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个四年,从北京到伦敦,如果问:“后北京奥运时代”,国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答案或许不是“无与伦比”的开幕式,也不是力压美国、笑傲群雄的51金,而是因北京奥运会逐渐建立起的“大国心态”,中国体育也正在一步步回归本源……
奥运冠军走下神坛
前不久,曾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拥有9个世界冠军头衔的程菲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拼搏17载、苦等4年的伦敦奥运梦刹那间破碎,体操生涯从此终结。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打击,然而心态平和的程菲面对镜头,却显得从容而淡定,她甚至还微笑着回忆着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这在以往,是想敢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中国运动员的心态也越来越成熟了”,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程菲时如此感慨,“随着时代发展,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体育专项不再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距伦敦奥运只剩一个多月,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退出,对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巨大打击。
“作为中国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这个时候离开,你一定会感到非常遗憾吧?”
“我不觉得遗憾,我尽力了。”躺在北京三院病床上的程菲语气平静,“也许你们认为是很大的事情,但我真的没什么。医生检查后告诉我,或早或晚,这个伤迟早都会发生。本来想奥运结束后做个手术,把骨片取出来,但是它可能多次对我做出警告我都没有在意,它生气了。”程菲又是一串笑声,她的玩笑话让人听着更加动容。
受伤的是自己,程菲却试图用乐观来安慰他人,6月15日她发了一条微博:“谢谢大家的祝福,爱你们。也许我的体操生涯即将结束,但生活才刚刚开始。”据了解,目前程菲已经出院了,继续留在北京休养,伤愈后她打算出国念书,“虽然我从小离家,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但以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到了社会上恐怕无法立足。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充电,迎接体操之外的全新的人生……”
不吃“奥运冠军”的老本,敢于迎接时代的挑战。这应该是当今运动员最可喜的变化。当年,乒乓女皇邓亚萍从一名专业运动员变身为“剑桥博士”,与其说是一个神话,不如说是这是中国体育回归本源的最好的注释。
曾几何时,中国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政治使命”的角色,因此中国体坛经历和记载了“乒乓外交”的风云、“让球事件”的无奈、“女排精神”振兴中华的最强音……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提升,尤其是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也正在一步步还原最本质的内涵,奥运精神也正在中国体坛返璞归真。
60年前的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欣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0年后今天终于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感受到这句名言的内涵,领略到体育的真谛,尤其是在“后北京奥运时代”,国人面对运动员的成功与失意,心态早已平和;“唯金牌论”的观点已经越来越淡薄;体育与健身,精英与大众,已经不再是格格不入……
记得在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坛资深人士、国际排联主席、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和奥运产业开创者的魏纪中在谈及北京奥运会时,曾感慨地说:“北京奥运会后,我个人心态和国民心态其实都在调整。中国一定要有发展中大国的‘大国心态’,表现在做事情上不要有自卑感,不要被外界舆论所左右……”
试想,一个100年前还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76年前只能派一人参赛的国家,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无疑让国人更自信,让中华民族更自豪,也更有责任心。从30年前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现在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震撼了世界,但世界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让世界进入中国并感受中国的机会。在接受东西文明,改革开放30年之际,北京奥运会全面开启了中国认识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此同时,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将更为持久地影响中国。
今年上半年,在备战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羽毛球队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的战略性“退赛事件”,为此国内球迷竟然一边倒地提出了质疑的声音:有悖体育精神的做法,即使保住了奥运冠军也不值得称道!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人心态的变化,体育精神正在回归本源的可喜一面。
长期以来,中国“奥运会冠军”曾被捧上天。关注冠军当然没错,但过于追捧冠军,所引发的问题就来了。赢了比赛的运动员在媒体上全是大幅照片和他们的名字,而那些输了比赛的运动员似乎能被唾沫淹死。
冠军只有一个,奖牌只有几块,这种现实就决定了怀有共同冠军梦想的选手中的大多数都将无缘折桂。其实,输并不可怕,怕的是输得没有尊严,没有骨气。
44年前,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表情坚定地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为什么呢?因为艾哈瓦里诠释了真正的奥运精神,让体育回归本真。
“全民健身”含金量陡增
当体育回归本源,群众体育的繁荣和蓬勃发展也不再流于表面形式和形象工程。随着奥运会不断升温,由于老百姓自发参与、自发组织的健身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展。
6月10日,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隆重开幕。“无限极”2012年“世界行走日”上海站活动也在这一天隆重举行,近万名上海市民在浦东世纪公园走完了5公里路程,共同体验“体育锻炼生活化”的乐趣。其中超过千余市民用集体倒走的方式,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是由国际大众健身体育协会于1992年倡议发起的,并在同年6月7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首脑峰会上,启动了第一次“世界行走日”,从此以后,此活动便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如今,已经有超过72个国家参加,“世界行走日”活动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并且与世卫组织每年开展的为健康而运动的项目相结合开展,每年有数百万参与者,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众运动之一。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告诉记者,举办这样的体育活动非常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与社会,也很好地推进了上海市体育全民参与的进程。
奥运冠军走下神坛
前不久,曾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拥有9个世界冠军头衔的程菲在训练中意外受伤,拼搏17载、苦等4年的伦敦奥运梦刹那间破碎,体操生涯从此终结。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打击,然而心态平和的程菲面对镜头,却显得从容而淡定,她甚至还微笑着回忆着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这在以往,是想敢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中国运动员的心态也越来越成熟了”,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程菲时如此感慨,“随着时代发展,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体育专项不再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距伦敦奥运只剩一个多月,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退出,对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巨大打击。
“作为中国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这个时候离开,你一定会感到非常遗憾吧?”
