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初中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拓宽自己的思路,增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7-22
作者简介:唐海峰(1976—),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研究。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面临的问题
1.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通常在遇到问题时还是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不能与组内的其他人很好地交流想法,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拓展,学习效果自然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造成学生合作意识不强的另一点原因则是学生没有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有益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没有学习收获,学生自然没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这样的学习模式只流于形式,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2.学习任务布置不合理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者,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模式的设置,教师如果对合作任务布置得不合理,很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有理数”一章是学生升入初中进行数学学习的第一章,教师很有可能会考虑到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课堂,对初中知识的理解有难度的问题,从而降低合作任务的难度。而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初步适应了七年级的教材,而降低合作任务的难度则降低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挑战性,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此外,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缺乏科学的指导,很多学生只凭借自我感覺来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在遭遇挫折后往往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聊天、开玩笑,破坏了课堂秩序。
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的方法分析
1.划分个性化小组,并根据合作效果定期调整
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以得到最佳的合作效果。小组成员各有各的优势特点,教师在进行成员的搭配时要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例如,将几何立体感强的学生与擅长数理计算的学生搭配到一起,将擅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强的男女生进行搭配,以提高合作效率。
此外,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建立测评机制的方式来对划分前和划分后的小组成员学习情况进行考察,逐步改进不足之处,成立合作效果最佳的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合理把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一章为例,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理论,其相关内容较难,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预习和理解的学习任务。但勾股定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使得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相关内容的理解,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另外,教师要科学地控制课堂秩序以及课程进度,以免浪费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合理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科学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在布置小组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相关题材,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方法,创新合作学习方式,同时对有偏差的合作模式予以纠正,帮助各学习小组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2]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7-22
作者简介:唐海峰(1976—),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研究。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面临的问题
1.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通常在遇到问题时还是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不能与组内的其他人很好地交流想法,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拓展,学习效果自然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造成学生合作意识不强的另一点原因则是学生没有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有益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没有学习收获,学生自然没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这样的学习模式只流于形式,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2.学习任务布置不合理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者,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模式的设置,教师如果对合作任务布置得不合理,很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有理数”一章是学生升入初中进行数学学习的第一章,教师很有可能会考虑到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课堂,对初中知识的理解有难度的问题,从而降低合作任务的难度。而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初步适应了七年级的教材,而降低合作任务的难度则降低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挑战性,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此外,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缺乏科学的指导,很多学生只凭借自我感覺来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在遭遇挫折后往往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合作学习的课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聊天、开玩笑,破坏了课堂秩序。
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的方法分析
1.划分个性化小组,并根据合作效果定期调整
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以得到最佳的合作效果。小组成员各有各的优势特点,教师在进行成员的搭配时要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例如,将几何立体感强的学生与擅长数理计算的学生搭配到一起,将擅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强的男女生进行搭配,以提高合作效率。
此外,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建立测评机制的方式来对划分前和划分后的小组成员学习情况进行考察,逐步改进不足之处,成立合作效果最佳的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合理把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一章为例,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理论,其相关内容较难,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预习和理解的学习任务。但勾股定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使得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相关内容的理解,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另外,教师要科学地控制课堂秩序以及课程进度,以免浪费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合理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科学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在布置小组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相关题材,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方法,创新合作学习方式,同时对有偏差的合作模式予以纠正,帮助各学习小组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2]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