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文学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众多论述之中,论者采取的基本上是两者强弱对比鲜明的论述模式,多剖析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宰制性影响。其实,考察文学传播介质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从原始的口语、文字到当今现代化的电子与网络,文学传播介质日趋科技化、多元化与普泛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学与大众传媒融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借鉴与吸收、相互融合与共生的关系。文学不仅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传播内容,而且正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与叙事手法运用于大众传媒节目的建构与运作当中,进而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就是这样一个有机结合的典范节目。
颁奖典礼形式的文学性建构
在各大媒体纷纷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推出各种各样另类的评选活动时,《感动中国》则以其敏锐的眼光,大胆从主流意识入手,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对象,振奋昂扬的民族精神,倡导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并因此占得了先机。在颁奖典礼这一重要环节的组织与建构上,它再次大胆与文学联姻,对整个颁奖流程进行形象化的设计,将它制作成一台感人至深的精神与艺术盛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形式如下:获奖人物事迹介绍性短片+专家评语+颁奖辞+颁奖+简短访谈。典礼形式充满文学想象。
《感动中国》另一突出表现是它的情感的表现力与穿透力。《感动中国》是一个精神品牌,它通过展示获奖人物高尚的行为及内心世界来点亮公众的心灵世界,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这与文学审美情感那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颁奖典礼形式既是获奖人物形象的展示与塑造,对观众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
颁奖情景的文学性修辞
麦克卢汉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的感觉比来适应外界,每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产生出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使人类得以凭借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其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相应地延伸。《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深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之精髓,它在设计具体的颁奖流程时,将画面、音乐与文学熔于一炉,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感官与思维,使整个过程显得既大气又灵气。
典礼流程七个环节就是七个情境,每一个情境都是一个具象的现实、一种现场感、一种深刻体验,其丰富的图像信息给观众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第一印象。然而,典礼并不满足于此,它还对图像信息给予充分发掘,将获奖人物闪光的灵魂放大于观众眼前、烙刻于观众心中。为此,典礼借用了一些文学性的表现手法,如播放事迹短片时穿插解说词、将各个情境进行情节化串联等,多方面塑造获奖人物。比如,在播放2005年度获奖人物王顺友的事迹短片时,王顺友和他的马在山间踽踽独行,夜深了,王顺友坐在篝火旁喝酒,他的脸布满风霜的痕迹,空旷的山间只有他不成曲调的歌声。画面中清风、明月、篝火等虽然能够通过观众的目见耳闻获取王顺友行旅的孤独、寂寞等信息,但王顺友的坚忍、寂寞、孤独与可贵并不仅仅是图像所能完全予以展现的,比如说工作质量等。因此,短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解说词的诠释功能,调动观众的思考与想象,对图像进行填充与延伸,获取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形象的画面配以精确的数字,满怀钦敬的言语与腔调,一个质朴而又高大的王顺友、一个可亲又可敬的王顺友就活生生地矗立在观众面前。
情节化镜头组接是颁奖情景文学性修辞的第二个表现。典礼流程将事迹介绍短片置放在仪式开头,打破了常规上先通报获奖人物姓名,然后介绍其事迹,再次给获奖人物颁奖的陈旧模式,即“果+因+因”结构。采取了首尾圆合,因果逻辑较为鲜明的情节化结构模式,即“因+果+因”结构。所谓情节化,主要是指文学创作中,按因果逻辑来组织故事、结构矛盾冲突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典礼流程将事迹介绍短片置于起首,有效地塑造了获奖人物形象,易引起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形成获奖应在情理之中这样一种共识,从而为后面获奖人物出场作了有力铺垫。结尾对获奖人物的采访则是对开头人物事迹的深层次阐述,是人物精神的升华。如此,整个典礼流程就变成一台有情节、有故事,更有内涵的文学盛宴。