“我不觉得遗憾,我尽力了。”躺在北京三院病床上的程菲语气平静,“也许你们认为是很大的事情,但我真的没什么。医生检查后告诉我,或早或晚,这个伤迟早都会发生。本来想奥运结束后做个手术,把骨片取出来,但是它可能多次对我做出警告我都没有在意,它生气了。”程菲又是一串笑声,她的玩笑话让人听着更加动容。
受伤的是自己,程菲却试图用乐观来安慰他人,6月15日她发了一条微博:“谢谢大家的祝福,爱你们。也许我的体操生涯即将结束,但生活才刚刚开始。”据了解,目前程菲已经出院了,继续留在北京休养,伤愈后她打算出国念书,“虽然我从小离家,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但以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到了社会上恐怕无法立足。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充电,迎接体操之外的全新的人生……”
不吃“奥运冠军”的老本,敢于迎接时代的挑战。这应该是当今运动员最可喜的变化。当年,乒乓女皇邓亚萍从一名专业运动员变身为“剑桥博士”,与其说是一个神话,不如说是这是中国体育回归本源的最好的注释。
曾几何时,中国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政治使命”的角色,因此中国体坛经历和记载了“乒乓外交”的风云、“让球事件”的无奈、“女排精神”振兴中华的最强音……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提升,尤其是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也正在一步步还原最本质的内涵,奥运精神也正在中国体坛返璞归真。
60年前的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欣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0年后今天终于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感受到这句名言的内涵,领略到体育的真谛,尤其是在“后北京奥运时代”,国人面对运动员的成功与失意,心态早已平和;“唯金牌论”的观点已经越来越淡薄;体育与健身,精英与大众,已经不再是格格不入……
记得在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坛资深人士、国际排联主席、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和奥运产业开创者的魏纪中在谈及北京奥运会时,曾感慨地说:“北京奥运会后,我个人心态和国民心态其实都在调整。中国一定要有发展中大国的‘大国心态’,表现在做事情上不要有自卑感,不要被外界舆论所左右……”
试想,一个100年前还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76年前只能派一人参赛的国家,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无疑让国人更自信,让中华民族更自豪,也更有责任心。从30年前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现在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震撼了世界,但世界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让世界进入中国并感受中国的机会。在接受东西文明,改革开放30年之际,北京奥运会全面开启了中国认识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此同时,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将更为持久地影响中国。
今年上半年,在备战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羽毛球队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的战略性“退赛事件”,为此国内球迷竟然一边倒地提出了质疑的声音:有悖体育精神的做法,即使保住了奥运冠军也不值得称道!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人心态的变化,体育精神正在回归本源的可喜一面。
长期以来,中国“奥运会冠军”曾被捧上天。关注冠军当然没错,但过于追捧冠军,所引发的问题就来了。赢了比赛的运动员在媒体上全是大幅照片和他们的名字,而那些输了比赛的运动员似乎能被唾沫淹死。
冠军只有一个,奖牌只有几块,这种现实就决定了怀有共同冠军梦想的选手中的大多数都将无缘折桂。其实,输并不可怕,怕的是输得没有尊严,没有骨气。
44年前,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表情坚定地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为什么呢?因为艾哈瓦里诠释了真正的奥运精神,让体育回归本真。
“全民健身”含金量陡增
当体育回归本源,群众体育的繁荣和蓬勃发展也不再流于表面形式和形象工程。随着奥运会不断升温,由于老百姓自发参与、自发组织的健身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展。
6月10日,首届上海市民运动会隆重开幕。“无限极”2012年“世界行走日”上海站活动也在这一天隆重举行,近万名上海市民在浦东世纪公园走完了5公里路程,共同体验“体育锻炼生活化”的乐趣。其中超过千余市民用集体倒走的方式,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是由国际大众健身体育协会于1992年倡议发起的,并在同年6月7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首脑峰会上,启动了第一次“世界行走日”,从此以后,此活动便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如今,已经有超过72个国家参加,“世界行走日”活动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并且与世卫组织每年开展的为健康而运动的项目相结合开展,每年有数百万参与者,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众运动之一。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告诉记者,举办这样的体育活动非常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与社会,也很好地推进了上海市体育全民参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