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目漱石《十夜之梦》第十夜的电影改编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夏目漱石的《十夜之梦》发表于1908年,200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本文围绕其中的第十夜,通过与原作的比较对电影中的大幅度改编进行论述。具体而言,首先对“庄太郎”、“阿健”、“自己”等人物在原作和电影中不同的角色定位进行论述;然后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阐明“水果(店)”、“女人”、“猪”、“巴拿马帽”这些意象在电影中的新的涵义;最后对原作与电影显著的不同结局进行比较,指出电影充分体现了夏目漱石“则天去我”的思想。
  关键词:夏目漱石 《十夜之梦》 电影改编
  一.原作到电影人物的角色定位的变化
  原作中“庄太郎”、“阿健”和“自己”为层层包含并环绕的关系,以“庄太郎”为中心,外面包围着“阿健”,最外层包围着“自己”,并且他们每一层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庄太郎”的故事通过“阿健”被告诉“自己”,“自己”又再一次叙述出来。这可以看作是层层包含。而这其中,“阿健”以他的方式叙述“庄太郎”的故事,这就有“庄太郎”和“阿健”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自己”再以自己的方式叙述“阿健”听到的故事,这就有“自己”和“阿健”和“庄太郎”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并且从原作的最后一句“庄太郎是没救了。巴拿马帽应该是阿健了的吧。”来看,“阿健”就是下个“庄太郎”,“自己”就是下个“阿健”。
  而电影中“庄太郎”即“庄太郎”,而“阿健”仅成为众多故事旁观者的其中一员,不再担任将“庄太郎”的信息传达给“自己”的角色;“庄太郎”回来的消息是其他人告诉“阿健”的,“庄太郎”的经历也是自己描述的;虽在电影中仍然有某一瞬成为“庄太郎”的可能(“阿健”在电影中仍然两次想要拿走“巴拿马帽”),但这仅可以看作为有意放入的与原作必需的联系,且最终可以判定“阿健”没有成为“庄太郎”(“庄太郎”在电影中活到了138岁才去世,也就是说帽子一直是“庄太郎”的,“阿健”并未得到)。“自己”则被隔离在电影之外,也就是说被抹去了。
  二.原作改编为电影后各种意象的内涵的变迁
  首先是电影中的“水果(店)”和“女人们”。“庄太郎”成为了“水果(店)”的经营者,将原作中提到的他喜欢“水果”的一面直接省略了。同时“庄太郎”喜欢观看来往的“女人们”,“女人们”也主动向他示好。但是“庄太郎”虽然表面上对“女人们”一视同仁,实际上却是对外表美貌的女人心生好感,对外表丑陋的女人感到厌恶。从这开始“庄太郎”的“自我”即“个性、个人想法、个体的真实存在”便体现出来。但此时的“自我”即喜欢看“女人们”这部分显露出来,而更深层的部分即只喜欢看美貌的“女人们”却没有表现。因为在《十夜之梦》中对“庄太郎”的评价是镇上的“第一型男”和“模范市民”,而且不论怎样的女人来他都同样对待,“表里如一”。这种语境巧妙地掩饰了“庄太郎”的一部分“自我”,换言之正因为掩饰了一部分“自我”,“庄太郎”才得以拥有良好的声誉。
  但当“庄太郎”开始重新思考掩饰下的“自我”的存在是否正当的时候,这个被掩饰的“自我”便引发了“庄太郎”后来的种种遭遇,即它一个体现——将丑陋女人骂为“猪”,使得“女人”=“猪”来教训自己了。这个“女人”便是“庄太郎”要开始正面对抗起掩饰的“自我”的象征。随后电影中又连续两次强调了“庄太郎”的“自我”——因“女人”美丽的外表便追随她出门和因美味而吃下了大量猪肉盖饭。“庄太郎”在吃完后被带领参观了恶心的做饭过程,表达不满后又被强行拉去与化身“女人”的“猪”打拳击赛。通过“庄太郎”吃下猪肉盖饭,把“猪”肉纳入体内,又与“猪”打正面对抗的拳击赛的描绘,他与掩饰的“自我”的正面斗争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女人”之所以得知“莊太郎”注重外貌厌恶丑女这件事,是因为“女人”即“庄太郎”对自己是否该承认、顺应全部“自我”的反思心理的化身。具体为从“女人”出现直到和“猪”进行打斗反映了“庄太郎”的纠结和思考,直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想通,认为全部“自我”的存在都是正当的,即影片中表现的将“猪”打败。
