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步入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各种能力都需要得到提升,尤其在语文阅读能力更为的重要,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更是迫在眉睫,这是提高语文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方法策略
一、培养辨别字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或短语时,可以让学生随时备好词语字典进行查阅,在书本上做重要的紅笔批注,理解词语的本意以及在语境当中的深刻内涵,这样长期的坚持下来,不仅为提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养成阅读良好习惯的关键步骤。在做阅读题中不仅要学习新的字词,还要明白词语所要表达的情感色彩,如短语:“看你那傻样”,这样的短语读起来不太中听,但却含有浓厚的褒义的色彩,它囊括了说话者所要传达出的那种对对方的深沉爱意,而要换成“看你那熊样”,这样的短语读起来不但不中听,反而让对方听起来就会有浓厚的厌恶感,内容和刚才表达的意境完全相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也就大不相同。所以要明确词语在阅读中所要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也尤为重要。
理解句子在语境中所要传达出怎样的情感,就得要仔细的研读语段中的每一句话,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红笔做好批注,这样就可以慢慢的理解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的意图了。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情感的能力
初中的现代文阅读不同于小学的阅读,只考察一些简单的词语、句子连词成句,而初中的阅读往往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概括能力,也就是学生在阅读时的要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那样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所以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想理解作者的情感,就要边读边用笔将关键语句、字词、短语做好标记,理清文中的脉络,划分好段落,要逐段分析,通过每一个句子细细的品读。还要品读文中作者描写人物时的语气,语气的轻重,词语的使用,这些也会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色彩,对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为了更好地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还善于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比如作者会擅长使用一系列的动词、形容词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只有明确这些词语的涵义,再结合语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会更好的把握作者传达的情感,如李贺在《雁门太守行》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在这两个句子中就出现了两个动词,分别是“压”和“摧”,我们联系了做这首诗时的背景得知,当时唐王朝政局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李贺作为一位爱国者在国家危亡之际,必将首当其冲上阵杀敌,而此时敌军已经兵临城下,所以他就巧妙的运用了“压”和“摧”来运用浓厚的乌云来渲染敌军带来的嚣张气焰,有因就有果,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我军也不甘示弱,借用了“向日之甲光”显示出了守城将士们的飒爽英姿,两者之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作者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的通过这些动词巧妙地传达了出来。
三、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学习的能力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时不时的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在课下也要给他们读课外读物以及感悟的空间,才能为我们所用,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如我们在讲《智取生辰纲》这课的前几周,我就提前布置了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水浒传》,然后我在讲《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们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这段过程的经过,通过它们自己的意图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促动了他们读名著的热潮,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课后学生们也做了相应的笔记,知道了《水浒传》是施耐庵著名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一部长篇小说。本课主要节选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一一展开故事情节,悬念一个一个拉开,表面上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很高,实际上暗写晁盖等人用计的巧妙,读起来来引人入胜。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学贵在疑”。在语文教学中要广泛的开发学生的智力的能力,就要在课堂中想方设法的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多出一些有趣味的思考题,潜移默化的督促他们多读书多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在理解中融会贯通,逐步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时我会提出:哪位作者写的文章?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第二遍读课文时会提出:课文共写几段?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共分为几部分?第三遍读课文时我会更进一步的提出:文中作者游踪的路线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联系社会现实,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可促使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读,仰而思”,逐步培养成学生认真读书和认真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如《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结尾,到底存不存在这个世外桃源?就希望读者们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设想出多个合理的结尾,给我们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以上是便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体会的由来有感于阅读《语言学概论》,受益匪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还会更好的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5,11(06):83-90.
[2]杨博.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阳丽娜.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2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方法策略
一、培养辨别字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或短语时,可以让学生随时备好词语字典进行查阅,在书本上做重要的紅笔批注,理解词语的本意以及在语境当中的深刻内涵,这样长期的坚持下来,不仅为提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养成阅读良好习惯的关键步骤。在做阅读题中不仅要学习新的字词,还要明白词语所要表达的情感色彩,如短语:“看你那傻样”,这样的短语读起来不太中听,但却含有浓厚的褒义的色彩,它囊括了说话者所要传达出的那种对对方的深沉爱意,而要换成“看你那熊样”,这样的短语读起来不但不中听,反而让对方听起来就会有浓厚的厌恶感,内容和刚才表达的意境完全相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也就大不相同。所以要明确词语在阅读中所要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也尤为重要。
理解句子在语境中所要传达出怎样的情感,就得要仔细的研读语段中的每一句话,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红笔做好批注,这样就可以慢慢的理解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的意图了。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情感的能力
初中的现代文阅读不同于小学的阅读,只考察一些简单的词语、句子连词成句,而初中的阅读往往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概括能力,也就是学生在阅读时的要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那样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所以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想理解作者的情感,就要边读边用笔将关键语句、字词、短语做好标记,理清文中的脉络,划分好段落,要逐段分析,通过每一个句子细细的品读。还要品读文中作者描写人物时的语气,语气的轻重,词语的使用,这些也会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色彩,对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为了更好地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还善于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比如作者会擅长使用一系列的动词、形容词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只有明确这些词语的涵义,再结合语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会更好的把握作者传达的情感,如李贺在《雁门太守行》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在这两个句子中就出现了两个动词,分别是“压”和“摧”,我们联系了做这首诗时的背景得知,当时唐王朝政局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李贺作为一位爱国者在国家危亡之际,必将首当其冲上阵杀敌,而此时敌军已经兵临城下,所以他就巧妙的运用了“压”和“摧”来运用浓厚的乌云来渲染敌军带来的嚣张气焰,有因就有果,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我军也不甘示弱,借用了“向日之甲光”显示出了守城将士们的飒爽英姿,两者之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作者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的通过这些动词巧妙地传达了出来。
三、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学习的能力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时不时的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在课下也要给他们读课外读物以及感悟的空间,才能为我们所用,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如我们在讲《智取生辰纲》这课的前几周,我就提前布置了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水浒传》,然后我在讲《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们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这段过程的经过,通过它们自己的意图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促动了他们读名著的热潮,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课后学生们也做了相应的笔记,知道了《水浒传》是施耐庵著名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一部长篇小说。本课主要节选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一一展开故事情节,悬念一个一个拉开,表面上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很高,实际上暗写晁盖等人用计的巧妙,读起来来引人入胜。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学贵在疑”。在语文教学中要广泛的开发学生的智力的能力,就要在课堂中想方设法的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多出一些有趣味的思考题,潜移默化的督促他们多读书多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在理解中融会贯通,逐步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时我会提出:哪位作者写的文章?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第二遍读课文时会提出:课文共写几段?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共分为几部分?第三遍读课文时我会更进一步的提出:文中作者游踪的路线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联系社会现实,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可促使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读,仰而思”,逐步培养成学生认真读书和认真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如《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结尾,到底存不存在这个世外桃源?就希望读者们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设想出多个合理的结尾,给我们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以上是便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体会的由来有感于阅读《语言学概论》,受益匪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还会更好的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5,11(06):83-90.
[2]杨博.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阳丽娜.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