颁奖词的文学性修辞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整个典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典礼因它而增色不少。颁奖词是最能体现语言艺术魅力的应用性写作文类之一,它一般具有简洁精练、词吻意合、文笔优美等特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不仅拥有上述特点,它更借助文学的修辞手法,并结合现代影视技术,将声音、画面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使颁奖词的创作水平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与其他各种评选活动的颁奖词不同,《感动中国》采用二度致辞的做法,即主持人先朗诵推选委员会的推荐词,再由另一主持人诵读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映衬,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并对他们所做出的事迹予以充分肯定与积极评价。以2004年度获奖人物任长霞的颁奖词为例,推选委员会委员李大同推荐词为:“事迹可以笔下生花,然而14万自发上街悼念的群众是更生花的笔。人民悼念谁,则此人必有大功于人民。”评委会给任长霞的颁奖词为:“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推荐词用简练的语言,从人民的角度,借他们自发上街悼念的举动从侧面衬托,高度概括了任长霞的功绩。颁奖词则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采用对照、排比及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正面工笔细描,塑造了任长霞这位百姓爱戴的女英雄,也从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任长霞所做的突出贡献。
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四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来看,其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用语逐渐由语言性向文学性倾斜。比如,2002年度的颁奖辞运用排比达9次之多,此外还有对比、递进、转折等多种汉语修辞方法,语言精练,学术气多于文学气。到了2004年,语法修辞明显减少,形象描绘出现达5次之多,2005年度这一特色不仅保持了2004年的水平,而且出现了人称变换的文学性叙述,使这一届的颁奖词显得更加色彩斑斓。如在对舞蹈演员邰丽华进行评价时,评选委员会是这样予以鉴定的:“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一改以往第三人称单调的叙述视角,此处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将邰丽华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女子一下子拉近到观众面前,近距离地加以凝视,感受她生命的强音。从另一角度看,这种视角变换一反观众以往的接受经验,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极大丰富,各种媒体的融合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文学被整合进入其他媒介当中是多元形态的媒体环境下,文学寻求出路的所在,也是其他媒介借助文学提升自身品位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上,电视屏幕上的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有一个文学性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文学是一切电视节目(作品)的基础。从节目形式与流程的整体性建构到节目画面与人物的形象化处理,再到颁奖辞的文学性描绘,文学成为《感动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最为积极的因素,它的成功参与为其他传媒节目文学化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空。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社科基金课题《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颁奖典礼形式的文学性建构
在各大媒体纷纷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推出各种各样另类的评选活动时,《感动中国》则以其敏锐的眼光,大胆从主流意识入手,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对象,振奋昂扬的民族精神,倡导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并因此占得了先机。在颁奖典礼这一重要环节的组织与建构上,它再次大胆与文学联姻,对整个颁奖流程进行形象化的设计,将它制作成一台感人至深的精神与艺术盛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形式如下:获奖人物事迹介绍性短片+专家评语+颁奖辞+颁奖+简短访谈。典礼形式充满文学想象。
《感动中国》另一突出表现是它的情感的表现力与穿透力。《感动中国》是一个精神品牌,它通过展示获奖人物高尚的行为及内心世界来点亮公众的心灵世界,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这与文学审美情感那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颁奖典礼形式既是获奖人物形象的展示与塑造,对观众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
颁奖情景的文学性修辞
麦克卢汉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的感觉比来适应外界,每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产生出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使人类得以凭借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其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相应地延伸。《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深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之精髓,它在设计具体的颁奖流程时,将画面、音乐与文学熔于一炉,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感官与思维,使整个过程显得既大气又灵气。
