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各种施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的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然而企业作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企业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说企业应该消除和控制企业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且要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达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并且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发挥设备的最大能力,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一、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
就维修性质来讲,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取得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措施。未来的维修将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维修已不仅是恢复工程机械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维修也是一种投资,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没有维修投资,固定资产就难以保证回报,难以扩大。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机械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常见问题
(1)对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采购、使用、改造、更新等),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对设备的前期管理,而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管理则不太重视,导致实际维修与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2)维修与管理跟不上
(3)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的按照计划进行,很容易忽视设备的实际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
(4)重修理,不重改造。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态度是“不坏不修”,导致大量设备长期“亚健康”运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部分需要改造的设备,迫于改造费用高或者技术要求高等难题导致必要的改造被迫中断。
三、工程机械维修管理措施探讨
(一)完善维护检修制度
超负荷运行的机械故障相应会增多。设备主管部门应引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维修机制。“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是结合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按需修理,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在合理的时间内定期检查避免漏拆漏检导致的失保失修。维护检修管理制度应该机械设备的运行记录为依据,依据零部件的应用寿命把运行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归类分析,并按照设备运行时间,制定检修维护计划。
(二)维修与保养要融合
1.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生产的安全进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机械设备在还没有达到有限磨损之前应当做好相关的例行保养,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紧固、润滑和清尘工作。进而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检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养修兼顾的原则。企业应结合企业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查制度,如每日小保养,一周大保养制度,对机械设备做好预防在先,养修并重;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记录工作,如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操作系统,数控系统,电气系统等都要详细的记录;在机械设备养护过程中应深入地对机械设备中比较容易发生的机械设备部件进行彻底检查,如果发现部件存在故障隐患问题应及时地采取处理措施;尤其是机械设备的保险装置更应认真仔细检查,这对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建立操作人员自检机械设备为主和维修检验人员为辅的制度。
(三)实现维修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加强设备前期管理制度。加强机械设备前期的维修管理,在设备开始安装时,对设备安装的基本条件进行仔细研究,全程协助技术人员对设备性能以及维修保养等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使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充分熟悉设备,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奠定基础。其次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遵循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故障分析判断、制订修复方案等准备工作。
(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接卸设备有他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才能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中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中,需要维修人员的设备保养制度做出详细的规定,要求相关维修人员要定期对磨损零件进行更换,有效降低停工损失。
(五)制定机械设备维修检测制度
企业应建立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测制度,并将各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其中责任人包括操作人员、检测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性,使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应积极地学习有关现代化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牢固掌握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流程,力争做到明白机械设备性能、明白机械设备构造,能够对机械设备故障排除、懂得保养、会操作机械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人员应对机械设备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因素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事前有可能发生的机械设备故障提前预防,机械设备运行中应做到及时的抽检,事后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应及时对其进行记录,并通知上级领导,由上级领导组织有关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总之,只有認识到机械设备的维修对工程机械的重要性,并做好工程机械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维护保养工作,才会提高工程机械的设备完好率和作业效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确保安全施工、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孙斌.居舍.2019(08)
[2]浅析混凝土搅拌站主机维修管理问题[J].刘铁军.科技展望.2015(29)
[3]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分析[J].惠登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
[4]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研究[J].于洋.民营科技.2015(01)
[5]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毕云飞.黑龙江科学.2013(10)
[6]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胡洋.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作者身份证号码:340204197008300718)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一、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
就维修性质来讲,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取得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措施。未来的维修将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维修已不仅是恢复工程机械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维修也是一种投资,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没有维修投资,固定资产就难以保证回报,难以扩大。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机械工程设备维修管理的常见问题
(1)对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采购、使用、改造、更新等),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对设备的前期管理,而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管理则不太重视,导致实际维修与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2)维修与管理跟不上
(3)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的按照计划进行,很容易忽视设备的实际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
(4)重修理,不重改造。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态度是“不坏不修”,导致大量设备长期“亚健康”运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部分需要改造的设备,迫于改造费用高或者技术要求高等难题导致必要的改造被迫中断。
三、工程机械维修管理措施探讨
(一)完善维护检修制度
超负荷运行的机械故障相应会增多。设备主管部门应引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维修机制。“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是结合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按需修理,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在合理的时间内定期检查避免漏拆漏检导致的失保失修。维护检修管理制度应该机械设备的运行记录为依据,依据零部件的应用寿命把运行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归类分析,并按照设备运行时间,制定检修维护计划。
(二)维修与保养要融合
1.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生产的安全进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机械设备在还没有达到有限磨损之前应当做好相关的例行保养,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紧固、润滑和清尘工作。进而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检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养修兼顾的原则。企业应结合企业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查制度,如每日小保养,一周大保养制度,对机械设备做好预防在先,养修并重;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记录工作,如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操作系统,数控系统,电气系统等都要详细的记录;在机械设备养护过程中应深入地对机械设备中比较容易发生的机械设备部件进行彻底检查,如果发现部件存在故障隐患问题应及时地采取处理措施;尤其是机械设备的保险装置更应认真仔细检查,这对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建立操作人员自检机械设备为主和维修检验人员为辅的制度。
(三)实现维修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加强设备前期管理制度。加强机械设备前期的维修管理,在设备开始安装时,对设备安装的基本条件进行仔细研究,全程协助技术人员对设备性能以及维修保养等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使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充分熟悉设备,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奠定基础。其次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遵循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故障分析判断、制订修复方案等准备工作。
(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接卸设备有他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才能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中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中,需要维修人员的设备保养制度做出详细的规定,要求相关维修人员要定期对磨损零件进行更换,有效降低停工损失。
(五)制定机械设备维修检测制度
企业应建立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测制度,并将各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其中责任人包括操作人员、检测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性,使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应积极地学习有关现代化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牢固掌握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流程,力争做到明白机械设备性能、明白机械设备构造,能够对机械设备故障排除、懂得保养、会操作机械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人员应对机械设备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因素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事前有可能发生的机械设备故障提前预防,机械设备运行中应做到及时的抽检,事后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应及时对其进行记录,并通知上级领导,由上级领导组织有关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总之,只有認识到机械设备的维修对工程机械的重要性,并做好工程机械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维护保养工作,才会提高工程机械的设备完好率和作业效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确保安全施工、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孙斌.居舍.2019(08)
[2]浅析混凝土搅拌站主机维修管理问题[J].刘铁军.科技展望.2015(29)
[3]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分析[J].惠登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
[4]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研究[J].于洋.民营科技.2015(01)
[5]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毕云飞.黑龙江科学.2013(10)
[6]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胡洋.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作者身份证号码:3402041970083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