领域的显学。1950年,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型器,对伊朗和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进行考察,首次从这些早期青花瓷器中辨认出一批元青花,将风格类似的都归为“14世纪青花瓷器”。波普博士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拉开了元青花研究的序幕。
期刊
江苏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特产宜兴紫砂壶始创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是我国特有的陶瓷工岂品。宜兴紫砂壶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包泽古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茶文化、陶文化与壶文化的最佳结合,深得历代文人雅上与上层精英的青睐与厚爱。    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西泠篆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开书法与砂壶结合的先河,制作了不朽的名作“曼生壶”。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书画家瞿应绍,他把书法绘画与紫砂壶有机
期刊
对古玉的爱好和收藏,或许会有很多种立场。可以怡情,也可以牟利;可以风雅,也可以庸俗;可以玩玩历史文化,也可以跟跟时尚潮流  总之,古玉的玩法有很多,而区别只取决于一点:立场或境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藏家丁峰先生雅舍所展示的部分高古玉器,一种浮尘之外超然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不单是因为这些拙朴简雅的藏品,刹那间会把你不由自主引进悠远的时光隧道,更是那不事张扬、安然沉稳的收藏境界,让你心有所动。
期刊
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的南京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收藏家队伍庞大,特别是玩古瓷者众多。近二十多年来,还出现了一个以收藏、研究、宣传、保护古瓷片为己任的“瓷片族”,在这里李绍斌先生是最早的“瓷片族”成员。2011年,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年会暨瓷友雅集在南京召开,我有幸受邀参与了这一盛会,感受到这个研究会的蓬勃气势及掌舵人李绍斌先生的个人魅力。    拾遗补缺变废为宝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搜集和研究古瓷片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