典礼流程七个环节就是七个情境,每一个情境都是一个具象的现实、一种现场感、一种深刻体验,其丰富的图像信息给观众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第一印象。然而,典礼并不满足于此,它还对图像信息给予充分发掘,将获奖人物闪光的灵魂放大于观众眼前、烙刻于观众心中。为此,典礼借用了一些文学性的表现手法,如播放事迹短片时穿插解说词、将各个情境进行情节化串联等,多方面塑造获奖人物。比如,在播放2005年度获奖人物王顺友的事迹短片时,王顺友和他的马在山间踽踽独行,夜深了,王顺友坐在篝火旁喝酒,他的脸布满风霜的痕迹,空旷的山间只有他不成曲调的歌声。画面中清风、明月、篝火等虽然能够通过观众的目见耳闻获取王顺友行旅的孤独、寂寞等信息,但王顺友的坚忍、寂寞、孤独与可贵并不仅仅是图像所能完全予以展现的,比如说工作质量等。因此,短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解说词的诠释功能,调动观众的思考与想象,对图像进行填充与延伸,获取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形象的画面配以精确的数字,满怀钦敬的言语与腔调,一个质朴而又高大的王顺友、一个可亲又可敬的王顺友就活生生地矗立在观众面前。
情节化镜头组接是颁奖情景文学性修辞的第二个表现。典礼流程将事迹介绍短片置放在仪式开头,打破了常规上先通报获奖人物姓名,然后介绍其事迹,再次给获奖人物颁奖的陈旧模式,即“果+因+因”结构。采取了首尾圆合,因果逻辑较为鲜明的情节化结构模式,即“因+果+因”结构。所谓情节化,主要是指文学创作中,按因果逻辑来组织故事、结构矛盾冲突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典礼流程将事迹介绍短片置于起首,有效地塑造了获奖人物形象,易引起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形成获奖应在情理之中这样一种共识,从而为后面获奖人物出场作了有力铺垫。结尾对获奖人物的采访则是对开头人物事迹的深层次阐述,是人物精神的升华。如此,整个典礼流程就变成一台有情节、有故事,更有内涵的文学盛宴。
颁奖词的文学性修辞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整个典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典礼因它而增色不少。颁奖词是最能体现语言艺术魅力的应用性写作文类之一,它一般具有简洁精练、词吻意合、文笔优美等特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不仅拥有上述特点,它更借助文学的修辞手法,并结合现代影视技术,将声音、画面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使颁奖词的创作水平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与其他各种评选活动的颁奖词不同,《感动中国》采用二度致辞的做法,即主持人先朗诵推选委员会的推荐词,再由另一主持人诵读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映衬,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并对他们所做出的事迹予以充分肯定与积极评价。以2004年度获奖人物任长霞的颁奖词为例,推选委员会委员李大同推荐词为:“事迹可以笔下生花,然而14万自发上街悼念的群众是更生花的笔。人民悼念谁,则此人必有大功于人民。”评委会给任长霞的颁奖词为:“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推荐词用简练的语言,从人民的角度,借他们自发上街悼念的举动从侧面衬托,高度概括了任长霞的功绩。颁奖词则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采用对照、排比及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从正面工笔细描,塑造了任长霞这位百姓爱戴的女英雄,也从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任长霞所做的突出贡献。
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四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来看,其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用语逐渐由语言性向文学性倾斜。比如,2002年度的颁奖辞运用排比达9次之多,此外还有对比、递进、转折等多种汉语修辞方法,语言精练,学术气多于文学气。到了2004年,语法修辞明显减少,形象描绘出现达5次之多,2005年度这一特色不仅保持了2004年的水平,而且出现了人称变换的文学性叙述,使这一届的颁奖词显得更加色彩斑斓。如在对舞蹈演员邰丽华进行评价时,评选委员会是这样予以鉴定的:“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一改以往第三人称单调的叙述视角,此处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将邰丽华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女子一下子拉近到观众面前,近距离地加以凝视,感受她生命的强音。从另一角度看,这种视角变换一反观众以往的接受经验,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极大丰富,各种媒体的融合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文学被整合进入其他媒介当中是多元形态的媒体环境下,文学寻求出路的所在,也是其他媒介借助文学提升自身品位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上,电视屏幕上的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有一个文学性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文学是一切电视节目(作品)的基础。从节目形式与流程的整体性建构到节目画面与人物的形象化处理,再到颁奖辞的文学性描绘,文学成为《感动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最为积极的因素,它的成功参与为其他传媒节目文学化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空。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社科基金课题《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