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备受关注。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文章基于访问期刊数据库、期刊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并提出期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传播力的对策:加强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深入开展数字化工作;重视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与营运,实现“自媒体化”多元传播方式;整合全省期刊资源,创建区域刊群公共数字出版平台;加强编辑数字化新媒体应用能力,促进期刊传播力提升。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办刊;新媒体平台;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58-04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联合20多家高校图书馆及相关单位,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Web下载率、被引量等21个定量评价指标评估,以及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定性评审确定的[1],刊载某学科(或专业)论文较多,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使用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受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不仅是知识创新成果的传播载体,更是知识创新和产出的体现。广东省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广东的期刊出版事业也发展蓬勃,科技期刊承担着科技强省的特殊使命,人文社科期刊肩负着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2017年广东省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期刊有近400种,是我国第五大期刊大省,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63种[1],大多是80年代前创刊的“老牌”期刊,办刊历史悠久。近年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2-5],中文核心期刊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
本文以《产经评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球化学》《电镀与涂饰》《分析测试学报》等广东省63种中文核心期刊[1]为调查对象,采用访问期刊数据库、期刊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对期刊的出版现状展开调查。通过中国知网出版来源检索功能收集整理全省中文核心期刊的基本出版信息;调查各刊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网国内四大期刊数据库平台合作的情况;调查各刊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平台,以及采用微信公众号、期刊App等新兴数字化手段的情况等。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发展较好、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的办刊现状与数字化转型情况,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期刊数字化转型提升期刊传播力,并为其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促进全省期刊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1 百家争鸣:广东中文核心期刊基本概况
1.1 学科分布较广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报道范围覆盖各大学科领域,其中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16种、社会科学类期刊12种、工程科技类期刊10种、基础科学类期刊9种、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7种、哲学与人文科学类期刊3种、农业科技类期刊3种、信息科技类期刊2种等,属科技类期刊的有38种,属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有25种。
1.2 主办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有高等院校、科研院、 行业/专业学会等,其中以高等院校为主,有28种、占比44.44%,行业/专业学会主办的有17种、占比26.98%,科研院所主办的有13种、占比20.63%。
1.3 创刊时间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36—2008年间,在2000年前创刊的有59种,其中1936年至20世纪70年代创刊的期刊有23种、80年代创刊的有29种、90年代创刊的有7种;2000年后创刊的有4种(《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电网技术》《公共行政评论》)。
1.4 出版周期以双月刊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中,双月刊有35种、占比55.55%,月刊有24种、占比38.10%,半月刊有4种、占比6.35%。
2 与时俱进:期刊数字化转型与集群化办刊现状
2.1 重视与大型数字化平台紧密合作
当前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四大数字化平台推动着我国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这些大型数字化平台聚集了单个期刊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促使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利益诉求[5]。积极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是当前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首选的既简单又高效的途径。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均与国内不同大型数据库进行合作,其中除了2种期刊(《中国职业医学》《广东社会科学》)没有被超星期刊网收录外,其他61种期刊均被四大国内数据库收录、占比96.83%,实现了纸刊的数字出版。但近年来,数字化背景下读库的人越来越多,读刊的人越来越少,纸刊存在感下降,期刊出版单位主体性丧失。
