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电路图专题复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006804680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路图的连接与识别是电学的基础,“玩不转”电路就没有解题的思路。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电路,是中考得分的“分水岭”,更是同学们的“心头大患”。为此我们安排三节内容来“破解”电路。
  第1节
  电路图的连接
  重点考点
  电路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是串联和并联。为了便于控制电路,电路中会使用开关和滑动变阻器:为了便于测量,还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中考常见题型
  电路图是每年中考必考内容,题型包括两种: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和由实物连接画出电路图。解决这两种题型的关键点都是“会读电路图(或实物连接图)”。怎么读呢?我们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读出干路元件、分支点、各支路元件、汇合点等,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
  例1 如图1所示。把一节干电池、开关和电压表连接成测一节干电池电压的电路。
  思路分析: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所以电压表選用0~3 V量程:开关要控制电压表,所以开关应与电压表串联:电压表要“正进负出”,所以电源的正极要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负极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连。
  参考答案:如图2所示。
  点评:你的连接是不是像图3所示的那样呢?很遗憾,那样连接就错了。
  第2节
  电路图的识别
  重点考点
  要识别串、并联电路,就要熟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一个回路。(2)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3)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两个以上的回路。(2)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3)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用电器。
  中考常见题型
  中考常考题型有三类:一是根据生活中表现出的客观现象,判断现象背后所包含的电路连接情况(题目中一般没有电路图);二是根据实际情况或题目要求选出合适的电路(一般会给出四个电路图选项);三是给出含有多个开关的电路图,当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通常里边包含短路的判断。
其他文献
中考重点难点  1.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简记为“多变一”,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反应物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简记为“一变多”,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化合物.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简记为“单换单”.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有机合成材料我们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一些有机合成材料是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一些有机合成材料是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  (1)塑料的种类很多,人们使用最多的是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和保鲜膜有毒,不能用于盛装食品.  (2)合成纤维包括涤纶、锦纶(尼龙)、腈纶等,而棉花、羊毛和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且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遵守客观事实,即写正确化学式、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常用的读法).(2)表明了各物质微粒参加反應的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3)表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量.(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常量元素有钙、钠、钾等.钙: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它使人体的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人体内钙过多会导致结石、骨骼变粗,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钠和钾:Na+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它们能维持人体内体液恒定的pH.  (2)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见表
期刊
《2020年中考声学与光学预测题》参考答案  一、1.振动液体2.音色响度3.甲和乙 乙 丙4.A H 5. 10:10  12:056.光沿直线传播折射  二、7.C8.D9.B 10.D 11.A  三、12.如图1所示.  四、13.(1)8.0 同一高度 (2)照相机 能 (3)远视  14.(1)音调频率(2)不同振幅(3)音色 (4)控制变量法B《2020年中考热学预测题》参考答案  
期刊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1.C 2.CaC03+2HCl=CaC12+H20+C02↑ 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C02中混有HCI气体,不能得到CaC03沉淀  第2节1.C 2.C  第3节 1.Cu+2AgNO3=Cu(N03)2+2AgFe、Cu Fe(N03)2和Zri(N03)2 2.(1)Fe203+3CO=高温=2Fe+3CO2. (2)可節约药品(或绿色环保、污染小).  
期刊
酸、碱、盐知识作为初、高中化学最重要的衔接点之一,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了解酸、碱、盐的考点,对中考取胜至关重要,本文以典型中考题为例,剖析酸、碱、盐这部分知识的常见考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考查酸、碱、盐的概念  例1 (2019.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0、氧化物  B.氯化氢、盐酸、HCI、酸  C.氢氧化钠、火
期刊
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中,有一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与此判定定理相关的习题“占据”了相似图形问题的“半壁江山”,因此我们透彻理解这个定理的内涵,掌握这个定理所蕴涵的基本的相似图形,对解决与此相关的相似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图1、图2,DE//BC,△ADE∽△ABC.  为了在解决问
期刊
作者简介  王丽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工作30多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优秀辅导员,曾获苏州市试题“命、解、评”竞赛一等奖.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科学家们纷纷转向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就有法国科学家安培,安培集中精力研究,最后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则——安培定则.今天,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一起讨论学习电流的磁效应.  什么
期刊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李春  第1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中考重点难点  1.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分数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密闭容器里,用红磷燃烧或铜丝加热的方法消耗或除去氧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倒流人密闭容器里,水的体积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相等.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注意:可燃物要足量、反应产物应是固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