  之后“庄太郎”回到家中并被救活。此时镜头里出现了一个“庄太郎”杀死丑女后会作为记号放置的“猪形灯具”,也就是说他确实经过一番斗争后承认、保留了全部“自我”的存在。随后他向众人坦白了自己的经历,袒露了全部、真实的“自我”。这期间“阿健”几次想要拿走“庄太郎”的“巴拿马帽”,“庄太郎”都直接表明了所有权,把帽子夺了回来,这个动作是原作中所没有的,更体现了“庄太郎”在包容全部“自我”的存在后的实际贯彻。而“庄太郎”在回来途中所受的严重的伤,则说明承认“自我”相对容易,要坚持下去尤其困难。
  而反观原作,“庄太郎”喜欢坐在“水果店”旁看“水果”和“女人们”,可是“水果(店)”不是属于他的东西,而且他既没吃过“水果”,亦未提及“女人们”对他观看态度的回应,更别说去正面接触“女人们”。对于一只一只要来舔“庄太郎”的猪,只要打一下它们的鼻子就好。最后“阿健”想要拿帽子,也无从得知“庄太郎”是否反对过。因此可以说,电影的改编相比原作尽量使“庄太郎”回避与这些意象的正面接触、相互影响的设定,做了大幅度的改编,突出“庄太郎”与掩饰的“自我”斗争并取胜后,包容所有“自我”的创作宗旨。
  三.原作与电影结局的对比
  原作的最后以一句话交代了“庄太郎”的结局“庄太郎是没救了。巴拿马帽应该是阿健了的吧”1。在原作中,虽然“阿健”在前面说过他认为像“庄太郎”一样看多了女人不好(“自己”也同意这个观点),但还是成为了本来属于“庄太郎”的“巴拿马帽”的下一个帽子拥有者。因此可以说认同“阿健”观点的“自己”,也难逃成为下一个“阿健”的命运。这体现了原作《十夜之梦》的一种摇摆不定的结局设置。
  然而电影的结局是“庄太郎”活到了138岁,并且成为宇航员去了太空却另有深意。首先影片自始至终都围绕“庄太郎”展开,杜绝了“阿健”及“自己”的摇摆情绪的进入和影响;其次是“庄太郎”与“自我”的对抗,体现为从半掩饰“自我”到与“自我”正面斗争,最终打败纠结心理并承认、包容了全部的“自我”。最后电影的结尾,本文认为与夏目漱石在晚年提出的“则天去我”的思想有关。   中野好夫在1979年发行的《日本的文学14<夏目漱石(三)>》的《解说》篇中对于“则天去我”进行了“难道不是向着姑且承认固执己见、自私自利、利己主义等人的丑恶的实际存在,并且超越这之上的‘天’,-不被‘我’所冲击、动摇,暗自包容和认可所有的境界的志向吗”2的阐释。本文认为这个观点最具有代表意义,并在电影的结局中体现了出来,即 “庄太郎”战胜纠结心理,承认、包容全部“自我”,最后成为长寿老人,归顺自然到达了太空——“天”的境界。但是本文认为平野好夫所说的“人的丑恶”并没有在电影中被演绎出来,也就是说影片只是客观描绘了“庄太郎”的“自我”,并未给出好坏的判断;最终“庄太郎”也没有暗自包容自我,而是将其倾诉、显露了出来。影片最后“庄太郎”的寿命为“138岁”,正是从夏目漱石出生那一年开始到电影的第十夜开拍前一年2005年为止的年份长度。可以说,电影从开始就有意阻拦“阿健”和“自己”的介入,以免制造摇摆情绪的意图被贯彻到了结尾——“庄太郎”保持了自己的特性,且无人成为下一个“庄太郎”;“庄太郎”包容全部的“自我”的存在,在老年时到达“则天去我”的境界,并在138岁寿终正寝。电影的第十夜中所有的前期铺垫,都是为了升华到最后的“则天去我”的结尾,并且可以说这个结尾的设定果断坚决,毫无悬念。
  四.总结
  《十夜之梦》是夏目漱石中期创作的一部具有虚构色彩的小说,也被称作小品文。第十夜作为结尾的一夜,在指出主人公“庄太郎”无法生还后,让“阿健”拿走了“巴拿马帽”,并且“自己”也避免不了成为下一个“阿健”的命运,留下了悬念。而百年后的电影《十夜之梦》,尤其是第十夜,却提取了原文的素材——“庄太郎”、“阿健”、“水果(店)”、“女人”、“猪”、“巴拿马帽”,再加入第八夜的“镜子”及夏目漱石晚年“则天去我”的思想,用现代人的理解方式重新塑造了一个“第十夜之梦”。换言之,通过果断、彻底、清楚不留悬念的结尾的电影改编形式,使夏目漱石在晚年上升到的“则天去我”的思想境界,在他执笔《十夜之梦》时还在苦苦思考而未得出的这个答案在电影中得以体现。电影通过这种时间错位的设定对原作“第十夜之梦”进行了新的诠释。
  参考文献
  (1)生方智子「反-増殖の論理としての〈持続〉-夏目漱石『夢十夜』(前篇)」,『立正大学文学部論叢』129,立正大学,2009-3
  (2)持永昌也「特別鼎談「ユメ十夜」清水崇×西川美和×山口雄大」,『キネマ旬報』 (1476), 2007-2
  (3)越智悅子「『夢十夜』を読む-「第十夜」謎の女と豚」,『岡山商大論叢』(岡山商科大学)第41巻第3号,2006-2
  (4)山下航正「「夢十夜」論-底流としての写生文」,『近代文学試論』38,広島大学近代文学研究会,2000-12
  (5)宇野憲治「夏目漱石「夢十夜」の謎-漱石の人生観を通して」,『比治山大学研究紀要』6,1999-10
