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人的现代化素质及其构建r——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农群英汇》节目为例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人”的概念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同.本文观察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三农群英汇》节目的内容,发现节目展示了新农人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辩证对待传统经验,具有产业化思维,主动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三农群英汇》对于新农人形象的展现与塑造,既创新了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居民在现代化观念冲击下所发生的内生性转变,很好传递了时代精神.
其他文献
我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是中国加强残疾人人权保障的一个里程碑事件.《马拉喀什条约》是《世界人权宣言》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相关原则和制度的积极落实,更加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广大阅读障碍者的文化权益.批准《马拉喀什条约》也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应进一步加快《马拉喀什条约》相关的配套立法和制度建设,尽快推动条约落地实施;同时加强我国条约落实情况的国际传播,通过传播具体场景和典型案例,做好议程设置,多渠道发声,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提升我国版权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传播力,向世界讲好中国版权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影响因素梳理与因子分析,研究识别出粉丝资源、专业化程度、主题分类、叙事策略、叙事语种、叙事音乐、标题话题性、内容密度、主流意见参与度等9个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民间草根叙事策略、粉丝黏性运营是中华传统文化短视频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中华传统文化短视频跨文化传播更宜采用微观视角切入,合理使用非语言符号化解文化障碍,从共性经验与共同兴趣出发做好短视频社群运营.
广播剧《安妮的花海》以香港青年梁安莉扶贫创业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了香港青年在贵州山区创业扶贫、用自己的追求逐梦新时代并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认知的心路历程.本文从题材、剧情设计、内容挖掘以及融合传播等几个方面对该剧进行分析,阐述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视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建设性叙事的一次有益尝试.此片遵循共同体逻辑、时间逻辑、方案逻辑与情感逻辑,讲述新时代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故事,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民族文化的媒体实践.
当前业内外对于校对的工作内容、校对在出版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文章从校对的职责、定位随时代进步而发生的变化出发,结合校对工作中的实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校对工作中应注意的思维转变,力图说明校对工作具有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校对工作对提升图书价值具有的重要意义,校对应充分发挥好作为书稿“把关人”的重要作用.
《考工记》造物技术性的文本属性决定了其在数字化再生产过程中具有多元化拓展的可能,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为其多形态数字化传播构建了基础.立足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征以及《考工记》的文化内涵,研究认为《考工记》数字化再生产与传播是对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活化传承,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社会性和消费性等特征,并进一步提出古籍数字化再生产与传播的策略和模式.
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大量红色经典诗词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鲜活生动的教材.以经典诗词回望百年党史,以青春视点聚焦光辉历程,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探索创新表达方法路径,地方主流媒体在今年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本文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融媒体产品为例,从视角、主题、精神传承以及融合传播等维度进行了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时代民族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方向指引.该文从主流媒体民族新闻工作角度出发,强调要想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搞好主流媒体“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应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为纽带,逐步形成具有向心力的民族新闻传播格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广播专题节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回顾党的百年征程、弘扬主旋律,采用微视角叙事,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典型人物反映大事件,借助多元声音手段烘托与升华主题,使宏大历史主题下的音频节目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联合湖北省档案馆推出全媒体产品《档案里的党史故事》,该系列产品挖掘湖北地区红色历史资源,从策划布局、融媒生产再到矩阵传播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