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课改浪潮中流行着这样一个热词——教学模式。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XX学校创立了什么样的教学模式”“XX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上了一堂很好很好的”公开课”……于是,很多人便有了这样的想法:课改的最终目的应该有一种重要的成果体现形式,那就是要有独特的教学模式,而且细化成新授课的模式应该怎样,复习课的模式应该怎样,语文应该什么样的步骤,数学应该有什么样的模式,似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课改就没有进行,更别谈成功了。于是,想方设法提炼一定的教学模式成了某些领导、学校热切追求的元素。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学模式?简而言之,教学就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而教学模式则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虽然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吸收知识,但是,我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需要任何公式化的模式。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摒弃一切模式!
  第一,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是先进教学思想、观念的一种缺失。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学会了呼喊这样时尚的也是科学的口号。然而,在我们实际的课改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话语却并未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我们喜好提炼教学模式,喜好用固定的模式。这样的课改,只是从课改的技术层面即怎样教作出了思考,在这样的操作层面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是考虑的教师的“好教”,而非真正以学生为本,只是为了附庸于课改的表面成果,而忽略了以生为本的真正内涵:全面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美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当我们的课改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这一技术操作层面的提炼、运用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深入地思考课改究竟为什么改?为谁而改这样的思想价值问题。
  第二,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漠视。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组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情况。即使同一个班级,在智力条件、心理发展水平、文化基础上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只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模式来处理教学,那不管这个模式本身如何优秀,也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因为这种做法的本身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的弟子桃李满天下,有突出成就的学生70余人,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他从来没提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做。所以,统一教学模式并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只要不违背一般的教学规律就行,毕竟我们不是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商品,而是塑造一个一个各不相同、活生生的学生。
  第三,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功利思想的体现。当今社会功利化的思想,功利化的人群比比皆是。就连教育这片净土,也无法抵御功利大潮一次又一次的冲刷,最终也被污染和渗透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大有感触,于是,要求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加工、内化、提炼出新的模式,要求教师备课、上课、教法、思路等环节全都按照这一模式来做,并且科科做、堂堂做、班班做,搞得好不热闹。可是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有着浓厚的非理性的特点,有着强烈的灵感、激情与想象力,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我们又怎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去应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同时,知识的获取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我们又怎么管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去促进学生快速地掌握学习内容呢?
  第四,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淹没了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教学工作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工作,盲目地学习他人的模式,只会扼杀教师的个体特点。即便是自己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无法排除个性化的特征,不可能合乎所有教师的“口味”。因此,不管已构建的教学模式如何先进、周全,也不可能为所有教师搬用。诚然,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学,但是,如果因为欣赏某一种教学方法而要逐渐把它演变成一种模式并推广的话,我觉得这是对教育的一种侮辱,因为他忽略了教师独特的教学创造和教学个性。我们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我们不需要在时尚的思潮中淹没自己的个性,我们要的是每一位老师在课改的春风下争奇斗艳,竞相绽放。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世上最神圣的职业。它的神圣的光环是靠学生“生动活泼”的光泽折射出来的。在教育航程中,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进步再进步,发展再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完善教育策略和行为。有了教师的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发展,这应该成为定律。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接触一批批不同的学生,面对一张张不同的面孔,陶冶一颗颗不同的心灵,教师必然要以自身灵活的教育机智去应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教师的教育行为一旦被“模式”套住,便很难适应这些变化,管理也好,教学也好,都很容易陷入僵局。实际上,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成熟的思想和独特的认识,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或宝贵经验,本身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必硬性地把它们定格为“模式”而“放之四海”,而应该以此为参照,以此为基础,在新的教育过程中求得突破和提高,以使自身的教育思想、行为实现不断地完善。
  诗人李广田在《记一个教师的谈话》中写道: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都生长一些新的东西\日日夜夜我都渴求着血液的更替\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休止\因为我自己并不属于自己。面对每天新的一切,让我们有勇气说:抛开教学模式,在课改的浪潮中改变自己!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不少语文界的同行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学之理论知识和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意义以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之高低,足以证明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的高低,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收到了一些成效。  一、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所谓习作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时代的发展和中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求证的角度浅谈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 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
期刊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幼教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首次提出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对幼儿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导有二届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认为,《纲要》对早期阅读的界定完全基于幼儿认知基础
期刊
教师乃办学之根,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皆须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校本研修与培训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思路  学校教师研训工作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以政策激励为保障,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五课六动”,研训一体,
期刊
随着学前教育领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战略目标。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稳定的教师团队是无法让幼儿园和谐健康地发展,也不可能成为一所具有文化底蕴的优质园。由此
期刊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在我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文就高中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障碍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谈谈我个人意见。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好字词句、段和章,还有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写出具有才情和个性的文章,而写这样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地结合,应该着力挖掘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点上,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作文写
期刊
近些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方式逐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无论是教室的布局,还是课堂的氛围,亦或教师的备课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这一模式的运用,其中隐含的弊病日益凸显。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并查阅了相关文章,总结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常见不足。  第一,积极的角色互赖,要求每个参与合作的学生都要承担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培养起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