2.2 网刊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门户网站是期刊自主宣传、内容管理和发布的渠道,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标配”。目前除《花城》《现代哲学》《证券市场导报》外,广东有60种中文核心期刊建有门户网站、占比95.24%,其中有23种期刊网站设有英文版(科技期刊2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3种),说明對国际交流比较重视,有意为收录进国际检索系统创造条件。引入数字采编系统,能方便期刊数字化管理,更大程度地吸纳稿源,为作者提供便捷服务,而且通过期刊论文开放获取可实现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目前有53种期刊开通了数字采编系统、占比84.13%。其中,玛格泰克采编系统应用最广,有19种期刊采用;其次是勤云、腾云采编系统,分别有11、8种期刊采用;其他商业采编系统还有西安知先、三才、仁和汇智、博思汇文等;《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辑加工、内容发布全流程的数字化。仍有部分期刊虽构建了门户网站,但仅提供简单的在线投稿方式甚至还采用邮箱投稿形式;一些期刊网站仅提供目录或摘要浏览,而全文须购买或需权限才能浏览、下载,仅31种期刊网站免费提供全文开放获取(OA)服务。 2.3 微信公众平台、期刊App新媒体平台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有49种、占比73.02%,有41种期刊集中在2013—2017年注册开通,38种期刊微信公众号已通过机构认证。可见近几年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期刊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49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构建情况五花八门,主要服务包括信息推送、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以及微店、广告、在线支付等,部分功能与期刊门户网站重合。其中,17种设有稿件查询功能,26种设有过刊全文浏览功能。一些期刊只简单地设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甚至还未设置菜单;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忽视了用户需求,未设置用户关注的服务功能,如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等;绝大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号忽略了微信即时交流互动的功能,这致使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流于形式。期刊App的开发应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只有“中华医学期刊”App和“镀涂学堂”App两款。期刊App可汇聚各种类型的网络受众,期刊可以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期刊新媒体平台不能仅止步于搭建,应充分发挥其传播交流的重要功能。
2.4 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有待重视与积极尝试
在采用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方面,DOI码是今后实现信息资源互链及共享的发展趋势之一,可凭DOI码抢先发布论文内容,为优先出版打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的传播力。OSID码技术是首创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技术,以OSID码为媒介,期刊可得到丰富的媒体融合应用,实现轻量化转型。知网推出的“网络首发”可以更快地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但目前除了超过半数(48/63)期刊采用了文章DOI码外,不到半数(29/63)期刊实行知网网络首发,仅有《南方水产科学》采用了OSID码。可见,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者寥寥。这些新型数字出版方法、技术需要时间检验,也需要出版单位予以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尝试。
2.5 个别期刊实行集群办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加盟中华医学期刊网(http://medjournals.cn/index.do)实行集群办刊。中华医学期刊网汇集187种医学期刊,是目前我国集群办刊的优秀典范,是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科协关于科技期刊做优、做大、做强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期刊集约化出版平台,以最大程度团结国内优质医学期刊,提升中国医学期刊的生产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医学论文发表和发现平台,吸引我国学者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科技成果应用。通过提供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出版工具(期刊发布平台、期刊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App等数字产品),中华医学期刊网开创了“科学策划、协同采编,多重标引,多元发布,互动服务”的新型出版业态,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携手并进,有序发展”的期刊集群化新局面[6]。
3 锐意进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传播力提升对策
广东绝大多数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单位均具有数字化办刊意识,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紧密,并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其他数字化形式,如构建期刊门户网站,采用数字采编系统,启用微信公众平台,个别期刊迈出探索期刊App等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一步。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简单追求数字化形式的转型,局限于工具性的简单应用,而未与提升传播力有效对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应着眼以下方面提升期刊传播力。
3.1 加强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深入开展数字化工作
一直以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平台为我国纸质期刊提供数字出版平台服务。目前网络数据库平台仍是期刊数字化传播的主要渠道,期刊若想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成熟数字化平台合作,改变办刊发展理念,为数字化读者优先更新等,甚至可将数字化的学术期刊先于纸质期刊发表,实行网络首发,大大缩短论文刊发时间,既能保障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又能加速研究成果的傳播。以大型数据库平台为主导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工作正向纵深发展,广东期刊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数字化工作,多尝试其开发的不同数字出版综合技术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期刊的深度传播。
3.2 重视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与营运,实现“自媒体化”多元传播方式
目前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主要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App建设等,多元的传播途径是提高期刊传播力、提升论文显示度、促进期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各平台既要重创建更要重运营,不能流于形式,须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数字化出版和传播工作,积极推动期刊“自媒体化”,如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将论文加工成适合各种媒介发布的数字版本,通过平台网站、微信、App等新媒体进行精准推送、传播[7];加强OA服务,提高获取阅读资源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能够加快出版传播时效[8];开通RSS订阅、Email-Alert订阅等个性化服务,为读者用户提供较为有针对性的专项定制内容等。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必须加强基于传播力提升的平台建设、管护及有效利用[5]。
