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许多学生面对教师的问题经常无动于衷。这种尴尬的局面下,教师不应该立即给予否定,也不应立即把答案告诉学生。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审时度势,随机作出应变,有层次地引领学生“入乎其内”、“沉潜其中”,这样才能使师生的有效对话渐入佳境。
一、“追问”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透彻地学习课文
教师的“穷追不舍”,其实是对学生回答的及时点拨与疏通。在教师追根究底的发问之下,学生的思维状态紧张而活跃,高速而有效。正是在这样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深层的理解。
1.追问于无以对答时。
很多时候,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答案总是雷同。譬如说,在教学完《船长》一文后,教师问学生学完此文后有何感想,学生的回答大都是:“佩服”、“敬佩”、“感动”、“震撼”……这样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旧知或在重复别人的意见,学生的“无语”使课堂显得那么呆板,可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是聪明的。在略显停滞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如下追问:“联系课文,说说你佩服船长的什么?”“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吗?”……教师适时的追问,敞开了学生思维的天空,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的深处,此刻,回荡于耳畔的学生回答是如此动听。
2.追问于思考欠深时。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就是在设疑、释疑、解惑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总会有差异,面对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到位,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是打断学生的话让其坐下,或是忙着替学生回答未答完的内容。此时,教师若不急于进行下一步同教学环节,而是静心听完学生不够到位的回答,凭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巧妙地运用追问给学生一个善意的提示,便可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使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教师的“推波助澜”,可让学生有“柳暗花明”之后的豁然开朗。
二、“补充”中引导学生丝丝入扣,激情地学习课文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教师及时的、恰当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1.“补”于导入,诱发情感。
于永正老师称导入为一门艺术,是的,精彩的导入可迅速把学生导入求知境界。针对课文,教师若能在导入时恰如其分地进行相关背景的补充,便能一下子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诱发学生探索的激情。
例如,学习《诺贝尔》,通过预习,学生已能初步感知诺贝尔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对于他究竟作出了多大贡献是了解得少之又少。于是,在导入时,我作了如下的补充:“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他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他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在255种专利中,其中炸药就达129种。想知道他为什么在炸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发明炸药的?”一连串的数字留给学生的是一脸的惊讶!此时,学生怎能不急于走进文本?
2.“补”于中间,引发情感。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个“厚积”的过程,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引领学生,让厚积的情感得以“薄发”呢?显而易见,一般简单说教是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真正情感的,这时,教师就要帮学生寻找到能触动学生内心的这一切入点,而在这时,补充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补”于总结,升华情感。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最后的总结,大都只是作了“挥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简单回顾,然而,好的总结有“画龙点睛”之神效。因此,结尾一补便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高度,升华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学《诺贝尔》,我对学生说:“在他的遗嘱中,对‘成就最突出的人’是这样说明的——‘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从这里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诺贝尔是在鼓励更多人去造福全人类!”这样,恰当地引入诺贝尔的原话,补足了文本的不足,提升了学生认知的高度。
三、“赏识”中指引学生步步为营,自信地学习课文
赏识也是有技巧的,笔者通常的做法有:
1.放大优点,让学生在鼓励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孩子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最大动力。因此,面对学生的优异表现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的回答令老师耳目一新,可见你有足够的智慧。”“这样的回答,连老师都没想到……”
2.挖掘亮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自己的诚心为学生搭起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蹲下身来,用孩子的高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平等,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时,他们将在这种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我尽可能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一个妙词或是一个佳句,及时作一番表扬,相信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学生的回答定能充满奇思妙想。
用心地对待学生,不要总苛责于他们的回答不够精彩;用心地对待教学,反思自己究竟哪个环节的处理还不够恰当。到那时,我们的课堂定能让自己,更能让学生感到满意!
(责编钟岚)
一、“追问”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透彻地学习课文
教师的“穷追不舍”,其实是对学生回答的及时点拨与疏通。在教师追根究底的发问之下,学生的思维状态紧张而活跃,高速而有效。正是在这样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深层的理解。
1.追问于无以对答时。
很多时候,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答案总是雷同。譬如说,在教学完《船长》一文后,教师问学生学完此文后有何感想,学生的回答大都是:“佩服”、“敬佩”、“感动”、“震撼”……这样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旧知或在重复别人的意见,学生的“无语”使课堂显得那么呆板,可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是聪明的。在略显停滞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如下追问:“联系课文,说说你佩服船长的什么?”“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吗?”……教师适时的追问,敞开了学生思维的天空,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的深处,此刻,回荡于耳畔的学生回答是如此动听。
2.追问于思考欠深时。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就是在设疑、释疑、解惑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总会有差异,面对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到位,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是打断学生的话让其坐下,或是忙着替学生回答未答完的内容。此时,教师若不急于进行下一步同教学环节,而是静心听完学生不够到位的回答,凭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巧妙地运用追问给学生一个善意的提示,便可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使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教师的“推波助澜”,可让学生有“柳暗花明”之后的豁然开朗。
二、“补充”中引导学生丝丝入扣,激情地学习课文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教师及时的、恰当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1.“补”于导入,诱发情感。
于永正老师称导入为一门艺术,是的,精彩的导入可迅速把学生导入求知境界。针对课文,教师若能在导入时恰如其分地进行相关背景的补充,便能一下子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诱发学生探索的激情。
例如,学习《诺贝尔》,通过预习,学生已能初步感知诺贝尔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对于他究竟作出了多大贡献是了解得少之又少。于是,在导入时,我作了如下的补充:“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他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他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在255种专利中,其中炸药就达129种。想知道他为什么在炸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发明炸药的?”一连串的数字留给学生的是一脸的惊讶!此时,学生怎能不急于走进文本?
2.“补”于中间,引发情感。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个“厚积”的过程,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引领学生,让厚积的情感得以“薄发”呢?显而易见,一般简单说教是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真正情感的,这时,教师就要帮学生寻找到能触动学生内心的这一切入点,而在这时,补充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补”于总结,升华情感。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最后的总结,大都只是作了“挥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简单回顾,然而,好的总结有“画龙点睛”之神效。因此,结尾一补便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高度,升华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学《诺贝尔》,我对学生说:“在他的遗嘱中,对‘成就最突出的人’是这样说明的——‘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从这里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诺贝尔是在鼓励更多人去造福全人类!”这样,恰当地引入诺贝尔的原话,补足了文本的不足,提升了学生认知的高度。
三、“赏识”中指引学生步步为营,自信地学习课文
赏识也是有技巧的,笔者通常的做法有:
1.放大优点,让学生在鼓励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孩子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最大动力。因此,面对学生的优异表现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的回答令老师耳目一新,可见你有足够的智慧。”“这样的回答,连老师都没想到……”
2.挖掘亮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自己的诚心为学生搭起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蹲下身来,用孩子的高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平等,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时,他们将在这种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我尽可能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一个妙词或是一个佳句,及时作一番表扬,相信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学生的回答定能充满奇思妙想。
用心地对待学生,不要总苛责于他们的回答不够精彩;用心地对待教学,反思自己究竟哪个环节的处理还不够恰当。到那时,我们的课堂定能让自己,更能让学生感到满意!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