  (6)冨田裕子「夏目漱石『夢十夜』論」,『香椎潟』39,福岡女子大学,1994-3
  (7)中野好夫「解説」,『日本の文学14』「夏目漱石(三)」,『中央公論社』,昭和41年9月5日初版発行,昭和54年3月15日18版発行
  (8)相原和邦「「夢十夜」の世界」,『近代文学試論』16,広島大学近代文学研究会,1977-11
  (9)石崎等「漱石と〈則天去私〉」,『跡見学園短期大学紀要』14,5161,1977
  注 释
  1.日文原文「庄太郎は助かるまい。パナマは健さんのものだろう。」,笔者译。
  2.日文原文「我執、利己、エゴイズムといった人間の醜さをとにかくあるがままに認めながら、しかもその上を越えての『天』、——『私』に流されず、ゆさぶられず、すべてを押し包んでゆるす境地への志向ということなのではなかったろうか」,笔者译。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关键词:煤炭企业;作风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因此,国有煤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清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从行动上采取有力措施,理清思路,明确目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工程档案建设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得益于档案信息化大趋势的到来,同时也得益于我国档案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所日益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很多国家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都己将工程档案建设纳入到目标任务当中来。与此同时,“建设未动,标准先行”的思想也己经逐步得到多方认可。然而在目前,我国工程档案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多由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导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是形势所需。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丰富多彩的世界,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内容,充分利用声、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
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人群中CKD的发病率已达到10.8%[1].因肾脏问题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体液负荷超标
期刊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体作用。然而,企业的运营终归是人类的活动。上至企业决策者,下至一线职工,都要深刻领悟自身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摘要:“90后”作为新生代已逐步为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所以被社会和企业广为关注。新生代的新特质给管理提出新要求,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课题。分析“ 90后”新生代的自主与激情,激发和保持“90后”新生代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将成为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实现对“90后”的有效管理将会大大提升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自主;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