3.3 整合全省期刊资源,创建区域刊群公共数字出版平台
广东期刊集群化发展薄弱,目前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加入了中华医学会期刊群集群办刊,大多数期刊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仍是孤军办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群自主开发数字采编系统、移动终端系统等,并作为产品进行推广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期刊传播力得到有效提升[9]。该刊群掌握主动权,形成竞争优势,这值得广东期刊借鉴与学习。建议基于行业/专业或主管机构集群办刊,加盟或是创建期刊集群,互惠互利互促共赢,打造数字化、集约化、精品化的高水平期刊运营平台[9],可汇集全省期刊编辑和各学科的审稿专家,高效发现、编审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促使科研成果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及时、灵活的传播,有利于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3.4 加强编辑数字化新媒体应用能力,促进期刊传播力提升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體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促进期刊高水平创新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编辑新媒体素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和互动化趋势,融入新兴媒体,革新多渠道传播。但目前相当部分的编辑对期刊数字出版、新媒体应用掌握不多,缺乏运用数字出版技术、新媒体提升出版和传播的能力[7]。期刊数字化建设需要既懂学科专业内容又懂计算机、新媒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适时提供相关培训,使编辑更好地应用数字化出版技术,更好地对数字化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可适时引进具备互联网思维、有创新意识、掌握微信等新媒体发展规律、擅长文案写作、美工设计、运营推广的复合型人才,为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建龙,朱强,张俊娥,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陈晶晶.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及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7):137-141.
[3]王小琴.数字化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出版攻略[J].编辑学报,2018,30(S1):86-88.
[4]陈晓利.论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盈利模式创新[J].出版广角,2018(20):45-47.
[5]张志强.刍议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传播力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8(12):64-69.
[6]刘冰,姜永茂.奋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9,31(2):119-123.
[7]黄浩海.福建省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3):51-55.
[8]付雅静,钱俊龙.数字出版时代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途径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62-1266.
[9]安珍,周小潭,许炳.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9(2):102-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媒体融合下广东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调查及传播力提升研究”(2017A030303039)。
作者简介:崔建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
通信作者:张辉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办刊;新媒体平台;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58-04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联合20多家高校图书馆及相关单位,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Web下载率、被引量等21个定量评价指标评估,以及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定性评审确定的[1],刊载某学科(或专业)论文较多,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使用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受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不仅是知识创新成果的传播载体,更是知识创新和产出的体现。广东省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广东的期刊出版事业也发展蓬勃,科技期刊承担着科技强省的特殊使命,人文社科期刊肩负着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2017年广东省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期刊有近400种,是我国第五大期刊大省,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63种[1],大多是80年代前创刊的“老牌”期刊,办刊历史悠久。近年期刊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力提升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2-5],中文核心期刊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理应大胆创新,积极提升期刊传播力。
本文以《产经评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球化学》《电镀与涂饰》《分析测试学报》等广东省63种中文核心期刊[1]为调查对象,采用访问期刊数据库、期刊门户网、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对期刊的出版现状展开调查。通过中国知网出版来源检索功能收集整理全省中文核心期刊的基本出版信息;调查各刊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网国内四大期刊数据库平台合作的情况;调查各刊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平台,以及采用微信公众号、期刊App等新兴数字化手段的情况等。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发展较好、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的办刊现状与数字化转型情况,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期刊数字化转型提升期刊传播力,并为其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促进全省期刊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1 百家争鸣:广东中文核心期刊基本概况
