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践行群众路线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以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以此思想理论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传统文化规律,给人以思想启迪。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群众史观;思想渊源
一、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总书记的人民主体思想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可以将其来源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群众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无疑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绝对的批判摒弃群众的历史打算用批判的历史取而代之。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
(二)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相关论述
毛泽东同志曾有“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论述,毛泽东强调了要依靠人民群众,要为了人民,要向人民负责。邓小平曾说:“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将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依靠人民的力量。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人民主体的思想蕴含其中。新时期,总书记将“共享”的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传承下来。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2016年1月,总书记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思想在我国已有长久的历史。管仲曾言:“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老子曾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孟子·离喽上》也有语,“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实质上就是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现实表达。
二、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立足点
1.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人民的梦
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而是我们全体国民共同的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新布局,而这是在为了落实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主体地位,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福利,逐步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为争取早日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中国梦”的蓝图。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梦,但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的梦。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人类历史活动的前提——自由的人,没有任何束缚和支配的情况下自主活动的人。在论述中总结出了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共产党宣言》中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证明了人们是社会的真正主体。通过全体人们的集体力量,努力实现属于我们全体人民的中国梦。
2.“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丰富新的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从逻辑上看,深刻体现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四个全面”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个回归;“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我国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共享理念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
(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是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要求
总书记曾指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观念脱贫。全面深化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改革基础上更为系统、更有深度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全面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的。[3]
(三)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方式——民心政治观
在这一方面,总书记在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党风建设事关党的建设的全局和关键,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活动;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到“两学一做”活动的贯彻执行,让全体党员在制度上和思想上保持高度的廉洁性。深化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加强党员个人修养的精神之“钙”。
三、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在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源流,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二)凝聚力量促进发展,深化群众基础
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主体思想紧紧依靠群众,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为“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
(三)共享成果由人民共享
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协调注重发展,绿色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5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3] 赵洁,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群众史观;思想渊源
一、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总书记的人民主体思想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可以将其来源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群众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无疑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绝对的批判摒弃群众的历史打算用批判的历史取而代之。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
(二)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相关论述
毛泽东同志曾有“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论述,毛泽东强调了要依靠人民群众,要为了人民,要向人民负责。邓小平曾说:“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将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依靠人民的力量。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人民主体的思想蕴含其中。新时期,总书记将“共享”的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传承下来。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2016年1月,总书记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思想在我国已有长久的历史。管仲曾言:“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老子曾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孟子·离喽上》也有语,“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实质上就是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现实表达。
二、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立足点
1.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人民的梦
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而是我们全体国民共同的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新布局,而这是在为了落实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主体地位,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福利,逐步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为争取早日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中国梦”的蓝图。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梦,但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的梦。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人类历史活动的前提——自由的人,没有任何束缚和支配的情况下自主活动的人。在论述中总结出了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共产党宣言》中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证明了人们是社会的真正主体。通过全体人们的集体力量,努力实现属于我们全体人民的中国梦。
2.“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丰富新的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从逻辑上看,深刻体现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四个全面”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个回归;“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我国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共享理念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
(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是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要求
总书记曾指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观念脱贫。全面深化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改革基础上更为系统、更有深度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全面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的。[3]
(三)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方式——民心政治观
在这一方面,总书记在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党风建设事关党的建设的全局和关键,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活动;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到“两学一做”活动的贯彻执行,让全体党员在制度上和思想上保持高度的廉洁性。深化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加强党员个人修养的精神之“钙”。
三、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在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源流,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二)凝聚力量促进发展,深化群众基础
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主体思想紧紧依靠群众,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为“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
(三)共享成果由人民共享
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协调注重发展,绿色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5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3] 赵洁,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