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重在防病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重,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在这“多事之秋”的季节里,许多人很难适应这样的气候变化,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安度多事之秋,做好防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秋时节乍寒还暖,人的机体调节功能很难适应这酷热骤凉的变化,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始于秋”的规律,体质好的人应以轻装薄素为宜。体质较弱的人应随气候变化逐步添衣,切不可顿增顿减。因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促进机体代谢,以防忽热忽冷诱发感冒。
  中医理论认为,“燥”为秋天之主气。初秋时节,燥气滋蔓,湿气未退,湿邪燥邪易伤肺气,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进入秋季,可采用中医清热润肺之法,麦冬30克,菊花15克,雪梨30克(切片),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热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肺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当进入中晚秋时节,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周围血管,由于受气温的影响而收缩,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是心梗的高发期。除了适度锻炼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外,早晨起床后喝杯白开水,稀释血液;坚持耐旱锻炼,多做深呼吸运动,对预防心梗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可常饮中药开痹饮预防:枸杞15克,山楂20克,先用开水煎熬山楂2~5分钟,再用煎熬好的山楂水冲泡枸杞代茶饮用。
  立秋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消化功能逐步得到恢复,食欲大增,使胃肠的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对原患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易造成旧病复发,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的功能,减少发病机会。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做到饮食有节、温软淡素、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进入深秋时节,由于受寒冷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
  酷暑盛夏时,人们的消化功能普遍下降,进食少而消耗大,肥胖的程度因而改善。进入秋季,人的食欲普遍大增,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还会积极储存御寒脂肪,此时稍不小心,就会发胖,特别是对肥胖者来说非常不利。为防止秋膘贴身,在秋季应多吃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之类低热量的食品,有计划地增加活动量。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到处是一派肃杀景象,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如果再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患上抑郁症。预防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心理调适,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客观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走亲访友、勤于锻炼、外出郊游、登山赏景、或静练气功,收敛心神,保持内心的平静。
  秋季是酷热凉爽交替出现的季节,入秋后全国又普降大雨,抗洪救灾,气候潮湿闷热,食物易腐败变质,各种病菌及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预防食物中毒关键是,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品污染,不吃生冷、腐败变质和未经加工煮熟蒸透的食品,吃水果等生冷食物要经过清洗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单药治疗,研究者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段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
从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世间不乏有许多描绘美人仙女的作品,而《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治疗一种疾病,叫做联合用药。一般复方制剂也属这个范畴。比如复方降压片(复降片)、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等。联合用药可以增加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有利康复。为什么有些药物联合起来使用的效果好呢?    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其治疗效果大于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之和,这在药理上叫做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两种联合使用,其不仅杀菌范围大大扩大,而且杀菌力也比单独使用时效果好得多。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