1.1 学科分布较广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报道范围覆盖各大学科领域,其中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16种、社会科学类期刊12种、工程科技类期刊10种、基础科学类期刊9种、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7种、哲学与人文科学类期刊3种、农业科技类期刊3种、信息科技类期刊2种等,属科技类期刊的有38种,属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有25种。
1.2 主办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有高等院校、科研院、 行业/专业学会等,其中以高等院校为主,有28种、占比44.44%,行业/专业学会主办的有17种、占比26.98%,科研院所主办的有13种、占比20.63%。
1.3 创刊时间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36—2008年间,在2000年前创刊的有59种,其中1936年至20世纪70年代创刊的期刊有23种、80年代创刊的有29种、90年代创刊的有7种;2000年后创刊的有4种(《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电网技术》《公共行政评论》)。
1.4 出版周期以双月刊为主
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中,双月刊有35种、占比55.55%,月刊有24种、占比38.10%,半月刊有4种、占比6.35%。
2 与时俱进:期刊数字化转型与集群化办刊现状
2.1 重视与大型数字化平台紧密合作
当前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四大数字化平台推动着我国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这些大型数字化平台聚集了单个期刊无法比拟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促使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利益诉求[5]。积极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是当前期刊实现数字化传播首选的既简单又高效的途径。广东63种中文核心期刊均与国内不同大型数据库进行合作,其中除了2种期刊(《中国职业医学》《广东社会科学》)没有被超星期刊网收录外,其他61种期刊均被四大国内数据库收录、占比96.83%,实现了纸刊的数字出版。但近年来,数字化背景下读库的人越来越多,读刊的人越来越少,纸刊存在感下降,期刊出版单位主体性丧失。
2.2 网刊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门户网站是期刊自主宣传、内容管理和发布的渠道,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标配”。目前除《花城》《现代哲学》《证券市场导报》外,广东有60种中文核心期刊建有门户网站、占比95.24%,其中有23种期刊网站设有英文版(科技期刊2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3种),说明對国际交流比较重视,有意为收录进国际检索系统创造条件。引入数字采编系统,能方便期刊数字化管理,更大程度地吸纳稿源,为作者提供便捷服务,而且通过期刊论文开放获取可实现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目前有53种期刊开通了数字采编系统、占比84.13%。其中,玛格泰克采编系统应用最广,有19种期刊采用;其次是勤云、腾云采编系统,分别有11、8种期刊采用;其他商业采编系统还有西安知先、三才、仁和汇智、博思汇文等;《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辑加工、内容发布全流程的数字化。仍有部分期刊虽构建了门户网站,但仅提供简单的在线投稿方式甚至还采用邮箱投稿形式;一些期刊网站仅提供目录或摘要浏览,而全文须购买或需权限才能浏览、下载,仅31种期刊网站免费提供全文开放获取(OA)服务。 2.3 微信公众平台、期刊App新媒体平台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有49种、占比73.02%,有41种期刊集中在2013—2017年注册开通,38种期刊微信公众号已通过机构认证。可见近几年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期刊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49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构建情况五花八门,主要服务包括信息推送、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以及微店、广告、在线支付等,部分功能与期刊门户网站重合。其中,17种设有稿件查询功能,26种设有过刊全文浏览功能。一些期刊只简单地设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甚至还未设置菜单;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忽视了用户需求,未设置用户关注的服务功能,如稿件查询、过刊全文浏览等;绝大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号忽略了微信即时交流互动的功能,这致使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流于形式。期刊App的开发应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只有“中华医学期刊”App和“镀涂学堂”App两款。期刊App可汇聚各种类型的网络受众,期刊可以借助App平台获取流量,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期刊新媒体平台不能仅止步于搭建,应充分发挥其传播交流的重要功能。
2.4 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有待重视与积极尝试
在采用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方面,DOI码是今后实现信息资源互链及共享的发展趋势之一,可凭DOI码抢先发布论文内容,为优先出版打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的传播力。OSID码技术是首创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技术,以OSID码为媒介,期刊可得到丰富的媒体融合应用,实现轻量化转型。知网推出的“网络首发”可以更快地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但目前除了超过半数(48/63)期刊采用了文章DOI码外,不到半数(29/63)期刊实行知网网络首发,仅有《南方水产科学》采用了OSID码。可见,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新方法、新技术采用者寥寥。这些新型数字出版方法、技术需要时间检验,也需要出版单位予以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尝试。
2.5 个别期刊实行集群办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5种期刊加盟中华医学期刊网(http://medjournals.cn/index.do)实行集群办刊。中华医学期刊网汇集187种医学期刊,是目前我国集群办刊的优秀典范,是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科协关于科技期刊做优、做大、做强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性期刊集约化出版平台,以最大程度团结国内优质医学期刊,提升中国医学期刊的生产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医学论文发表和发现平台,吸引我国学者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科技成果应用。通过提供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现代化出版工具(期刊发布平台、期刊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App等数字产品),中华医学期刊网开创了“科学策划、协同采编,多重标引,多元发布,互动服务”的新型出版业态,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携手并进,有序发展”的期刊集群化新局面[6]。
