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术后2 h血白细胞计数的即刻干预治疗腔内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术后2 h内血白细胞计数的即刻综合干预是否可以逆转腔内碎石术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病过程。

方法

2015年5-7月选取新西兰雌兔24只,月龄2~3个月,体重2.0~2.5kg。构建尿源性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第1组不用抗生素和液体复苏。第2组术后2 h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5 mg/kg抗感染和生理盐水5 ml/kg液体复苏;第3组术后6 h予敏感抗生素和液体复苏,方法同第2组。观察动物术后10 h的平均动脉压及72 h的存活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2 h内血白细胞计数<2.85×109个/L患者的临床数据,依据干预时间分为两组。A组19例,术后常规抗感染及输液治疗,在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加强抗感染(碳青霉烯类)、液体复苏和小剂量激素治疗。B组27例,发现白细胞明显下降时立刻加强抗感染(碳青霉烯类)、液体复苏和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气管插管比例、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病死率。

结果

动物实验中,第1组术后72 h内全部死亡,中位存活时间11 h;第2组未出现休克,72 h内全部存活;第3组术后72 h内存活6只。46例患者中18例发生急性感染性休克,A组15例,B组3例。气管插管例数A组11例,B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8例转入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10.8±5.4)d;B组6例转入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7.5±2.8)d,两组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9±9.8)d和(7±4.7)d,住院费用分别为(94 583±51 623)元和(35 389±16 3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死亡1例,B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

依据术后2 h内血白细胞计数的即刻干预可以逆转上尿路腔内碎石术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病过程,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超声在评价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盆底肌发育正常、盆底功能正常的初产孕龄女性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自主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同时进行自主康复训练。对照组和治疗组于产后6周、12周分别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的厚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情况;同时检查所有入
目的比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一段式与两段式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一段式组和二段式组,各50例。一段式组行一段式手术,采用常规手术方式;两段式组行两段式手术,造影后分别测量近端锚定区与远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完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3例行改良三孔法完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44~83岁,平均67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血尿,其中18例尿脱落细胞检查发现有中-重度核异形细胞。术前均行腹部CT和泌尿系造影CTU检查,经影像学诊断为局限性上尿路恶性肿瘤,其
目的比较经皮囊内入路电切去顶术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9例行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肾囊肿。其中电切镜组17例,年龄34~81岁,平均57岁;囊肿直径5.4~8.2 cm,平均6.4 cm;术前血肌酐(SCr)38.1~108.8 μmol/L,平均66.5 μmol/ L;术
目的评估前列腺癌患者单纯雄激素去除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单纯ADT且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共200例,平均年龄73.9岁。诊断前列腺癌时平均PSA为21.57 ng/ml。158例(79%)为局限性前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UDC-10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7 (androgen receptor splice variant 7,AR-V7)表达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PC-3、VCaP、22Rv1、LNCap中AR-V7蛋白表达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包皮系带延长阴茎整形术在小儿隐匿阴茎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包皮系带延长阴茎整形术治疗的233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岁7个月~12岁,平均年龄3.7岁。73例伴尿线细、排尿困难或伴排尿时包皮膨起,41例有包皮反复感染病史,9例有尿路感染病史。查体表现为阴茎隐匿于皮下,阴茎外观短小,指压后推阴茎根部皮肤可显露发育正常的阴茎体,包皮口狭窄,似