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治疗中的热点问题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外斜视类型,也是临床上最难处理的斜视之一。间歇性外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受一定适应证限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其术后长期疗效与斜视患者的年龄、病程、视皮层知觉状态、手术时机、斜视类型及术式选择、术前斜视度数测量、手术目标角度及术后过矫与欠矫的处理等多种因素有关。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治疗中应注意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手术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国内眼科医师对间歇性外斜视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视。(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65-469)

其他文献
脓毒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非常相似,两者鉴别困难,往往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或迟用。降钙素原是目前公认的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但其也有局限性。在鉴别脓毒症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要紧密结合临床特征综合判断,并动态监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 38:364-366)
目的依据对2004至2013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在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活动中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的分析,探讨国内当前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现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期间CNAS认可评审中133家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中171次现场评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根据不符合项所涉及的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各要素不符合发生的频率。结果171次现场审评审的不
期刊
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新型变种(hvKP)临床感染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相关耐药机制,并对毒力表型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210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结果,筛选出12株hvKP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对hvKP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
期刊
目的探讨Brow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临床诊断为单侧Brown综合征的患者14例,其中先天性10例,后天性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3~ 54岁,年龄中位数为4岁。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斜视度数、眼球运动、双眼视觉、前节及眼底检查。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采用头线圈,3D-FIESTA序列;眼眶段采用表面线圈,横断面加冠状面加
期刊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17例(20只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前裸眼视力0.02~ 0.4,根据病变性质及范围不同,利用飞秒激光制作不同厚度的供体和受体的角膜瓣,厚度400 ~600 μm,术后按常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时,18只眼(18/20)裸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只眼达0.8;最佳矫正视力0.5及以上者1
目的探讨下斜肌肌腹前转位术联合上直肌后徙手术治疗下直肌缺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应用下斜肌肌腹前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的5例下直肌缺如继发上斜视的患者资料。分别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代偿头位的变化,并做长期随访观察,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8个月。结果术后4例正前方眼位正位,1例过矫10个视乳头直径,眼球运动下转受限平均由-3.
眼压是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眼压是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尽管一些患者的眼压已降至目标水平,其视神经损害仍在进展。大幅度波动的眼灌注压对青光眼视功能有损害,这证实血管因素也是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主要就眼灌注压定义及其计算、流行病学、血压和眼压对灌注压的影响、灌注压波动与调节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评估青光眼进展提供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