3 锐意进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传播力提升对策
广东绝大多数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单位均具有数字化办刊意识,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紧密,并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其他数字化形式,如构建期刊门户网站,采用数字采编系统,启用微信公众平台,个别期刊迈出探索期刊App等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一步。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简单追求数字化形式的转型,局限于工具性的简单应用,而未与提升传播力有效对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期刊应着眼以下方面提升期刊传播力。
3.1 加强与大型数据库平台合作,深入开展数字化工作
一直以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平台为我国纸质期刊提供数字出版平台服务。目前网络数据库平台仍是期刊数字化传播的主要渠道,期刊若想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成熟数字化平台合作,改变办刊发展理念,为数字化读者优先更新等,甚至可将数字化的学术期刊先于纸质期刊发表,实行网络首发,大大缩短论文刊发时间,既能保障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又能加速研究成果的傳播。以大型数据库平台为主导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工作正向纵深发展,广东期刊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数字化工作,多尝试其开发的不同数字出版综合技术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期刊的深度传播。
3.2 重视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与营运,实现“自媒体化”多元传播方式
目前期刊数字平台建设主要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App建设等,多元的传播途径是提高期刊传播力、提升论文显示度、促进期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各平台既要重创建更要重运营,不能流于形式,须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数字化出版和传播工作,积极推动期刊“自媒体化”,如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将论文加工成适合各种媒介发布的数字版本,通过平台网站、微信、App等新媒体进行精准推送、传播[7];加强OA服务,提高获取阅读资源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能够加快出版传播时效[8];开通RSS订阅、Email-Alert订阅等个性化服务,为读者用户提供较为有针对性的专项定制内容等。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必须加强基于传播力提升的平台建设、管护及有效利用[5]。
3.3 整合全省期刊资源,创建区域刊群公共数字出版平台
广东期刊集群化发展薄弱,目前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加入了中华医学会期刊群集群办刊,大多数期刊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仍是孤军办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群自主开发数字采编系统、移动终端系统等,并作为产品进行推广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期刊传播力得到有效提升[9]。该刊群掌握主动权,形成竞争优势,这值得广东期刊借鉴与学习。建议基于行业/专业或主管机构集群办刊,加盟或是创建期刊集群,互惠互利互促共赢,打造数字化、集约化、精品化的高水平期刊运营平台[9],可汇集全省期刊编辑和各学科的审稿专家,高效发现、编审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促使科研成果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及时、灵活的传播,有利于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3.4 加强编辑数字化新媒体应用能力,促进期刊传播力提升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體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促进期刊高水平创新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编辑新媒体素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和互动化趋势,融入新兴媒体,革新多渠道传播。但目前相当部分的编辑对期刊数字出版、新媒体应用掌握不多,缺乏运用数字出版技术、新媒体提升出版和传播的能力[7]。期刊数字化建设需要既懂学科专业内容又懂计算机、新媒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适时提供相关培训,使编辑更好地应用数字化出版技术,更好地对数字化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可适时引进具备互联网思维、有创新意识、掌握微信等新媒体发展规律、擅长文案写作、美工设计、运营推广的复合型人才,为期刊数字化转型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建龙,朱强,张俊娥,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陈晶晶.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及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7):137-141.
[3]王小琴.数字化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出版攻略[J].编辑学报,2018,30(S1):86-88.
[4]陈晓利.论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盈利模式创新[J].出版广角,2018(20):45-47.
[5]张志强.刍议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传播力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8(12):64-69.
[6]刘冰,姜永茂.奋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9,31(2):119-123.
[7]黄浩海.福建省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3):51-55.
[8]付雅静,钱俊龙.数字出版时代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途径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62-1266.
[9]安珍,周小潭,许炳.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9(2):102-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媒体融合下广东核心期刊数字化转型调查及传播力提升研究”(2017A030303039)。
作者简介:崔建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
通信作者:张辉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期刊出版、农业传媒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