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初探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作好铺垫。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更新教师观念——初中化学教学时间只有一年,很快就要面对中考,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研究考题,因此表现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上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重视了结论交代,忽视了概念定律的形成过程,不重视学生具体实践,具体感受,对学生要求的更多是倾听、记忆以及机械的模仿。如讲“燃烧”这一节,教师一般就演示书本中的实验,来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另外再结合生活中燃烧现象,要学生分析灭火原理。这种实际上是就实验讲实验。 其缺陷是没有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去探究。不能让学生主动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而演示实验所激起的兴趣火花往往会因无味的讲解、枯燥的记忆、机械的训练而熄灭。化学课程中重视学生实验,但一般情况下学生实验教学只是结果性验证性的模仿实验,这种实验不会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持久的兴趣,教师就化学讲化学,脱离学科间联系,与生活、生产、科学联系不紧,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也就少了。
  学化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化学。新课程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人”的发展。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还是举“燃烧”这一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习惯的生活场景中尝试动手探究。如试试无色的水与酒精,谁能被点燃;试试在酒精灯上点燃木块与煤块的难易;试试熄灭蜡烛的几种方法;回忆生活中油锅里的火焰如何扑灭,液化气如何熄灭;试试火柴如何摆放易熄灭等,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收集证据,分析现象,解释事理,进行交流。这易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方法,提高其科学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生进入初三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尤其是记元素符号时认为很难记忆,就认为《化學》这门学科很难学。甚至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望尘莫及。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机械记忆就行。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每接到新班就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创制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好化学很有用处,化学学习很有意思。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转变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探究、实验等多种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如讲元素一节,可展示地壳、海水、人体中元素含量表;环保内容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功能观看海面石油污染、赤潮现象、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图片,太湖水质今昔对比的图表。精心设计问题,如印尼死谷奥秘是什么?鸡蛋在盐酸溶液中为什么上浮下沉。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讲水的污染、防治,可联系初中地理、生物知识、西部发展策略中对污染防治的措施。CO的毒性联系生物知识,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作文 创新 思维  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写作活动中就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材料,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只有这样的作品读者读来才会倍觉新鲜,
期刊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地、系统、科学地设计教学“空白”,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留下“空白”,可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并学有所获。  一、导入法留“空当”  上课伊始,教师两三分钟的导入语犹如打开殿堂的大门,诱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此时须留“空当”。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语言情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九章指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是当务之急。  我参加工作已度过十五个春秋,长期一直在尼玛县完小任教,2016年9月中旬调至那曲地区第二幼儿园,一年来自己不断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经验与知识水平,对幼儿教育有深入思考与探索。  那曲地区是西藏地级市,位于西藏北部,北与青海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常常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依然保持着应试教育的根基。针对目前死硬、呆板、学生积极性、主体性普遍不高的课堂教学现状,联系实际情况和现实热点,探究课堂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和自己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期刊
【摘 要】我是任教过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谈不上班主任工作经验,但却是自己点滴成长经历,从海拨5100米的乡村小学任教并带班主任到现在海拨4300米的县级学校带班任教工作,班级内52名住校生的大班级从中获得2012年和2014年中县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地区优秀班主任,多次县级,校级获得优秀教师荣誉,但我深知做好西藏牧区寄宿制班主任工作还差距很远,但我会继续努力的,借此机会与同仁分享我的心
期刊
【摘 要】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习,幼儿有了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态度,就有了终生学习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主动 自由 和谐 发展探索  科学活动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它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路径。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合作学习 能力培养  合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素质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让学生学会与别人进
期刊
一般而言,藏语文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那些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教学策略主要是满堂灌,虽然素质教育在大力推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效果难尽人意。许多学校还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许多学校还是用学生分数优劣来检验我们教师教学能力。因此,在这种功利性思想驱动下,许多藏语文教师为了学生考上重点学校,为了他们以后舒适生活,三番五次的讲解那些考点,促使原本个性发扬和生活活泼的课堂演变为单一和乏味的过程。我们藏语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在初中藏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新课程所要求的“乐学”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分散集中到藏文课堂上,作为一名聪明的藏文教师,绝不是利用强制性的命令去迫使学生回归课堂,而是以一种充满趣味性、创新性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兴趣是
期刊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教师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学习,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从营造和谐氛围、鼓励研究性学习、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开放题的教学等方面着手, 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真正使创新落实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